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示范课教案
活动主题:音乐游戏《地毯上的游戏》
执教教师:李福英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动作进行韵律游戏。
2、能随着乐段、乐句、节奏做出比较准确的韵律动作。
3、体验在地毯上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熟悉乐曲《地毯上的游戏》。
布置好活动场地,在放地毯的位置做好标志点,围成圆圈形。
与幼儿数相同的工作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乐曲的第一段,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室,音乐结束前老师指导幼儿将双腿盘起,面向圆心围坐成圆圈。
2、模仿老师做动作。
请幼儿跟老师一样做,双手搭在旁边小朋友的腿上。
二、练习
1、播放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感受第一段音乐。
2、老师用手和腿说话,示范用手敲击腿部,带领幼儿练习这个动作。
3、用传递的方法带领幼儿练习找朋友和腿说话。
4、引导幼儿用嘴配合,手敲击自己的小腿和别人的小腿发出有趣的声音,幼儿跟随音乐练习。
5、随音乐进行完整的练习。
学习律动动作1
(1)今天,我们的小手要和自己说话,还要和我们的朋友说话,你们听它在说什么?(教师示范做动作:巴巴| 答答答)(可变换速度)(2)引导幼儿在轻敲自己和他人膝部时口中发出有趣的声音。
三、探索
1、播放第二段音乐,请幼儿感受,提问第二段音乐和第一段一样吗,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学习身体和地毯游戏的动作,小手又说话了,它让小屁股转圈、伸腿、跷跷板、玩滑梯及高兴时的动作。
3、老师带领幼儿结合情境理一下顺序。
4、播放第二段音乐,带领幼儿一起随音乐进行练习。
5、游戏:完整随音乐在地毯上进行游戏。
学习律动动作2
(3)“小屁股要转一圈玩玩喽”“小腿伸出去玩玩。
”
(4)“后背躺下去做翘翘板的动作。
(5)双手交叉向上爬,做爬山的动作,再滑下来(玩滑梯)。
(6)小手玩的真高兴,它们拍拍手,然后举起双手喊“嘿”。
四、创编
1、第一段我们是用小手和腿说的话,请幼儿说说手还可以和身体的哪个部位说话呢,请幼儿来做动作。
2、随着第一段音乐把创编的动作进行练习。
3、第二段音乐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编的动作做给大家看。
4、随着第二段音乐把创编的动作进行练习。
5、合着音乐完整将创编的动作做出来。
五、小结:
这个地毯上的游戏好玩吗?以后小朋友只要找个干净的地方就能和你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现在我们一起到外面找其他小朋友来玩吧?(带幼儿到户外场地).
活动反思:
本次参与灵武市优秀教育活动展示课,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中班下册音乐游戏《地毯上的游戏》,游戏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活动中教师直观形象的
动作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还配有嘴部两种声部练习,更是让幼儿更有兴趣。
活动中充分体现“幼儿主动学习与“教师辅助引导教育。
《地毯上的游戏》是中班音乐游戏,这首曲子一共32小节,讲述了孩子们在地毯上快乐的玩耍,愉快地或做事情的心情。
音乐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音乐轻快,节奏强,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首部动作和嘴上发出的两个声部活动,使幼儿在互动中体验快乐。
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学习玩耍,让幼儿在玩中感知音乐的变化。
《纲要》中明确强调,丰富幼儿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大胆的表现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分享他们的审美经历,实质体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中,我将活动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幼儿采用模仿的形式学习第一乐段,幼儿很快能够掌握,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
第二乐段采用小手说话的拟人方式引导幼儿在小手的引导下参与活动,例如转转椅、跷跷板、玩滑梯等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的内容,易于幼儿接受和理解。
这部分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轻松学习。
第二部分是动作创编活动。
幼儿在创编第一乐段时能够想到小手与身体的很多部位说话,而且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学习很轻松。
但到第二乐段时幼儿明显的感到困难,完全从幼儿的活动圈子中走出来,想到小汽车、火车,教师顺势引导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让孩子在自己的创编中玩的高兴。
本次活动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语言指导,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嘴说,动脑思考,用动作表现,从而全身心的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能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看到快乐。
活动中不足之处是:1、教师对幼儿不能够放手,创编学习中没有放手让幼儿在音乐的节奏中自由发挥。
2、对幼儿的评价形式单一。
3、没有为幼儿提供更充分的活动时间,幼儿回答问题答不出来时教师过于着急,从而打断幼儿的回答。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好像知道该如何活动,孩子的反应让我认识到,《地毯上的游戏》孩子们喜欢玩,喜欢这样灵活的教育形式。
如何将这样的教育形式更好的组织,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