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攀援类爬山虎爬山虎属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形态与野葡萄藤相似。
藤茎可长达18公尺(约60尺)。
夏季开花,花小,成簇不显,黄绿色或浆果紫黑色,与叶对生。
花多为两性,雌雄同株,聚伞花序常着生于两叶间的短枝上,长4~8cm,较叶柄短;花5数;萼全缘;花瓣顶端反折,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
树皮有皮孔,髓白色。
枝条粗壮,老枝灰褐色,幼枝紫红色。
枝上有卷须,卷须短,多分枝,卷须顶端及尖端有粘性吸盘,遇到物体便吸附在上面,无论是岩石、墙壁或是树木,均能吸附。
叶互生,小叶肥厚,基部楔形,变异很大,边缘有粗锯齿,叶片及叶脉对称。
花枝上的叶宽卵形,长8~18cm,宽6~16cm,常3裂,或下部枝上的叶分裂成3小叶,基部心形。
叶绿色,无毛,背面具有白粉,叶背叶脉处有柔毛,秋季变为鲜红色。
幼枝上的叶较小,常不分裂。
浆果小球形,熟时蓝黑色,被白粉,鸟喜食。
花期6月,果期大概在9~10月。
叶子花为常绿攀援状灌木。
枝具刺、拱形下垂。
枝叶生长茂盛,叶腋常有刺,亦有无刺之品种。
单叶互生,卵形全缘或卵状披针形,被厚绒毛,顶端圆钝。
花顶生,花很细,小,黄绿色,常三朵簇生于三枚较大的苞片内,花梗与药片中脉合生,并没有很明显的花瓣,小花为小漏斗的形状,是其花被,是个保护花蕊的组织,花瓣内有七、八枚雄蕊与一枚雌蕊,虽然有少部份会结种子,不过绝大部份都不会结果,所以繁殖方法还是以扦插繁殖法为主。
花苞大而明显,苞片卵圆形,为主要观赏部位,颜色有鲜红色、橙黄色、紫红色、乳白色等。
可分为单瓣、重瓣以及斑叶等品种。
金银花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3mm,下部直径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金银花含绿原酸,2010年版《药典》规定:“绿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
”金银花含木樨草苷,2010年版《药典》规定:“木樨草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樨草苷不得少于0.05%”;山银花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或华南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灰毡毛忍冬呈棒状而稍弯,长3~4.5cm,上部直径2mm,下部直径1mm,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
总花梗集结成簇。
开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长之半,质稍硬,手捏之稍有弹性,气清香,味微苦甘。
红腺忍冬长2.5~4.5cm,直径0.8~2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
华南忍冬长1.6~3.5cm,直径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菰腺忍冬花蕾长1-5厘米,直径约0.8-2毫米,黄棕色或桂棕色;萼筒无毛,萼齿被毛;花冠外无毛或宽筒有少数倒生微伏毛,无腺毛。
黄褐毛忍冬花蕾长约3.5厘米,棕黄色或黄绿色;萼筒棕黄色或灰绿色,萼齿有毛;花冠外被黄褐色倒生短粗毛。
使君子使君子,落叶攀援状灌木。
叶对生,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5—13cm,宽2—6cm,两面有黄褐色短柔毛;叶柄被毛,宿存叶柄基部呈刺状。
伞房状穗状花序顶生;萼筒细管状,长约6cm,先端5裂;花瓣5,长圆形或倒卵形,白色后变红色,有香气;雄蕊10,2轮;子房下位,1室,花柱丝状。
果实橄榄状,黑褐色。
