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解析摘要:法律意识在企业管理中的提升与强化,对于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减少企业纠纷、在市场经济中进行有序公平竞争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培养员工的法律意识,则是其必要途径。
关键词:法律意识企业管理作用法律意识对于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公平竞争、制度制定以及员工管理等等方面具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很难想象一个法律意识不强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很难想象,一个法律意识欠缺的企业,在其管理过程中能够合理制定出自己的一套有序管理制度。
因此,深入探讨一下法律意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增强市场竞争力、保持持久生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法律意识”的涵义所谓法律意识,就是指从法律的角度关照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现象与状况时的感知、情绪、以及其法律意志的总和。
具体来说,就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对于发生在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现象,可以包括人类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状况与现象,在法律意义上的界定与判断、认识与评价,这是一种人类自觉置身于法律氛围的自主意识,是人类自觉从法律的意义来判断、界定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事情的行为意识。
但是,综观我国的社会现状,大家的法律意识依然相当淡薄,甚至还有很多法盲,不懂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更别说自主地将法律意识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使法律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了。
二、法律意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1、法律意识对于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有序公平性作用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企业推入到强烈的竞争浪潮中。
特别是外企的加入,对于中国有限的市场资源的掠夺,使中国企业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危机。
能够打入中国庞大市场的外企,都具有其自身鲜明夺目的竞争实力。
在企业管理方面,外资企业更是彰显出明显区别于中国企业的优势。
他们管理制度的有序性、管理结构的合理性,使其自身具有一套超越于中国市场运转的理性秩序,从而保障了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
面对着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的一些企业并不能够准确的认清外企在管理制度、法律法规方面所具备的优势。
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有时会妄置法律于不顾,而去采取一些较为极端的方式进行竞争,从而不可避免地打破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甚至触犯到法律。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序公平性竞争,在企业中加强法律意识的普及,使法律意识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以法律来规范企业,这是保证企业市场竞争有序公平竞争的必要途径。
2、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法律意识的指导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法律意识的充分运用对其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更离不开其员工的法律意识的自觉性。
一个员工与全体管理者都具备了必需的法律意识,都能够充分利用法律的武器来管理企业,维护自身的利益,这样,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才好具备完善的前提条件。
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具备了良好的法律意识,企业管理的现代制度才能够在国家强制性之外更好地顺利进行。
只有具备了法律执行的自觉性,才能够更好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法律的武器,遵照法律法规来制定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以法律的形式维护企业自身利益以及员工的各项利益。
也就是说,只有企业管理者与全体员工都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企业才能够更好地建立起自己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将企业管理程序化、法规化,以法律更好地约束企业,用法律更好地维护企业管理者与全体员工的利益,并促使大家在有序的规章制度中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很好地协调义务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3、法律意识的提高对于减少企业纠纷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是无法规避各种有关法律法规的纠纷的。
就拿劳动合同纠纷来说吧,劳动合同的签订,是以有关劳动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的,在执行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对于企业和员工的各自利益,都具有强制执行的维护作用。
这样,当企业与员工因各种原因产生矛盾纠纷时,就可以根据劳动合同的条款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通时,可以根据劳动法规定的法律法规强制执行。
可是,一些小型企业,由于法律意识不强,在管理过程中,根本不注重劳动法的规定对于维护企业职工利益的作用,在用人时,几乎都不签订劳动合同。
因此,当企业利益与员工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或者是由于各种意外发生纠纷时,就不能公正地维护企业与员工的利益,从一个合理公平有法可依的角度处理纠纷。
这样,究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与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自身法律意识不强具有直接的联系。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有效提高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企业利益,合理解决企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4、法律意识的提升对于企业依法履行职责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的提升,对于企业积极依法建立各项制度、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企业利益、从法律的视觉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员工法律意识的提升,对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在法律的范畴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将法律意识的提升融入到管理的各个程序中去,这是监督企业依法履行义务、维护其权利的必要途径。
