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身心健康与压力管理
失眠 头痛 心烦 郁闷 厌烦 反感 易疲劳 易发火 易走神 易忘事 无心情 想回避 压抑感
压力管理
暂时回避或积极应对 阶段性减负 调整生活方式 合作或敬而远之 阶段性调整自我实现价值 降低生活目标、自信与轻微自卑 阶段性分担责任 明确阶段性安全的边界 健康更重要,休息 性格微调、 缺陷美 降低重要性评估 调低需求价值 休息,运动、请求医学帮助
1料分4
间 关
力力力理析系
需要层次和价值观系统
自我实现
领导者的压力
尊重需要
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社会成熟度
道生
家
职
经人
德活
庭
业
济际
法信
观
观
观观
律念
家庭、社区、教育、经历、事件、同伴
15
压力、压抑、动力的转换
生存与发展 认知:自信、积极、包容
自我调节
睡眠休息户外活动
沟通
寻求帮助
家人朋友利益相关者
社交焦虑症
单纯恐怖
创伤后 应激障碍
自动思维内容与各种精神症状表现,占发病原因1/3
110
查无实据的躯体形式障碍和躯体化障碍
11
11
躯体化症状
•躯体形式混合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胃肠症状(胃胀、胃痛,持续反复打嗝), •循环呼吸症状(胸部隐痛,心悸、出汗、提 气不上、喉部梗阻感,反复看急诊), •各种慢性疼痛(部位不定的头痛、后颈部和 背部胀痛) •泌尿生殖系统(尿频、月经不规则或过多)
7
睡眠条件下部分皮层交替活动
睡眠时部分皮层(扣 带回前额叶内侧,海 马傍皮层脑桥被盖核 团)交替进行活动。 睡眠功能环路
8
主动思维和自动思维
• 主动思维是指有目的的,自我感觉在进行思考、 回忆、推理、回想、联想,进行逻辑思维等过程。 能够自控。与生存需要和发展有利。
• 自动思维是指无目的、无头绪,在脑内进行的反 复思考、回忆、回想、事件像过电影的反复回放。 思维过程自觉比较难控制。
3
精神活动与神经活动的生物学基础
精神活动: 认知活动:注意、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推理、 情绪体验与调节:心境稳定与焦虑抑郁 行为适应与调控:自我、环境、社会适应
神经活动: 脑电生理:动作电位与节律的电活动Na-KATP, 细胞间的:突触、神经递质与受体:DA、5-HT、NE 神经生化:神经信号调节与通路:Ca耦合蛋白 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与蛋白质功能:酶, 能量代谢:氧合与脱氧血红蛋白、脑红蛋白 脑 解 剖:脑皮层、脑髓质(神经纤维)、神经核团
心境调节 压抑与压力感比值与阶段
医
动力与选择
学
心
环境适应 工作人际关系
理
家庭人际关系
诊
需求调节
治
Hale Waihona Puke 16压力来源与管理压力来源
压力的表现
表象压力:不愉快生活事件 工作压力 生活压力 人际关系
心理压力:自我实现 自尊感 责任感 不安全感 身不由己感 强迫性格 完美主义 重要性 需求性
生理压力:情绪调节功能下降
职业素质
管理能力
社会适应性
沟通能力 信息处理 问题解决 创新能力 合作能力 学习能力
个性特征
一般能力
诚 实 性
自 信 心
责 任 心
自 律 性
进 取 性
合 群 性
灵 活 性
自 主 性
支 配 性
客 观 性
倾 向 性
情 绪 性
宽 容 性
有 恒 性
成 就 动 机
内 外 控
语数逻机资空
言 能
字 能
辑 能
械 推
生物进化学观点:适者生存的大脑“符号”活动 生物网络学观点:神经结构网络支持下的精神功能环路
脑的社会化网络:学习、思维、推理、行为、空间定位
脑的自主化网络: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平衡
4
如何理解心理症状
• 心理症状是大脑功能区(感觉、知觉、认 知过程、思维记忆、情感心境调节、行为 调节)脑神经回路可塑性障碍,出现病理 性功能失调(低下、亢进或反馈机制失 调)。
• 情绪、思维、认知和行为等过程不能自我 调节。
• 亚健康与双面人格的内心压抑现象。
5
心理活动的网络联系与心理症状分布
自知力与疑病症状
幻觉
心境恶劣
强迫症状 焦虑症状 躯体化症状
抑郁症状
6
常见的症状性失眠
间断性失眠:醒来2-3次 浅睡性失眠:易醒、睡眠浅 梦境性失眠:总感觉在做梦、没睡好 境遇性失眠:环境改变,换班、有任务、考试 焦虑性失眠:担心睡不着、总有担心的事 抑郁性失眠:总回忆不愉快的事 强迫性失眠:控制不住想的事、或念头 混合性失眠:
17
儿童与青少年学习心理问题
儿童多动与注意障碍 儿童孤独症的现代医学观点与诊疗(低剂量抗强迫改 善多动行为药物+物理治疗+感统训练)
初中\高中\大学学习成绩下降的医学理解: 表象:记忆下降、注意不集中 心境障碍、不愉快或情绪记忆增强现象(压抑、自卑 、记仇、早恋)、病理性知觉 反叛情绪与反威权主义,12-18岁,社会化与社会成 重复经颅磁刺激仪 熟度。
本文档相关内容参见 视频 1-3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刘破资 主任医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医学院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2
讲座目录
1、脑科学的研究进展与心理症状 2、失眠、自动思维、创新灵感与心理症状 3、老师与学生常见的躯体形式障碍与心理问题 4、压力、压抑与动力的转换、压力管理 5、性格、社会成熟度、人格障碍 6、心理疾病的诊断与脑认知功能成像 7、个人层面如何调节心态与价值体系 8、心理治疗与精神药物治疗的利与弊
• 自动思维现象常是主动思维的某些片段或生活事 件记忆。
• 自动思维有利有弊,如果影响了情绪、主动睡眠 过程
9 9
与不愉快情绪记 忆体验的不自主 结合就是心理症 状
广泛性焦虑症
抑郁症和 恶劣心境
5-10%的自动 思维是创新思 维基础
惊恐障碍
自动思维
广场恐怖
10-30% 自动思维 是强迫思 维
强迫症
•生理:情绪心境与植物神经功能调节有共同 “网络通路”。感觉知觉皮层与情绪体验环 路互联。
心理:关注躯体不适的感知过程,内感性不 适与身体有病的观念在脑内反复出现。抑郁 焦虑心境的“转换症状”和 “放大作用”。
社会:躯体疾病易被人们同情和接受的理念 的塑型作用。
12
躯体形式感知障碍:
• 幻觉性疼痛(反复手术,止痛 药物成瘾),体型障碍(反复 整形)、感觉不适(反复检查 )
• 6年前右面患带状疱疹,1年后 出现3叉神经疼痛,做过2次三 叉神经手术(消融和切断术) 无效。多次刺伤面部感染疼痛 分散幻觉性疼痛不适,被摘取 右眼和右鼻翼。1月前再次进行 颈部脊髓迷走神经刺激术无效 。给予大剂量抗幻觉药物治疗 20天,疼痛缓解70-80%,能耐 受出院。
13
客观公正 了解下属 应变能力 信息传递 权威运用 成就欲望 沟通协调 组织管理 洞察能力 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