花期5—9月,果期6—10月。
主产四川、福建、广东、广西。
本种为古今中外著名的驱虫药,于治疗小儿病患上至少已有1600多年历史。
落叶攀援状灌木,高2~8m。
幼枝被棕黄色短柔毛。
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无关节,在落叶后宿存;叶片膜质,卵形或椭圆形,长5~11cm,宽2.5~5.5cm,先端短渐尖,基部钝圆,表面无毛,背面有时疏被棕色柔毛。
顶生穗状花序组成伞房状花序;花两性;苞片卵形至线状披针形,被毛;萼管长5~9cm,被黄色柔毛,先端具广展、外弯、小形的萼齿5枚;花瓣5,长1.8~2.4cm,宽4~10mm,先端钝圆,初为白色,后转淡红色;雄蕊10,2轮,不突出冠外,花药长约1.5mm;子房下位。
果卵形,短尖,长2.7~4cm,径1.2~2.3cm,无毛,具明显的锐棱角5条,成熟时外果皮脆薄,呈青黑色或果色。
种子1颗,白色,圆柱状纺锤形,长2.5cm,径约1cm。
圆柱状纺锤形。
花期初夏,果期秋末。
花期5~9月,果期秋末9~10月,冬天11月~2月为落叶期。
炮仗花炮仗花,别名:黄金珊瑚,紫葳科、炮仗花属。
原产中美洲,全世界温暖地区常见有栽培。
常绿木质大藤本,有线状、3裂的卷须,可攀援高达7-8米。
花橙红色,长约6厘米。
萼钟形,有腺点。
花冠厚、反转,有明显的白色绒毛,多朵紧密排列成下垂的圆锥花序。
性喜向阳环境和肥沃、湿润、酸性的土壤,生长迅速,在华南地区,能保持枝叶常青,可露地越冬。
炮仗花为紫葳科炮仗花属的常绿大藤本植物。
常绿木质大藤本,有线状、3裂的卷须,可攀援高达7~8炮仗花米。
小叶2~3枚,卵状至卵状矩圆形,长4~10厘米,先端渐尖,茎部阔楔形至圆形,叶柄有柔毛。
花橙红色,长约6厘米。
叶有腺点,青绿繁茂,卷须有3裂,攀附他物;花列成串,累累下垂,花蕾似锦囊,花冠若罄钟,花丝如点绛,满棚满架,极为鲜艳。
花期适值元旦、圣诞、新春等中外佳节,橙红鲜艳,连串着生,垂挂树头,极似鞭炮(因此得名),增加节日气氛,古人有“爆竹一声除旧岁”诗句,炮仗花于花声中,接连迎送中外佳节,确属应景时花。
五:草坪类台湾草台湾草又叫做细叶结缕草、天鹅绒草,是禾本科结缕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呈丛状密集生长,有地下茎和匍匐枝。
属于暖季型草,该草色泽嫩绿,与杂草竞争力较强,外观平整美观,具有弹性,容易形成草皮,具有一定的耐磨和耐践踏性。
叶片丝状内卷,长2―6厘米,宽约0.5毫米。
总状花序顶生,常被叶片所覆盖。
花果期6―7月。
种子少,成熟时易脱落,采收困难。
台湾草属于暖季型草,该草色泽嫩绿,与杂草竞争力较强,外观平整美观,具有弹性,容易形成草皮,具有一定的耐磨和耐践踏性。
因此,它不仅可栽种于封闭花坛草坪作为观赏,也广泛种植于医院、学校、宾馆、住宅区等专用绿地上作为开放型草坪。
马尼拉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横走根茎和匍匐茎,秆细弱,高12~20厘米。
叶片在结缕草属中属半细叶类型,叶的宽度介于结缕草与细叶结缕草之间,叶质硬,扁平或内卷,上面具纵沟,长3~4厘米,宽1.5~2.5毫米。
总状花序,短小。
颖果卵形。
马尼拉草在结缕草属中属于半细叶类型,叶的宽度介于结缕草与细叶结缕草之间。
叶片宽度为2毫米左右。
总状花序,短小。
与我国栽培的细叶结缕草比较,它略能耐寒,抗旱能力强,且耐瘠薄。
草层茂密,略耐践踏,根状茎基部直立,具有一定的韧度与弹性。
草色翠绿,病虫害少,分蘖能力强,覆盖度,观赏价值高,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栽培,生长迅速,成坪较快。
草层密集而无丛状馒头形突起,且具有较强的蔓延侵占与竞争能力,所以杂草危害相对减少,容易养护管理;花果枝及果穗稀少,种子成熟后又易于脱落,很难采收到可供繁殖用的适量种子。
马尼拉草坪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栽培,生长迅速,成坪较快。
在青岛地区,每年3月下旬返青,到12月中旬前后枯黄,绿色观赏长达270余天。
