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读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读


学以致用
(2012上海) 47.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 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 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 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1991 年和2008 年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
(3) 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 该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
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 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不利影响: 生物: 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减少,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 城镇用地比重增加,使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水文: 陆地水域减少,水资源减少;排放污染物 增多,水质下降。 土壤: 林地、草地减少,水土流失加重,土壤肥力下降。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变差,洪涝灾害加重。
综合题答题步骤
科学审题 因问设段 构建模型 提取信息 简洁表达 抓住关键字、限定词、可圈可点,找到问题的重心。 有几问,分几段。要点用好“①②③”等序号。 总结和识记各类答题模板,如产业区位、气候特征等模板。 根据模板,从文字、图表、图例、注记中提取出相关信息答题。 想好再写,力求简洁,本着 信息优先的原则采分。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 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011福建卷)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运用地理 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 的影响。(13分)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 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 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 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 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 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 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 发展。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生物 气候 水文 地形
土壤 植被较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 干旱,大陆性强,光照充足 河流较少 多峡谷, 地势落差大 较贫瘠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 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2 分) ;来水来沙减少,沿岸 土壤肥力下降(2分) 。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模板
生物 气候 地形 水文
土壤
(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渔业资源 光、热、水、风 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坡向 水文特征 土壤肥力、颗粒特征、透气性
学以致用
(2012福建文综)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 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 主要过程。(10分)
考情分析
1.侧重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和应用。
2.多以某区域的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 的表现,或以某一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自然地理 环境整体性原理来分析环境变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 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
径流量减少,地下 水位下降(2分); 海水倒灌,水质变 差(2分) 。
河口附近渔业资源减少(2分) ;湿地减少, 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栖息 (2分) 。 更加干旱,大陆 性增强。(2分)
水文 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河口三角洲萎缩,海水 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 (2分)
3.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典例解析
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 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 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 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 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 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 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 发展。
(2012上海地理)47.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 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
(2009年高考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 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 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 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 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 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 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 大约1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