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三章场地地质条件 (3)第四章工程量 (4)第五章工艺流程及机具选型 (4)第六章抗浮锚杆施工 (6)6.1钻施工 (6)6.2锚杆的制作与安装 (7)6.3锚杆灌浆 (8)6.4锚杆抗浮力检测 (9)第七章施工组织 (9)7.1机构建制及项目组织形式: (10)7.2保证工程组织机械有效运转的措施 (12)7.3施工人员组织 (12)第八章保证质量的关键点控制 (12)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 (13)9.1.质量管理措施 (13)9.2.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14)第十章安全施工措施 (14)10.1管理目标 (15)10.2组织管理 (15)10.3安全防护措施 (15)10.3.1环境安全措施 (15)10.3.2施工过程的安全措施 (16)第十一章工期保证措施 (16)第十二章文明施工 (17)第十三章应急预案体系 (18)附录抗浮锚杆平面布置图抗浮锚杆结构图第一章编制依据本工程抗浮锚杆施工编制依据。
(1)《珠江新城国际A区部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珠江新城国际A区基础锚杆详图》;(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GB50086-2001);(5)《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CECS22:90);(6)《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YB9258-97);(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9)《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0-2001);(1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GBJ46-88);(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13)《供水管井技术规》(GB5296-99);(1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JGJ/T111-9)。
第二章工程概况珠江新城A区位于温江区光华大道三段天宝中街(原花博会场址)。
本工程由2幢2~4层商业建筑(A0楼和A1.5楼),及4幢超高层酒店式公寓和办公楼(A1楼、A2楼、A3楼、A4楼)组成;均设3层地下室。
其中A0楼为4F,A1.5楼为2F,A1楼为53F,A2楼为49F~53F,A3楼为44F~48F,A4楼为35F。
基础拟采用筏形、柱下独立和墙下条形基础。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
该工程设三层地下室,基础埋深约为地面下18.0m,场地±0标高为529.00m,则基底标高为511.00m。
其基底下的地基土主要为中~密实卵,局部地段为中砂、松散卵和稍密卵层。
该工程由省建筑设计院设计,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详勘工作并提供该工程的勘察报告。
由我公司对本工程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案进行编制,具体建筑物性质详见该工程地勘报告。
第三章场地地质条件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勘察资料可知:工程场地地势开阔,地形起伏较小,交通便利。
地貌属于岷江水系Ⅰ级阶地。
场地上覆土层主要由人工填土及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粉质粉土、细砂、卵层组成。
现分述如下:(1)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湿,以人工回填的卵、砖块等为主,含少量粘土和粉土,回填年限约2年。
该层场区局部分布,层厚0.5~3.0m。
(2)粉土(Q4al+pl):黄褐色、灰褐色,稍密~中密,湿,以粉粒为主,粘粒含量11~16%,见铁锰质氧化物侵染,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轻微,干强度低,韧性低。
部分地段底部夹薄层细砂。
场地普遍分布,层厚0.5~2.9m。
(3)细砂(Q4al+pl):青灰色、灰褐色,湿~饱和。
以英、长等颗粒为主,见大量云母碎片及暗色矿物,局部夹少量卵。
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层顶板。
层厚0.5~0.8m。
(4)卵层(Q4al+pl):灰色,松散~密实,湿~饱和。
以花岗岩、英岩、闪长岩等硬质岩为主,卵表面中等风化;磨圆度较好,呈圆~亚圆形;级配较好,粒径以20~80mm为主,最大可达200mm,局部夹少量漂;充填物以中、细砂为主,局部地段夹中砂透镜体。
根据所搜集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勘察结果,地下水主要为杂填土层中上层滞水和砂卵层中潜水两种。
第四章工程量主要工程量为1型桩锚杆长度8.5米,约6293根,总长约53490.5米;2型桩锚杆长度10米,约1888根,总长约18880米;3型桩锚杆长度11.5 米,约363根,总长约4174.5米。
共计桩约8544根,总长约76545米。
根据省建筑设计院抗浮锚杆施工图,其抗浮锚杆的施工计量长度为:设计图纸标识锚杆长度+55cm。
第五章工艺流程及机具选型5.1工艺流程地下室开挖至控制标高→锚杆位测放→跟管钻进至设计深度→清提钻→置入钢筋抗拉锚杆杆件→填入砾→拔套管→压力灌浆→养护→进行抗拔试验→验收。
5.2设备选型本工程抗浮锚杆径为φ150mm,钻设备选用YXZ70A型液压锚固钻机及HM90型履带式钻机,成采用正循环钢管套管护壁。
钻头直径按设计要求配置,采用偏心双瓣结构。
根据施工经验,使用这种钻头施工稳定性好,能确保成质量,有效控制成中的缩径现象,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
