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法总论框架图

民法总论框架图

自愿退伙
入伙与退伙除名退伙
滥用;以诚信解释意思表示及法律规范
本质体现:市场经济道德准则;道德法律化;授予自由裁量
诚实信用
确立基础:经济基础——培育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社会基础——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功能:指导功能;补充功能;解释功能(合同内容、法律)
法律行为内容及目的不得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
变化:概念扩张;保护消费者;保护劳动者;区分绝对无
②保障人权
民法的任务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促进社会民主政治
⑤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
①私权神圣——私权本位、平等保护、人格权与所有权神圣是核心
民法的理念
②私法自治——核心是意思自治——形成权利义务的预期、有利争议解决、
节约交易成本
法律的三种本位——义务本位、权利本位、社会本位
民法的本位权利本位内容:整个法律体系中、具体权利义务关系中、权利与权力关系中
法人的设立与法人的成立(联系与区别)
法人变更与法人终止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揭开公司的面纱)
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但不享有独立财产权利和不承担独立承担民
事责任的组织体
财产性质不同(法人财产独立于其成员的财产)
承担责任不同(法人团体独立承担责任)
信用基础不同(法人是资合组织;非法人是人和)
非法人组织与法人的区别组织机构不同(法人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有时包括国家
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客体:物;行为;权利;智力成果
内容:民事权利、义务(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
民事法律事实: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
特点:客观存在性;能引起民法上的后果;法律后果由民法规定
纯客观事件
事件受主观支配的事件
公法上的行为
法律行为
社会团体法人(自然人和单位自愿组成,实现共同意愿)
基金会法人与基金法人
合作社法人
法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
法人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
法人性质的限制(自然人的区别)
法人民事权利能力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限制法规的限制(公司法、金融法)
法人目的的限制(公司章程)
概念:法律赋予法人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享有民事
经济本质要求;体现现代法治精神
内容:自我决定;约定优先;自己责任
分论奠定民法作为市民社会基本法的地位;
地位反映市场经济本质需要
意思自治原则体现民事立法的认识论基础
体现:所有权所以和行使自由;合同自由
限制: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禁止权利滥用
内容:以忠实、宽容、体谅的心态进行民事活动,务求权利
义务对等、平衡;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禁止权利
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民事责任的意义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是指自然人整体意义上的民事主体资格
抽象性是指自然人抽象意义上的民事主体资格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特征只有“有”和“无”之分,没有“大小”之分
平等性(法律地位平等、机会均等)
不可转让、不可剥夺性
合伙民事责任相对独立性(合伙债务首先用合伙财产清偿)
合伙民事合伙与商事合伙(概念、区别)
分类显明合伙与隐名合伙(概念、区别)
普通合伙与有限合伙概念、区别)
合伙期间,合伙人出资及以合伙名义取得的收益
合伙企业财产由全体合伙人共同管理与使用
为实现合伙目的而进行的业务活动
合伙事务执行执行人的义务:谨慎注意;亲自、及时执行;及时报告
法人实在说:法人主体资格并非法律拟制,而是现实社会中实体,
公法人与私法人(设立根据、设立目的、行使权力的手段)
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成立基础、设立人地位、设立行为、目的)
公益法人、私益法人、中间法人(目的、准则、程序、法律形式)
法人法人分类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为了行使职权需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非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为了社会公共事业)
民事义务的特征:从内容看,表现为从事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从目的看,义务的履行是为了满足权利人的利益
从效力看,义务具有法律规定的强制约束力
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
约定义务与法定义务
民事义务绝对义务与相对义务
主给付义务与从给付义务
民事义务的分类从给付义务的发生原因:法律明文规定;当事人约定;
基于诚实信用及合同解释
成员与团体关系不同(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法人成员权利义务大多为法律和章程规定
非法人组织诉讼中当事人地位不同
合伙企业
非法人企业个人独资企业
外伤投资企业中的非法人企业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企业法人分支机构
