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管理会计》复习题一、单选题1.每期等额的收入或支出的复利终值之和称为(C )。
A.复利现值B.复利终值C.年金终值D.年金现值2. 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是(C)。
A. 业务预算B. 生产预算C. 销售预算D. 财务预算3.已知上年利润为10万元,下一年经营杠杆系数为1.4,销售量变动率为15%,则下一年利润预测数为( C )。
A.14万B.15万C.12.1万D.12.54.不受固定成本影响,和产销量保持一致变动的是(A )。
A.贡献边际总额B.单位变动成本C.利润D.保本点5.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不包括(C )。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固定制造费用D.变动制造费用6. 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A )。
A. 都属正指标B. 都属反指标C. 前者是正指标,后者是反指标D. 前者是反指标,后者是正指标7.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变动成本法局限性的说法是(D )。
A.导致企业盲目生产B.不利于成本控制C.不利于短期决策D.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8.在其它因素不变时,固定成本减少,保本点(B )。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一定变动9. 在现金流量计算中,不属于现金流出的是(B)。
A. 所得税B. 折旧C. 付现成本D. 初始投资额10.下列各项中,属于非折现指标的是(A )。
A.投资回收期法B.净现值法C.内含报酬率法D.现值指数法11.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其它条件不变,则可断定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B )。
A.一定等于上期B.一定大于上期C.应当小于上期D.可能等于上期12. 下列指标中,(D )属于考核投资中心的最佳指标。
A. 责任成本B. 贡献边际C. 投资利润率D. 剩余收益二、多选题1.与决策相关的成本是(ABDE )。
A.机会成本B.增量成本C.沉没成本D.专属成本E.可延缓成本2.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中,决策有用性原则包括(BC)。
A.效益性B.相关性C.可信性D.及时性E.灵活性3.影响保本点的因素有(ABCE )。
A.单位售价B.单位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总额D.安全边际率E.品种结构4. 企业处于保本状态时,则(AB )。
A. 利润为零B. 安全边际为零C. 贡献边际为零D. 贡献边际率为零E. 保本作业率为零5.根据成本性态,可将成本划分为(ACE )。
A.固定成本B.责任成本C.变动成本D.直接成本E.混合成本6.影响保本量指标的因素有(AD)。
A.固定成本B.目标利润C.单价D.单位变动成本E.所得税率7.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CDE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A. 肯定大于B. 肯定小于C. 可能等于D. 可能大于E. 可能小于8.下列各项中,可用于原始投资不相同的互斥投资方案比较决策的方法有(AD)。
A.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B.逐次逼近测试法C.静态投资回收期法D.年等额净回收额法E.净现值法9.下列短期决策正确的是(ABCE )。
A.将亏损产品停产,其生产能力用来生产贡献边际更大的产品B.贡献边际为负数的产品立即停产C.亏损产品若仍能提供贡献边际,则不一定立即停产D.接受客户追加订货的条件是其出价必需高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E.有剩余生产能力时,只要客户出价高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即可为其加工生产10.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决策相关成本的有(ABC)。
A.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C.专属成本D.沉没成本E.不可避免成本11.某一方案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标志是(ACDE )。
A.净现值≥0B.净现值>0C.获利指数≥1D.内部收益率≥行业基准折现率E.净现值率≥012.在完整的工业投资项目中,经营期期末发生的回收额包括(AD)。
A.原始投资B.回收流动资金C.折旧与摊销额D.回收固定资产余值E.营业收入三、判断题1. 弹性预算以零为起点编制。
(×)3.变动成本法取代完全成本法不符合现行会计制度的统一要求。
(√)3.在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多种设想中,能同时兼顾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报告要求的方法被称为双轨制。
(×)4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决策结果而引起并已经实际支付过款项的成本。
(√)5凡是亏损产品都应停止生产。
(×)6.在企业出现亏损产品的时候,企业就应当做出停止生产该产品的决策。
(√)7定期支付的广告费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
(×)8. 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固定成本保持不变。
(×)9.只有在经营期内,才存在净现金流量。
(×)10. 项目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经营期。
(√)11.在短期决策中,所有固定成本或折旧费都是沉没成本。
(×)12.利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作生产经营决策分析时,如果业务量大于成本无差别点x时,则应选择固定成本较高的方案。
(×)四、计算分析题1.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2003年单位变动成本10元,单价18元,销售10 000件,共获税前利润40 000元。
该公司计划于2004年维持售价和成本水平不变。
要求:(1)预测2004年的保本销售量。
(2)若公司计划2004年税前利润比2003年增加20%,则公司2004年的销售量至少应达到多少件?解:因为自制成本为14000,小于外购的16000,因此自制。