抗浮锚杆施工主要设备表机具型号数量用电量(千瓦)液压锚固钻机YXZ70A 6台150KW液压履带式钻机HM90 6台200KW空压机6套1100KW拔管机SH-30 4台44KW压浆泵BW1602台18KW切割机YT94001 2台8.8KW交流电焊机BX-250 2台30KW直螺纹滚丝机HGS-40 1台10KW配套设备若干20KW合计1580.8KW第六章抗浮锚杆施工6.1钻施工地下室机械挖掘至控制标高(留比垫层底高30cm土层,且承台、电梯井、集水坑等底标高低于基础底板底标高各部位与基础底板有高差的部分不进行挖掘)后,测放桩位。
桩位放样好后,由监理复核确认,才能开钻。
采用专业液压锚杆钻机,以0.75MPa高压风力驱动偏心潜锤跟φ147套管钻进成。
成深度自控制地坪标高面至设计底深度,钻过程中根据口标高和设计深格控制钻深度,施工成深度应为锚杆长度加550mm;终提钻后在置入用钢筋制作好的抗拉杆件,然后在钢筋围填入砾,最后拔除套管后压浆至地坪控制标高(现场为垫层底标高加300mm,在基础承台、电梯井、集水坑等处底标高低于基础底板底标高,由于设计现在还未给出指导基础施工的蓝图,只有电子版的基础图,该图因上部结构设计还未完成,基础截面将有调整,因此所给电子版图仅用于指导抗浮锚杆的施工,同时为了现场能更好地控制锚杆的施工质量,更快地保证工期目标,所以此处锚杆的施工不能采用先开挖后打锚杆的法,只能先统一将所有锚杆在同一标高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基础承台、电梯井、集水坑等处的开挖施工,此处锚杆的钢筋顶标高和注浆标高同其余锚杆标高。
因此此处锚杆钢筋下料长度、注浆量、剔凿砼量及相应人工、机械费用等都相应增加),形成直径不小于150mm的抗浮锚固体。
由土建施工单位准确测放出拟设抗浮锚杆的各基础位置轴线及地下室边墙中心线,我据此确定锚位置并做标记。
施工通道预留布置:①按照总包要求,考虑到后期预留300mm土层需要清理,以第22列桩为道路预留起始桩向左右施工,每施工3列空1列锚杆,以此类推;②基坑边向30米为施工安全距离,暂不施工锚杆,待四边坡支护完成后进行;③后期300mm 预留土层采用机械清运。
锚杆施工时要遵守以下规定:1)钻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条件,定出位,作出标记;2)锚杆水平向距误差不大于20㎜;3)钻底部偏斜尺寸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5%;4)锚杆深从底板(或柱基)底至底不应小于设计长度;5)成:成直径为150mm,成时要求位准确,钻垂直,深符合设计要求。
6.2锚杆的制作与安装制作锚杆需用切割机、滚丝机、电焊机等。
插入钻的锚杆要顺直,如有铁锈要清除干净。
1、锚杆制作。
钢筋每根长度误差不大于50㎜。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锚杆由三根直径25(或28)钢筋构成。
为了保证钢筋围有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沿钢筋长度每隔3.0米焊接一根长度100㎜直径为6.5的连接钢筋,并将直径20mm压浆管绑扎在主筋上。
锚杆直径25钢筋采用双面焊接接长,焊条采用E50型,长度按5d焊接。
锚杆直径28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
2、插入锚杆:①在钻完成后,将制作好的杆体(锚筋、中间插入压浆管)下入中,要求下入到设计深度,误差不超过100mm。
②锚杆插入后,立即充填5~20mm豆,要求填充密实。
③豆回填至控制标高后,将套管拔出。
拔管:采用SH-30型拔管机,拔管时应保证钢筋不随管拔出,并随时复核钢筋上余长度。
6.3锚杆灌浆1)抗浮锚杆灌浆采用C30细混凝土。
2)灌注浆的配制:为了使灌注浆能在灌浆管流动,并使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注浆材料采用水灰比为0.4~0.5的纯水泥浆,水泥浆在搅拌机拌和均匀, 施工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浆材采用P.C 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
为避免大块泥浆液堵塞压浆泵,浆液必须经过滤网后再注入压浆泵。
灌注的浆液需取立体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数量与组数按规执行。
3)灌注:采用一根直径20㎜的压浆管和高压胶皮管做导管, 高压胶皮管一端与注浆管用铁丝捆绑牢固,另一端与压浆泵连接。
用压浆泵将拌好的浆液从锚杆底部注入,灌浆压力0.2~0.8MPa,直至浆液从锚杆溢出。
在注浆凝固前,还要视情况对锚杆进行补浆。
灌浆至桩顶时,适当超过桩顶设计标高100mm以上,以保证在凿除浮浆后,桩标高能符合设计要求。
4)底板至控制标高段锚杆体待灌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可进行人工清除底板及承台、电梯井、集水坑等处底标高低于基础底板底标高的预留砂卵层至设计标高,并采用人工剔除锚杆砼至设计标高,并转运至场外堆放,集中后再装车外运。
6.4锚杆抗浮力检测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的附录G 规定,压浆施工完成14天后,委托有资质检测单位进行锚杆抗拔力验收试验, 验收试验锚杆数量按规进行。
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GB50502-2002)要求,检测试验的最大加载量为:1.1×0.69·As·fy。
2.抗拔试验变形要求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中X.0.4要求执行。
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第10.1.10条规定抗浮锚杆完成后应进行抗拔力检验,检验数量不得少于锚杆总数的5%。
4.锚杆施工完成后,待锚杆水泥强度达到70%以后才能进行预应拉锁定,拉锁定值为抗拔设计值的65%。
5.抗浮锚杆与基础连续处的防水处理需在后续施工单位对锚杆按锚固要求弯曲后进行,实施案由土建、设计单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