现代交换技术第一章
在我国,N的取 值为32,因此, 一次群信号的传 输速率为: 2.048Mbit/s
8 bit
8 bit
8 bit
时隙
1 2 ¨¨ N 1 2 ¨¨ N 1 2 ¨¨ N 帧 8 bit 8 bit 8 bit
现代交换原理
TDM多适用于数字信号传输
练习
现代交换原理
现代交换原理
信令是什么?
信令:在交换机与用户或者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除 了传递话音信息外,为了使网络的交换、传输设备协调 工作,还必须传送各种专用的控制信号,这些控制信号 以“消息”的形式在各设备之间经常性的传递,以说明 各自的运行情况,使网络成为一个整体,正常、有序、 协调的运行,这种消息称为信令。 信令系统就是通信系统当中的神经系统,必不可少。 在信令常见的一些术语:占用线路、建立呼叫、应答、 拆线、摘机、挂机。 现代交换原理
现代交换原理
◎接口:把来自用户线或中继线的各种不同的输入信令和消 息转换成统一的机内信号,以便控制单元或交换网路进行 处理或接续。 ◎交换网络:或称为接续网络,由一个或多个交换器组成。
1 2 3 中继 绳路 忙音源
◎控制系统:除了担负着话路接续的控制外,还必须兼顾整 个通信网的管理和控制。它的功能可以分为两大类: 呼叫处理;运行、管理和维护。 现代交换原理
现代交换原理
• 三种交换方式的比较
电路交换 消息交换 分组交换
接续时间
信息传输时延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较长
短 一般
较短
长 较高
较短
短 高
对业务过载的反应
信号传输的“透明”性 异种终端之间的相互通信 电路利用率 交换机费用
拒绝接收呼叫 传输延时增大
有 不可 低 较低 无 可以 高 较高
传输延时增大
无 可以 高 较高
现代交换原理
1.2
交换技术分类
按传输信号形式分:模拟交换与数字交换
按接续控制方式分:布控交换与程控交换
按信道占用方式分: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按带宽分配方式分:窄带交换与宽带交换
现代交换原理
1.2.1 交换技术的发展
1、从接续技术上来看: 模拟交换 数字交换 2、从控制方式来看: 人工交换方式 自动控制方式 3、从交换方式来看: 电路交换 消息交换
编码规则为:闲通忙断
现代交换原理
2、记发信令(采用了端对端传输) (1)信令定义 (2)信令编码:6中取2的方法 ,构成多频记发信令
现代交换原理
前向信令共34条,分Ⅰ和Ⅱ两组。 Ⅰ组主要是接续操作所需要的地址等记发信令, Ⅱ组主要包括了计费、管理等所需要的呼叫类型信令。 后向信令共有20条,分为A和B两组。 A组是Ⅰ组的握手信令, B组主要包含了表示受话用户状态的信令 (3)信令传输:R2多频记发信令的传输采用了“互控”信号方式。 主叫端 被叫端 识别时间 发送 接收
►两个网络节点之间不需要在每一个物理链路提供信 令信道。 ►公共信道信令综合了随路和分组信令共同的优点。
现代交换原理
1.4.3
用户线信令
用户线信令 是指在用户话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用 户线上传送的信令。 ►用户状态信令:用于监视用户线环路状态变化,包 括呼出占用、应答、前向拆线、后向拆线四种。 ► 选择信令:是主叫用户发出的被叫用户号码。
第一章 交换技术概述
现代交换原理
第一章
交换技术概述
本章内容:交换的基本概念 交换技术分类 交换技术的发展 电话交换信令方式 本章重点:理解各相关概念 本章难点:局间信令
现代交换原理
1.1
交换的基本概念
被叫用户
1.1.1 交换的引入
主叫用户 现代交换原理
1.1
交换的基本概念
1.1.1 交换的引入
用户数
5 10 100 1000
电缆数
10 45 4950 50万
现代交换原理
1.1
交换的基本概念
1.1.1 交换的引入
实际上,每个用户话机 只有一对连接线。 引入了一种交换设备。
电话 交换机
现代交换原理
Exchange 人工交换 程控交换机
用户数
5 10 100 1000
电缆数
5 10 100 1000
现代交换原理
2、消息交换 (1)特点:将用户的整个报文存 储起来,并进行处理。 (2)优点: ①容易实现各类用户终端的互通。 ②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同文广播式通 信。 ③大大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④无呼损。 (3)缺点: ①传输时延大 ②传输时延是随机的 ③交换需要大量的存储容量
现代交换原理
3、分组交换 (1)特点:将用户的整个报文截 成一些较短的,被规格化了的 “分组”,然后对分组进行交 换和传输。 (2)优点: ①对用户终端的适应性强 ②信息传输时延小 ③线路利用率高 ④可实现分组的多路通信 ⑤可靠性高 ⑥经济性好 (3)缺点: ①信息传输的效率较低 ②实现技术复杂
