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经济) 政治: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 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 级制度
中国
英国
乾隆皇帝-----文字狱
文艺复兴
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英国
中
国
英
国
先进的资本主义 政治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国家 落后的自然经济 完成了工业革命 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商品经济发达
6、费正清
费维恺编:《剑桥中国史》(多 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7、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 1999年版 8、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9、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 年
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 多彩、灿烂辉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 领先地位,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 药学等领域,作出过许多卓越成就。尤 其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 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 出利技成果。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
鸦片引起的战争?
虎门销烟
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京条约
附件规定:
1、割让香港岛;
•低关税率; 2、赔款2100万银元; •领事裁判权; 3、五口通商; •片面最惠国待遇; 4、协定关税。 •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 岸租赁土地、房屋和 永久居住。
为何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a.半殖民地:西方目的旨在变中国为殖民地。 实际结果:而中国人民顽强、持久抵抗;帝国主义国 家见矛盾无法协调。于是才有此特殊形态。
动前夜(1840-1919)(中国近代史) 中篇(四章):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胜利(1919-1949) 下篇(三章):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 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至今)
四、怎样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 (二)世界历史观的方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四)上课、阅读相关书籍。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 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 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 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 古代文明。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 国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 亡;古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 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 殖民地。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 未曾中断的古国。
柯林伍德:“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
识。” “历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人已 经做过什么,因此就告诉我们人是什么。”
列宁: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毛泽东: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
个发展。
2.历史的鉴戒功能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
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二)学习应达到的目的
主要参考书目
1 、李侃等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 局1994年版2002年27次印刷。
2 、蒋士第等编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高等 教育出版社 1998第11次印刷。 3 、王桧林主编 :《中国现代史》, 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0年版。 4 、 胡绳: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998 年 3 月版,人民出版社 5、费正清 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 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教学目标: 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 成及主要特点,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基本矛盾和 面临的主要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 的把握。 教学重点: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阶级状况和中国革命的历史 任务 教学难点: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2、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主要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目的 和意义
(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1.历史是民族生存的纪录,是民族
自信力的根据。
钱穆先生在他的《国史大纲》 前言中这样写到: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 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 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军军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军事 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文化专制
船坚炮利 殖民扩张
文化
文艺复兴
综合
中国:
英国: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
起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的军事侵
略、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文化奴役,正确 认识资本-帝国主义的本质。 了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进行的不懈的 斗争。 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 的觉醒。 教学重点和难点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列强瓜分中国 图谋的破产。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民族 意识的觉醒。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 略
一、军事侵略
五次大规模战争 1840-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两个了解:国史、国情 三个选择: What How Why 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1、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 自豪感和自觉性 2、培养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 要内容 (一)中国近代史的断限
1840年——1949年(本教材) 上篇(三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