2.资料: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实际产销量10000件最大生产能力11000件售价20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目标利润40000元要求:要实现目标利润,如果其他因素不变:(1)销售量应增加多少?(2)固定成本应降低多少?解:(1)目标销售量=(60000+40000)/(20—12)=12500(件)12500—10000=2500(件)销售量应增加2500件。
(2)固定成本总额=(20—12)*10000—40000=40000(元)3. 已知: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
采购量在5000件以下时,单价为8元;达到或超过5000件时,单价为7元。
如果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
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为企业做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解:(1)X<5000件假设自制的固定成本为a1=1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1=5元外购的固定成本为a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2=8元因为a1>a2;b1<b2所以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12000-0)÷(8-5)=4000件X<4000件,应外购4000件≤X<5000件,应自制(2)X≥5000件假设自制的固定成本为a1=1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1=5元外购的固定成本为a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2=7元因为a1>a2;b1<b2所以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12000-0)÷(7-5)=6000件当5000件≤X<6000件,应外购当X≥6000件,应自制4.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条新生产线。
现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的原始投资额为125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1年,净现值为958.7万元;B方案的原始投资为110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0年,净现值为920万元;C方案的净现值为为-12.5万元。
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
要求:(1)判断每个方案的财务可行性。
(2)分别计算可行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3)利用年等额净回收额法作出最终的投资决策。
附:(P A/A,10%,11)=6.49506;(P A/A,10%,10)=6.14457解:(1)因为A方案B方案的净现值均大于零,所以这两个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因为C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所以该方案不具有财务可行性。
(2)A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958.7/6.49506=147.6万元B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 920/6.14457=149.7万元(3)因为149.7>147.6,所以B方案优于A方案,最终应当选择B方案5.某企业生产甲零件,该零件市场价50元,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制造该零件,单位制造成本为: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6元,变动制造费用6元,固定制造费用4元。
要求:(1)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为3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该零件应否外购?(2)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为3000件,剩余生产能力如不用于生产甲零件,可以生产其他产品,每年的贡献毛益总额3000元,该零件应否外购?(3)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不确定情况下,企业自行生产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8000元,该零件何时应外购?解:(1)自制总成本=3 000×(20+16+6)=126 000(元)外购总成本=3 000×50=150 000(元)结论:因为自制总成本小于外购总成本,企业不应外购,应自己生产甲零件,可节约24 000(元)(2)自制总成本=3 000×(20166)3 000=129 000(元)外购总成本=3000×50=150 000(元)结论;因为外购总成本大于自制成本,企业应自制甲零件,可节约21 000元。
(3)临界点产量=8 000/(50-20-16-6)=1 000件结论:当甲零件每年需要量大于1000件时,企业应选择外购方式。
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150 元,固定成本400000元,2009年企业的销售量为10000件。
企业按同行业先进的资金利润率预测2010年企业的目标利润基数,同行业先进的资金利润率为20%,预计企业资金占用额为600000元。
要求:(1)测算企业的目标利润基数;(2)测算盈亏临界点;(3)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测算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降低额;(4)如果该企业2010年的预计销售量可以达到盈亏临界点,测算该企业的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率。
解:(1)目标利润基数=20%×600000=120000(元)(2)保利量=(400000+120000)/(200-150) =10400(件)(3)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200-(400000+120000)/10000=148(元)单位变动成本降低额=150-148=2(元)(4)保本量=400000/(200-150)=8000(件)安全边际量=10400-8000=2400(件)安全边际率=2400/10400×10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