信令的类型
与话音信息采用同一信道(通路)传送的信令。
以PCM30/32为例:
►所有话音信道线路的状态(环路或断开)通过一 个信令信道传送。
►用于接续控制的信号通过相应的话音信道传送。
现代交换原理
中国一号信令(随路信令)
现代交换原理
1.4.2
三、公共信道信令
信令的类型
是指一条与话路分开的专门数据通路来传送各 通话接续所需的信令信息的一种信令方式。 特点:
现代交换原理
1.2.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传统的电路交换 多速率电路交换 快速电路交换
传统的分组交换 帧交换 快速分组交换
现代交换原理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主要的交换方式
1、电路交换:指当用户要求发送 数据时,向交换网发送请求, 交换网就在主被叫用户终端之 间接通一条物理的数据传输链 路,属于电路资源预分配系统 。 (1)特点:接续路径采用物理链 接,在用户之间提供一条完全 透明的信息通路。
现代交换原理
1.1.1
一、什么是交换
交换就是利用交换 设备(交换机),将所 有用户话机都用一对线 接到交换设备上,由交 换设备完成任意两个或 多个用户话机连通。
交换的引入
电话 交换机
现代交换原理
1.1.1
交换的引入
三、交换节点的连接方式
1、全互联方式
设置多个交换节 点,每个交换节 点之间用中继线 两两相连。
信息源 调制器
(发信机)
传输媒质
解调器
(收信机)
受信者
基带信号
已调信号
噪音源
已调信号
基带信号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图
模拟信道
主要缺点:抗干扰能力弱、保密性差、设备不易大规模集成
现代交换原理
1.2.1
模拟交换与数字交换
二、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 数字通信:以数字信号来传送消息的通信方式。
信息源 信源编码器 信道编码器 调制器
现代交换原理
1.4.4
局间信令
►记发器信号:包括选择路由所需的地址信号(即被 叫号码)和其它用于建立接续的控制信号。 特点:
►采用多频编码、连续互控;
►一般采用端到端传送,也可逐段转发;
►按照“四拍”的互控过程进行传送。
现代交换原理
随路信令方式
练习
现代交换原理
1、线路信令 线路信令可以采用模拟或数字方式传输。 模拟传输时,所有信令都通过一个3825±4Hz单音信号的通 断表示。
主叫用户
被叫用户
现代交换原理
1.1
交换的基本概念
1.1.1 交换的引入
N对连接线? N
现代交换原理
1.1
交换的基本概念
1.1.1 交换的引入 如果所有用户 都两两相连,互 连线数会很大: N×(N-1) ÷ 2
例:N=10000 连线数=50000000对
现代交换原理
N x (N-1) / 2
1.4.1 信令的概述
1.4.2 信令的类型
1.4.3 用户线信令
1.4.4 局间信令
现代交换原理
1.4.1
信令的概述
信令是在分布通信网控制系统中与信息有关的 呼叫控制信号。
交 换 局 A
交 换 局 B
信令
现代交换原理
时分多路复用原理: 125µ s
采样频率8000 次/s;即每125µ s 采样一次。 形成基带PCM 信号,传输速 率是:64kbit/s 经过时分多路 复用后的TDM PCM信号(一 次群信号), 传输速率是: Nх64kbit/s
传输和交换的信号是数字信号的交换机称为 数字交换机。(数字交换网络)
现代交换原理
1.2.2
布控交换与程控交换
►布控交换:是利用布线逻辑电路进行控制的 一种交换方式。 步进制、机动制和纵横制等机电制交换机都 是布控交换机。 ►程控交换: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控制(即 存储程序控制)的一种交换方式。 程控交换包括模拟程控交换和数字程控交换。
程控交换
分组交换
现代交换原理
1.2.1
模拟交换与数字交换
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 连续消息:消息的状态随时间是连续变化 的, 如强弱连续变化的语音等。(模拟消息) ► 离散消息:消息的状态是可数的或离散的, 如符号、文字和数据等。(数字消息)
现代交换原理
1.2.1
模拟交换与数字交换
二、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 模拟通信:以模拟信号来传送消息的通信方式。
终端 交换机 交换机 终端
呼叫 消 息 传 输
(2)优点: ①信息传输时延小 ②信息传输效率高 ③信息编码方式和信息格式不受限 制
现代交换原理
(3)缺点: ①电路接续时间长 ②电路利用率低 ③由于是完全“透明”的 传输,则要求通信双方在 信息传输速率,编码格式,同步方式等方面完全 兼容。 ④电路交换方式有呼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