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仪表及自动化综合复习资料

测量仪表及自动化综合复习资料

《测量仪表及自动化》综合复习资料一、简答与名词解释1、简述弹簧管压力表原理和游丝的作用。

2、简述热电偶测量原理和补偿导线的作用。

3、简述电磁流量计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4、简述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工作原理,说明变送器的两线制工作机理。

5、简述热电阻测量原理和三线制连接的作用。

6、简述椭圆齿轮流量计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7、如何评价测量仪表性能,常用哪些指标来评价仪表性能?8、简述系统参数整定的目的和常用方法?9、试阐述调节作用与干扰作用对被调参数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10、简述节流现象中流体动压能与静压能之间的变化关系,标准化节流装置由哪几个部分组成?11、简述热电阻工作原理,为何在热电阻测量线路中采用三线制连接?12、试阐述简单调节系统中被调参数的选择原则?二、单项选择1、仪表的变差不能超出仪表的()a、相对误差b、引用误差c、允许误差2、下列哪种流量计与被测介质的密度无关? ()a、差压式流量计b、涡街流量计c、转子流量计3、测量高粘度、易结晶介质的液位,应选用下列哪种液位计?()a、浮筒式液位计b、差压式液位计c、法兰式差压液位计4、下列哪种调节器可消除余差?()a、比例调节器b、比例微分调节器c、比例积分调节器5、构成自动调节系统需要满足下列哪个条件?()a、开环负反馈b、闭环负反馈c、闭环正反馈6、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型式应根据下列哪个条件来确定?()a、生产的安全b、流量的大小c、介质的性质7、为减小仪表的相对误差,一般仪表应工作在量程的()a、<1/3b、1/3—2/3c、>2/38、常用的系统过渡过程形式是()a、衰减振荡过程b、非振荡衰减过程c、等幅振荡过程9、测量高粘度、高温、压力较低设备中的液位,应选用下列哪种液位计?()a、浮筒式液位计b、浮球式液位计c、核辐射液位计10、下列哪种调节规律调节结果容易存在余差?()a、比例调节b、比例积分微分调节c、比例积分调节11、当热电阻短路时,自动平衡电桥应指示()a、0℃b、最上限温度c、最下限温度12、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其输出电流与()成线性关系。

A 弧形电极、中心感压膜片之间构成的两个电容B 弧形电极、中心感压膜片之间构成的两个电容之和C 弧形电极、中心感压膜片之间构成的两个电容之差D 弧形电极、中心感压膜片间构成的两个电容之差与之和的比值E 弧形电极、中心感压膜片间构成的两个电容之和与之差的比值13 用电子电位差计测热电偶温度,如果室温(冷端温度)下降2℃,则仪表的指示()A 升高2℃B 下降2℃C 不变D 升高4℃14 用K分度号的热偶和与其匹配的补偿导线测量温度。

但在接线中把补偿导线的极性接反了,则仪表的指示A.偏大、B.偏小、C.可能大,也可能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转子流量计的环形流通截面是变化的,基本上同流量大小成正比,但流过环形间隙的流速变化不大。

B 转子流量计的压力损失大,并且随流量大小而变化C 转子流量计的锥管必须垂直安装,不可倾斜16 调节结果存在余差的调节规律是()A PIDB PIC PD17 调节器的正作用是指()。

A 测量值大于给定值时,输出增大B 测量值大于给定值时,输出减小C 测量值增大,输出减小D 测量值增大,输出增大18 在用热电阻测量温度时若出现热电阻断路时,与之配套的显示仪表如何变化()A 指示值最小B 指示值最大C 指示值不变D 指示室温19、浮球式液位计适合于如下哪一种情形的使用条件?()A 介质粘度高、压力低、温度高B 介质粘度高、压力低、温度低C 介质粘度低、压力高、温度低D 介质粘度高、压力高、温度低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转子流量计是一种变流通面积,压差不变的流量计;B 孔板式差压流量计是一种差压变化,流通面积固定的流量计;C 喷嘴式差压流量计是一种流通面积变化,差压变化的流量计。

21、积分时间增大,积分作用()A 增大B 减小C 保持不变22 执行器的正作用是指()。

A 控制信号增大,执行器开度减少B 控制信号增大,执行器开度增大C 控制信号减小,执行器开度减少三、填空题1、仪表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不仅与测量仪表的有关,而且还与它的有关。

2、调节器的基本调节规律有、、和四种。

3、热电阻温度计由、和三部分组成。

4、在三种标准节流装置中,最常用的是。

5、转子流量计是在条件下,测气体的是用标定,测液体的是用标定而得到其流量计刻度的,使用时应注意修正。

1、浮球式液位计是一种液位计。

2、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来测温度;热电阻温度计是利用来测温度。

3、热电偶是利用来测温度的,它所产生的热电势有和。

4、显示仪表按显示方式分有、、三种。

5、自动电子电位差计的测量桥路上支路电流为,下支路电流为。

6、热电偶温度计中的连接导线采用;在热电阻温度计中为消除导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通常采用普通导线连接。