在华东,华中,西南等地栽培,其观赏性比当地的天鹅绒草长约50天,常绿周期大约在280-300天左右。
大叶油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匍匐茎。
茎秆扁平,节上密生灰白色柔毛,高8-30cm;叶片柔软,翠绿色,短而钝,长4-6cm,宽8mm左右;穗状花序,长4-6cm,较纤细,2-3枚近指状排列于秆顶端。
小穗长2-2.5mm,排列三角形穗轴的一侧。
该草适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喜光,也较耐阴,再生力强,亦耐践踏。
对土壤要求不严,能适应低肥沙性和酸性土壤,在冲积土和肥沃的砂质壤土壤上生长最好,但在干燥的高丘上生长欠佳。
由于匍匐茎蔓延迅速,每节均能产生不定根和分蘖新枝,因此侵占力强。
此草耐寒性较差,易产生霜冻,叶尖或半片叶子呈现枯黄,但春季返青早且速度快。
六:地被类红花醡酱草多年生草本,株高10-20cm,地下具球形根状茎,白色透明。
基生叶,叶柄较长,三小叶复叶,小叶倒心形,三角状排列。
花从叶丛中抽生,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稍高出叶丛,花期4-10月。
花与叶对阳光均敏感,白天、晴天开放,夜间及阴雨天闭合。
叶、叶柄及花梗均含大量有机酸,pH在1左右,口尝有明显酸味。
蒴果。
红花酢浆草具有植株低矮、整齐,花多叶繁,花期长,花色艳,覆盖地面迅速,又能抑制杂草生长等诸多优点,很适合在花坛、花径、疏林地及林缘大片种植,用红花酢浆草组字或组成模纹图案效果很好。
红花酢浆草也可盆栽用来布置广场、室内阳台,同时也是庭院绿化镶边的好材料。
蔓花生蔓花生(Arachis duranensis)为蝶形花科蔓花生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热带及南美洲,复叶互生,小叶两对呈倒卵形。
茎为蔓性,株高10—15厘米左右,匍匐生长。
花为腋生,蝶形,金黄色,花期春季至秋季。
蔓花生在全日照及半日照下均能生长良好,有较强的耐阴性。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沙质壤土为佳。
生长适温为18—32℃。
蔓花生有一定的耐旱及耐热性,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
蔓花生可以用播种及扦插繁殖,由于蔓花生种子采收较费工,现大量繁殖均采用扦插。
扦插可于春、夏、秋季进行,一般选择在雨季或阴天进行,以中段节位做插条为佳,可促使其早生根,分枝也较多、返青之后再适当施肥促其生长。
紫雪茄花直立小灌木,植株高30—60厘米。
茎具粘质柔毛或硬毛。
叶对生,长卵形或椭圆形,顶端渐尖,中脉在下面凸起,有叶柄。
花顶生或腋生,花梗长2—6(—15)毫米;花萼长16—24毫米,被粘质柔毛或粗毛,基部有距;花瓣6,紫红色,背面2枚较大,近圆形,其余4枚较小,倒卵形或倒卵状圆形;雌蕊稍突出萼外。
多分枝。
叶线形、线状披针形或倒线状披针形。
花单生叶腋,花冠筒紫色、淡紫色至白色。
花期自春至秋,随枝稍的生长而不断开花。
六月雪六月雪又名满天星、碎叶冬青、白马骨、悉茗,原产中国。
性喜阳光,也较耐阴,耐旱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属茜草科、六月雪属。
常绿小灌木。
株高三尺,枝条纤细,成株分枝浓密。
花小而密,树型美观秀丽,适于盆栽或作盆景。
叶极小,卵圆形,全绿,亦有叶绿镶嵌乳白色品种。
花白色,漏斗形,花期夏季,盛开时如同雪花散落,故名“六月雪”。
常绿或半常绿丛生小灌木。
植株低矮,株高不足1米,分枝多而稠密,显得纷乱。
嫩枝绿色有微毛,揉之有臭味,老茎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幼枝细而挺拔,绿色。
叶对生或成簇生小枝上,长椭圆形或长椭圆披针状,长约0.7厘米至1.5厘米,全缘。
花白色带红晕或淡粉紫色,单生或多朵簇生,花冠漏斗状。
全缘,先端钝,厚革质,深绿色,有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