类型非法人经营体非企业法人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
法人筹建中的组织体
机关组织
非法人公益团体事业单位组织
法人制度的作用强化市场信用,提高交易效率
方便和鼓励交易通过有限责任,鼓励和刺激投资
稳定市场;为财产权利化、证劵化提供可能
依法成立(设立目的、宗旨、方式、范围、设立程序合法)
法人应具备的条件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产所
法人拟制说:法人是为了实际需要,而由法律拟制的主体
功能:作为侵权行为的判断标准;明确权利范围;缩小民事
权利;强制调停权利人与他人的冲突
效果:承认权利存在,只是否认其行使
概念:三层含义
特点:是民法调整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任意性(立法、司法、适用)
平等性;以民事权利为核心
意义:是法律控制社会生活的工具;是实现私法自治的工具;是打开民
法殿堂的钥匙;是处理民事案件的思维方法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法律行为,并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
义务的法律资格
整体性和抽象性(是一种概括性资格)
差异性(年龄和智力状况)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特征法定性(统一由法律规定)
可变性(自由与禁止之间转换)
保护意思不健全者的利益
自然人行为能力制度的意义维护交易安全
自然人
性质不同(行为能力只是主体资格的一种要素,其
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
组织体
具备法律人格的社会组织不是一种生命实体
法人的特征团体人格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才能取得
团体人格仅仅是社会组织在民事活动中的主体资格
团体人格是社会组织享有财产权利和承担财产义务的法律资格
承认并发挥团体的作用
简化交易手续,降低交易成本
根据诚信原则产生的通知、协助、保密义务
具有辅助功能得附随义务
附随义务分类
具有保护功能的附随义务
民事义务的意义附随义务与主给付义务的区别
民事责任概念:
是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承担的责任
为了补偿权利人所受损失及恢复民事权利的圆满状态
民事责任特征具有过错责任,又有无过错责任
责任内容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协商
我国民法以权利为本位的意义
概念:
特征:整体性;统帅性;非规范性;强制性与补充性
总论地位:立法、行为、私法的准则;贯穿整体规范的准则;是民法调
整社会关系与民法理念的综合反映
功能:指导功能;约束功能;补充功能
民法基本原则
内容:权利能力平等;权利义务对等;平等保
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意义:体现民法调整方法的特点;反映市场
表意行为
适法行为准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事实分类事实行为——拾得遗失物
行为
违约行为
违法行为侵权行为
缔约过错
状态:与时间有关
民事法律事实构成:两个以上民事法律事实的结合
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并能为人所控制和支配的物质对象
物的意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之本性;
物是所有权关系中最基本的要素;物与有些民法制度直接关联
民法概念:
①财产关系:财产归属、财产流转
民法调整对象调整的含义
②人身关系:人格关系、身份关系
①市民社会的法——区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
②私法——公私法划分标准、意义、私法的特点
民法的性质③权利法——权利法的特点
④市场经济的法——体现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
⑤实体法——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区分
①为市场经济提供规范,促进其发展
监护: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
自然人离开自己住所,下落不明到达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
宣告失踪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
条件:自然人失踪事实;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宣告
自然人下落不明到达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宣告
宣告死亡其死亡
条件:自然人失踪事实;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受理与宣告
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差别本质是自然人的意思能力)
是否具有平等性和普遍性不同
是否具有可变性不同
民事责任能力:民事主体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或不法行为给他人造成侵害时承担责
任的能力
行为能力是抽象的规定,责任能力是具体规定
民事责任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关系有行为能力,一般就有责任能力,但有例外
无行为能力,一般就无责任能力,但有例外
社会团体组织
概念:从行为角度定义;从组织角度定义
合伙协议是合伙组织成立的法律基础
合伙特征合伙组织须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
合伙人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合伙人格相对独立性(有合伙字号;有合伙代表人)
合伙具有一定团体性(合同关系、团体意志)
法律地位合伙财产相对独立性(合伙财产为合伙人共同共有)
民事权利分类请求权体系缔约过错、不当得利
派生性请求权:物权、人身、知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