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DDT影响人和动物的生殖功能 。
有机氯农药对人体危害的特点是有蓄积性和远期作用。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4、毒作用机理
有机氯的去氯反应
有机氯进入血液循环后,与血液基质中的氧活性原子 作用,发生去氯连锁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氧化产物。 未起作用的农药被血液带走溶于脂肪,并长期蓄积起 来。
DDT与神经膜受体机构互补 六六六、狄氏剂、艾氏剂、氯丹,引起乙酰胆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3、体内代谢过程 吸收:通过消化道(被污染的食物和水)、
呼吸道(被污染的空气)和皮肤(直接接 触)进入有机体。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3、体内代谢过程 分布:血液和淋巴输送到全身,其中以肝
脏含量最多,肾、脾、骨中次之,肌肉和 脑组织中最少。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3、体内代谢过程
视物模糊、流涎、出汗、心率减慢、呼吸困难、紫绀 等。
N样症状(烟碱样症状)
➢ 起因:外周N受体过度兴奋,引起植物神经节兴奋、 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及骨骼肌兴奋
➢ 症状:血压升高、心率较快、肌肉震颤和抽搐等。
中枢神经症状
➢ 起因: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受体过度兴奋 ➢ 症状:躁动不安、谵妄、惊厥、昏迷、血压下降、
碱的释放增加。 六六六、狄氏剂,与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
产生拮抗作用。 DDT与雌性激素受体结合。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二、有机磷农药
重点: 有机磷农药在体内的代谢、毒作用以及毒
作用机理 有机磷农药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了解 有机磷农药的理化性质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1、化学结构
大多属于磷酸脂类或硫代磷酸脂类,其 通式为R1R2PXY,其中R1、R2碱基集团,X为 氧或硫原子,Y为各种不同的酸性基团。
➢ 症状:血压升高、心率较快、肌肉震颤和抽搐等。
中枢神经症状
➢ 起因: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受体过度兴奋 ➢ 症状:躁动不安、谵妄、惊厥、昏迷、血压下降、
呼吸中枢麻痹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5、毒作用机理
抑制胆碱酰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导 致乙酰胆碱体内蓄积,刺激胆碱能神经系统,产 生毒性。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有机氯农药 有机磷农药 氨基甲酸脂类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一、有机氯农药
重点: 有机氯农药在体内的代谢、毒作用以及毒
作用机理 有机氯农药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了解: 有机氯农药的理化性质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1、理化性质
主要成分为氯代碳氢化合物,常见的有六 六六、滴滴涕、狄氏剂和艾氏剂等。多为白色 或淡黄色晶体,少数为粘稠液体,挥发性不高, 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脂类或其它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蓄积致毒作用,因此为淘 汰农药。毒性随着氯原子数增加。
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和X、Y、R基团有关。 R为乙基毒性最大,X为氧原子时较硫原子 毒性大,Y为强酸根时毒性较强。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2、理化性质
有机磷农药除少数品种(敌百虫)外, 多为淡黄色或棕色油状液体,具有类似大 蒜样的特殊臭味。一般不溶于水,只溶于 有机溶剂及动、植物油中。
有机磷农药对光、热、氧较稳定,遇碱 易分解。
呼吸中枢麻痹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4、毒性作用
中毒特征: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引起神经系 统机能失调,导致受神经系统支配的心脏、支气 管、肠、胃等器官发生功能异常。
有机磷农药比较容易水解,进入体内,易于分解排 泄。因此,有机磷农药的毒性残留时间短,大部 分表现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较为少见。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农药是指在生产中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消除杂草、促进或控制植物生长的各种药 剂。
农药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真菌剂和植 物生长调节剂等。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农药环境污染主要来源是农药的使用和农 药的生产过程。
空气 农药 土壤
呼吸道
食物
消
化
道
人体
环境中的农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 三条途径进入人体。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六六六有甲、乙、丙、丁、戊、己、庚 七种同分异构体,乙体蓄积毒性最强。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2、体内代谢过程 吸收:通过消化道(被污染的食物和水)、
呼吸道(被污染的空气)和皮肤(直接接 触)进入有机体,其中消化道侵入途径是 主要的。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2、体内代谢过程 分布:部分贮存于脂肪,部分排出体外
代谢
氧化——毒性增强 分解——毒性降低 还原——对硫磷和苯硫磷 结合——葡萄糖醛酸和谷胱甘肽
有机磷农药从体内排出较快,主要随尿排泄,少量 随粪便和呼吸气排出。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4、毒性作用
M样症状(毒蕈(xun)碱样症状)
➢ 起因:外周M受体过度兴奋使有关应器功能失常 ➢ 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
4、毒性作用
M样症状(毒蕈(xun)碱样症状)
➢ 起因:外周M受体过度兴奋使有关效应器功能失常 ➢ 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
视物模糊、流涎、出汗、心率减慢、呼吸困难、紫绀 等。
N样症状(烟碱样症状)
➢ 起因:外周N受体过度兴奋,引起植物神经节兴奋、 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及骨骼肌兴奋
(分布和贮存与组织中脂肪含量呈正比)。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2、体内代谢过程
代谢:脱氯化氢、脱氯、氧化反应 DDT脱氯原子、加氢原子形成DDD(低毒),
再转化为DDA(无毒);脱HCl形成DDE(低 毒、蓄积)。 六六六:脱氯形成多氯苯或多氯酚 七氯、艾氏剂、氯丹,进行双键环氧化生 成环氧化物贮存于脂肪中。
三、氨基甲酸脂类农药
重点: 氨基甲酸脂类农药在体内的代谢、毒作用
以及毒作用机理 氨基甲酸脂类农药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了解: 氨基甲酸脂类农药的理化性质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上课
3、毒性作用
急性毒作用(半小时至数小时):头痛、头晕、视
力模糊、恶心、呕吐、流涎、腹泻、出汗、失眠、噩 梦、全身乏力、肌肉轻度震颤;严重时阵痉挛、强制 性抽搐,失去知觉。
慢性毒作用:全身倦怠、四肢无力、头痛、头晕、
失眠、食欲减退、乏力、易倦、易激动、多汗、心悸 等,严重时引起震颤,肝、肾损害,末梢神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