三、现代企业管理对员工法律意识的培养1、从依法办企业的角度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从市场经济开始,我国已经多次颁布过有关《公司法》的规定,并多次做了修改。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有意识地培养员工对于《公司法》的遵循与运用,从法律的角度更好地管理企业,是增强企业员工法律意识的有效方式。
2、从遵照合同法办事的角度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合同的签订,是为了更好地明确企业与员工的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内容。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按照合同法办事,清楚明确地遵照合同规定来实施权利、履行义务,对于企业员工法律意识的增加,具有极大的作用。
3、从突出强调公平、合法竞争的角度来增强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根据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市场经济中,所有的经营者都应该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进行交易,而且,在规定中,还明确标明了哪些交易行为属于不公平竞争,是违法行为;哪些义务是交易者必须履行的,鲜明地标示出交易过程中合法竞争与不合法竞争的范畴。
因此,企业管理中对于其员工进行公平、合法竞争思想的培训,以此来增强员工头脑中对于法律意识的自觉性遵循,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
4、从自觉遵循市场宏观调控的角度来培养增强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为了更好地维护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有效克服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欠缺,国家需要不时地对市场运作进行宏观调控。
因此,有关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
企业必须遵循这些有关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并自觉遵循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制度,使企业的运转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规定约束下进行,使依法经营成为企业每一个员工的自己行为,从而强化管理者同员工的法律意识,促使法律意识成为每一个人的一种自觉行为。
5、促使员工具有遵循涉外法律与国际惯例处理自我企业事情的法律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纵深前进,我国企业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外企。
这样,只有企业员工具备相关的涉外法律知识,遵循有关的国际惯例,才能够更好地、得心应手地处理自我企业中的涉外事情。
因此,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及其员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涉外法律与国际惯例,以有效维护企业利益,并且在企业履行义务享有权利时,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在企业中则需要有专业的律师来对一些涉外法律与国际惯例进行法理性的解释,在涉及到对外企业的相关事情处理时,才能够做出正确合法有理有据的解决方案。
因此,具备一定的涉外法律知识,掌握企业交易中经常遵循的国际惯例,有效培养、增强企业管理中的法律意识,对于企业扩大规模、开拓国际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6、在企业员工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培训其实,企事业单位、机关等,都是需要定期进行一定相关知识的培训的,因此,在企业员工中进行针对性的法律知识培训,以此来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
而培训的形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着手进行:(1)通过讲座、报告、座谈会的形式进行法律培训。
这是一种极为传统的培训方式,具有形式集中、氛围正规的优点,适合于企业中的各个级别、各个层面的员工培训。
尤其是请一些具有权威性的名家大腕进行法律培训,对于增加企业员工们的法律意识具有极大的效果。
所谓的名人效应,在这里也是可以产生很好的作用的。
(2)通过各类培训班、研讨班的形式进行法律培训。
这是一种具有较大受众面的培训方式。
通过培训班、研讨班的形式,被培训者能够得到较为系统的知识,并且通过与其他学员的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培训知识的感悟领受。
因此,这也是一种尽管传统但很有成效的增强企业员工法律意识的方式。
(3)通过网络手段进行法律培训。
当下社会,我们最不能忽略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就是网络。
甚至可以说,现在的网络对于信息的传播与获取,几乎达到了无所不能的程度。
因此,对于企业员工法律意识的培训,千万不能忽略了对于网络的运用。
具体方式是,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本企业网站上以各种形式出现强化,这样,无形中就会培养起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了。
结论总之,法律意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置身于当下市场经济时代,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使自己的管理制度、运转程序以及用人机制与法律相契合。
由此可见,在企业管理中增强法律意识,以法律的武器来维护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是企业走上现代化管理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1]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小春译,法律出版社: 2003 .[2]王林清,顾东伟著:《新公司法实施以来热点问题适用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年版.[3]林嘉主编:《劳动合同法条文评注与适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作者简介:和笑寒,男,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讲师,毕业于成吉思汗大学,法学硕士。
董亚娟,女,助教,研究生学历,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法政教研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