7气动仪表的统一信号范围是;电动仪表的统一信号范围是。

8 测量仪表的绝对误差是仪表指示值与真值之差。

校验仪表时,所谓的“真值”一般由绝对误差比被校表倍的标准表给出。

9 已知此时此地的大气压为100.5Kpa,又知1工程大气压等于98.07Kpa。

用弹簧管压力表测得表压为200Kpa,试问绝压为Kpa。

10 弹簧管压力表中,游丝的作用是。

(2分)11 变送器的两线制是指。

(2分)12 对易凝、易堵引压管线的介质测压时,在引压管线中应该填充。

13 流体流过哥里奥利流量计时,振动管会利用来测量流量。

14 用热电阻测温,若测温点与转换仪表之间的距离较远,则接线应该采用_____ 制。

15 比例度越大,比例作用就越;微分时间越大,微分作用越;积分时间越长,积分作用越。

16、测量结果的精度不仅与测量仪表的有关,而且还与测量仪表的有关。

17、真空度是指与之差。

18、浮筒式液位计的量程由决定。

19、差压式流量计最常用的标准节流件是、和。

20、测量液体的转子流量计,其刻度是在条件下,用标定得到的。

21、差压式流量计是在不变的条件下,以变化来反映流量的大小。

四、计算与分析题1、测量范围0~250℃的温度计,校验时某点上的绝对误差为3.5℃,变(回)差为5℃, 其它各点均小于此值,问此表的实际精度应是多少?若原精度为 1.5级,现在该仪表是否合格?2、差压式流量计配用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测流量,流量测量范围是0~16 m3/h,变送器量程为100 KPa,问: (12分)①.当变送器输出12mA时,流量应是多少?②.若变送器的量程改为125 kPa,此时变送器的输出应是多少?3、一台测量液体用的转子流量计,测量范围为0~25 m3/h,用来测量某介质的流量,已知被测介质的密度为0.8g/cm3,转子的密度为7.9g/cm3,试问:当流量计指示在20 m3/h 时,被测介质的实际流量应是多少? (6分)4、某测量范围0~1.6Mpa的压力表,校验时发现在真实值1.1Mpa处的绝对误差最大,为0.012Mpa。

试计算并判断该表是否符合精度1级的要求?(7分)5、差压式流量计配用电动差压变送器测流量,流量测量范围是0~160 m3/h,变送器量程为200 KPa,问:①.当变送器输出14mA时,流量应是多少?②.若变送器的量程改为150 kPa,此时变送器的输出应是多少?(10分)6、利用差压法测液位,如图所示。

差压变送器的正压室引压管线内通入与容器中相同的液体,液体密度为ρ;负压室引压管线通入气相,密度忽略。

请列出差压与液位L间的关系,并指出应该实施的迁移量。

(9分)7、一台精度等级为0.5级,测量范围为600~1200℃的电子电位差计,它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是多少?校验时如其中的某点的最大绝对误差为4℃,该仪表是否合格? (7分)8、差压式流量计的测量范围为0~60 T/h,采用0~120kPa电容式差压变送器,问:①变送器输出为10mA时,流量应是多少?②此时若更换为0~100 kPa变送器用于测量,其输出电流应是多少?(8分)9、在热电阻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如下问题,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10分)(1)、显示仪表指示值低于实际值或指示不稳定;(2)、显示仪表指示无穷大;(3)、显示仪表显示负值;(4)阻值与温度的关系有变化。

10、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测量范围为0-33.33kPa,相应流量为0-320m3/h,求输出信号为6mA时,差压是多少?相应的流量是多少?(7分)11、如图所示的控制系统。

(15分)(1) 指出该系统的控制方式;(2) 该系统是否能够单独运行?为什么?(3) 如何改进该系统?画出该系统改进后的控制流程图(即在原系统基础上如何改进)。

(4) 说明改进后的系统如何实现控制对象的正常控制?参考答案:四、计算题:1、q max =(3.5/250)×100%=1.4%h max =(5/250)×100%=2.0%(每式2分)实际精度为: 2.0 (2分)若原精度1.5级现不合格(3分)2、△P=〔(12-4)/(20-4)〕100=50 KPa (3分)Q=maxP P ∆∆×Qmax=11.31 m 3 /h (3分) P 出=(50/125)(20-4)+4=kPa (4分)3、Q=()()ρρρρρρr Wr W Q --⨯0=22.68m 3/h (6分)4、q=0.012Mpa/1.6Mpa*100%=0.75% 4分该表实际精度为0.75%,符合精度1级的要求。

2分 5、hm Q P Q KPaP mAP I /49.12616085200160200851441620003==∆=⨯=∆∴=+⨯-∆= 7分mA PI 33.17416150=+⨯∆= 3分6、11gh gL P P gh gL P ρρρρ+=-++=∆气气 4分当L=0时,0P >∆ 2分因此需要进行正迁移,迁移量为1min gh gL P ρρ+=∆ 3分 7、(略)8、① ΔP=(13-4)*100/16 =56.25kPa Q=(56.25/100)1/2120=90T/h② (56.25/120)16+4=11.5mA9、解:测量范围:0——30KPa负迁移,迁移量h 2ρ0g迁移量不变。

10、ΔP=(6-4)*33.33/16 =4.16kPaQ=(4.16/33.33)1/2320=T/h11、(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