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杭州公交分担率

浅谈杭州公交分担率

浅谈杭州公交分担率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是衡量发展和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也是浙江省城市交通治堵治理和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杭州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的基本概念、发展水平和建设目标等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应尽快组织开展全市范围的居民出行调查等工作,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提供基础依据。

一.基本概念
城市出行分担率简称,指统计范围内,城市居民中使用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例,一般通过居民出行调查得到。

在实际应用中,有城市公共交通全方式出行分担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1、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三个常用概念。

采用不同的统计口径,数据会有较大差异。

在当前工作中,浙江省城市交通治堵治理工作采用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作为考核指标。

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采用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作为考核指标。

以下是两个指标的计算公式:
1根据交通运输部组织制定的行业编制《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调查和统计方法》(征求意见稿),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也称为城市公共交通机械化出行分担率。

1.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2
,即使用公共交通占除去步行以外出行量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2.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3,指使用公共交通占机动
化方式出行量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同时,公交分担率还涉及到统计的人口、时间和空间范
围。

就人口范围而言,有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等。

就时间范围而言,有高峰时段、平峰时段、工作日、节假日等。

就空间范围而言,有市区、中心城区、主城区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明确所采用的概念及统计范围。

目前,根据城市客运管理职能调整情况,交通运输部正在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调查和统计方法》,计划于2014年内发布,将对公交分担率调查和统计工作进行规范。

2根据《2014年浙江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公共交通出行量包括采用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城市轮渡、公共自行车(不含出租车)交通方式的出行量,总出行量为居民机动化出行和非机动车出行总量(不含步行)。

3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交运发[2013]387号),公共交通出行量包括采用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城市轮渡等(不含公共自行车、出租车)交通方式的出行量,机动化出行总量指使用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城市轮渡、小汽车、出租车、摩托车、通勤班车、公务车、校车等交通工具的出行量。

=公共交通出行量
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不含步行出行量+++++++++=
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水上巴士小汽车出租车非机动车其它=公共交通出行量
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机动化出行总量=+++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水上巴士
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水上巴士小汽车出租车其它
二.发展水平
(一)现状公交分担率
杭州市现状公交分担率数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2010年9月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居民出行调查,二是2013年3月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委托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所做的杭州市居民出行小样本调查数据。

根据上述两次调查结论,2010年,杭州市主城区公共交通全方式出行分担率为20.9%,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为30%;2013年,杭州市主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为32.5%,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为44.2%。

(二)在浙江省和全国所处地位
根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2013年3月组织开展的全省11个地市居民出行小样本调查数据,杭州市在杭甬温三市中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处于领先水平,如图1所示。

在全国范围内,同部分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相比,杭州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处于中等水平,如图2所示。

随着轨道交通加快建成运营、城市路网系统完善优化和公交服务水平的提高,杭州的公交分担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图1 杭甬温三市2013年公交分担率(不含步行)对比图
图2 全国部分公交都市创建城市2012年公交分担率(不含步行)对比图三.建设目标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促进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文件,对特大城市公交分担率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

同时,省政府交通治堵和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创建工作也对公交分担率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考核要求。

(一)国家政策文件要求
2004年以来,随着城市客运管理职能的调整以及政府越
来越重视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建设部、交通运输部4和国务院文件中分别采用公共交通全方式出行分担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和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三个指标,对特大城市的公交分担率提出了目标要求,如表1所示。

(二)交通治堵考核目标
浙江省政府部署的为期5年的全省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逐年提出考核目标和实施细则,将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为主要考核指标之一。

2013年,下达给杭州市的任务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提升3个百分点,实际完成3.2个百分点,达到35.7%。

根据浙江省《2014年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任务书》,要求杭州市2014年再提升3个百分点,达到38.7%5以上。

(三)公交都市考核目标
2013年11月,杭州市成功获批交通运输部第二批公交4根据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
发[2009]18号),将原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整合划入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职能正式调整到交通运输部门。

5省交通治堵考核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其所指公共交通量包含公共自行车,同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考核目标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到2018年需达到45%的口径不同。

都市创建城市。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杭州市公交都市5年创建实施方案,到2018年,杭州市主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需达到61%,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需达到45%。

交通运输部将对创建工作开展考核,达到规定标准的,确定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四.工作建议
今后5年,杭州市面临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任务和部省公交分担率考核目标仍然繁重和艰巨。

公交分担率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的宏观性和总体性评价指标,具有一套比较复杂的体系。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相应的指标并细化统计范围,以提高指标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杭州市的人口规模、城市功能布局、交通结构和公共交通方式构成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深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建议根据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整合相关资源,由市交通管理部门组织开展2015年全市居民出行调查等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的杭州市公交运行指标体系,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提供基础支撑!
附件:国家公交都市2012年公交机动化分担率数据一览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