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金融风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要有金融活动发生,就必然存在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防范、控制与化解,就可能导致大的金融危机,影响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甚至国家政权。
因此,金融风险引起了全球各行各业、政府当局、国际金融组织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第一节金融风险的概念及种类一、金融风险的概念在经济生活中,风险是一个使用非常普遍的名词,因为风险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一般认为风险就是发生某一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风险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出现和变化,影响了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方向,使经济主体遭受损失或获利的机会。
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根本特征。
金融风险是风险中最常见、最普遍,且影响最大的一种风险。
金融风险作为风险的范畴之一,概括地讲,是指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具体来说是指经济主体在资金融通和货币资金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资金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与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有很大的区别。
从内涵来讲,金融风险的内容要比一般风险的内容丰富得多;从外延来看,金融风险要比一般风险的范围小得多。
二、金融风险的种类金融风险种类的划分方法有很多。
依据的分类方法不同,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⒈按金融风险能否被分散可分为:①系统性金融风险(systematic risk)。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经济主体的投资收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是无法避免的。
系统性金融风险又有周期性金融风险和结构性金融风险之分。
周期性金融风险是由经济周期引起的。
结构性金融风险是特殊性金融风险,通常是由经济、政治或军事事件、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引起的。
②非系统性金融风险(unsystematic risk)非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仅影响个别经济主体的因素所导致的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具体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等等。
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构成总风险,即:总风险=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⒉按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不同可分为:①信用风险(credit risk)。
又称违约风险,是指金融市场主体不愿或不能正常履约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②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
流动性风险是指经济主体由于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③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
是指由于利率的波动使资产价值或利息收入减少,或者是负债所产生的利息支出增加。
④汇率风险(foreign exchange risk)。
又称外汇风险,外汇持有者或经营者因汇率变动导致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⑤经营风险(management risk)。
经营风险是指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某些金融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经营管理出现失误而使经济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⑥国家风险(country risk)。
国家风险一般是指经济主体在国际金融活动中,由于东道国国内宏观经济活动和政治因素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与国家主权行为相关而无法被个人或企业行为所左右的并导致国际投资、信贷、经济损失的风险。
⑦购买力风险(purchasing risk)。
又称通货膨胀风险,指通货膨胀使经济主体的实际收益率下降或者筹资成本增加的可能性。
⑧道德风险(moral risk)。
道德风险发生于合约订立之后,指代理人利用其拥有的信息优势采取委托人无法观测和监督的“隐藏性”行动或不行动,从而导致的委托人损失或代理人获利的可能性。
⑨法律风险(legal risk)。
法律风险是指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
⒊按金融工具划分可分为:①传统金融工具风险。
主要包括股票投资风险、债券投资风险。
②金融衍生工具风险。
包括期货投资风险、期权投资风险、掉期交易风险等。
第二节金融风险的成因和效应一、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风险是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是最主要的原因。
同时,具体种类的金融风险有其主要的诱致因素。
⒈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⑴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它所具有的风险是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风险。
金融机构所固有的内在脆弱性,是现代金融风险产生的内在根源。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发挥积极作用,要受到两个前提条件的限制:一是储蓄者对银行的信心,只有储蓄者不同时提款,才能保证银行将其对零散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
二是银行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的,并且是无成本或至少是低成本的。
在现实经济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这两个前提条件并不一定是同时满足的,这样便产生了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
当第一个前提条件不成立时,即当储蓄者对银行失去信心时,或者说因各种原因使金融机构的声誉有所亏蚀,就可能导致大规模的挤兑风潮,使之迅速走向崩溃。
对于第二个前提条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银行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并不能保证高效率,从而促使银行保持稳定的第二个前提条件并不总是存在。
因此,金融机构具有内在脆弱性,这是导致金融风险的最终原因。
(2)金融资产价格的内在波动性金融资产价格在数值上主要由该资产带来的未来收益的当期贴现值决定的。
由于金融资产的定价受到不对称信息的制约,而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经济主体不可能完全了解金融资产未来收入流量变化的各种决定因素,使经济主体的经营决策无法回避信息的不对称性,进而导致决策不及时、不全面、甚至扭曲错误,引起风险,使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大大降低,金融资产的价格因此常常处于波动之中,造成了金融资产价格不稳定的倾向,具体表现为汇率的波动性、股市的波动性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互动性。
⑶金融风险的易传染性金融业是高风险的行业,金融体系内的各个金融机构之间是以多边信用网络相互依存的,信用本身又具有脆弱性,任何信用链条的断裂都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一旦某个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价格发生贬损以至其不能保证正常的流动性头寸,会很快地将风险传递给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主体进而扩散到整个债权债务网络,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通过金融恐慌引起市场丧失信心,从而引发整个金融业的动荡甚至崩溃。
⒉金融风险深化的原因⑴经济发展的虚拟化增大了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金融业是一个以经营货币和信用为基础的行业,金融可超越实际经济而发展,并越来越趋向虚拟化。
经济的虚拟化在给资金提供了自由融通便利的同时,还引发了过度投机导致金融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加剧通货膨胀,导致泡沫经济的破灭,造成巨额的财产损失,并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发生金融危机。
⑵金融全球化强化了金融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也在日益增大。
主要是因为:首先,金融手段现代化,特别是国际信息网络化和电子化,极大地加快了全球资本流动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各国金融市场间的关联性和依存度。
其次,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加强了系统性风险并强化了风险的传递性。
再次,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削弱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对本国金融市场监管的有效性最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迎合金融全球化的潮流,在自身监管能力薄弱及金融体系不稳定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了本国的金融市场,国际投机资本冲击使其金融市场发生危机,经济受到巨大影响,而这些国家的金融危机又通过市场传播到其他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动荡,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风险。
⑶金融创新成为决定金融风险的新因素。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金融创新是为了管理金融风险的需要进行的,另一方面,每一种金融创新本身都存在风险,金融创新在转嫁原有风险的同时,产生了新的金融风险,增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二、金融风险的效应在金融市场上,收益与风险往往是并存的,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在风险存在的条件下,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风险收益正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但金融风险带来的主要是负面影响,金融风险不仅给宏观和微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不利于社会安定。
历史已多次证明,金融风险如果处理不好,会演变为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⒈金融风险的微观经济效应⑴金融风险给经济主体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⑵金融风险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⑶金融风险加大了交易成本⒉金融风险的宏观经济效应⑴金融风险会破坏经济运行基础,造成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⑵金融风险易导致过度投机,引起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甚至使社会陷入恐慌,极大地破坏国家经济。
⑶金融风险弱化了有关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效果。
⑷金融风险还影响到国际收支。
第三节金融全球化与金融风险金融全球化是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下,各国、各地区在货币、资本、货币政策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逐步联合成一种全球化整体趋势的状态和过程。
金融全球化,不仅意味着金融交易活动的全球化,还意味着金融风险的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一个过程。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金融风险在国际上的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扩大、损害增强。
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它们从不同侧面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
⒈金融机构全球化与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全球化是指金融机构在境外广设分支机构,进行国际化或全球化的经营。
金融全球化使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极大的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形成金融业过度竞争的局面,使银行一方面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从而增加了银行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利润率;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传统业务的激烈竞争和利润率的下降,使许多金融机构为追求高利润而放弃稳健的经营原则,大规模发展高风险业务,从而加大了银行业的风险。
此外,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企业融资渠道迅速扩大,许多经营业绩好的企业转向国际金融市场直接融资,使得银行只好转向利润较低,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加剧了风险增加。
⒉金融资本运动全球化与金融风险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在国际间调剂资本的余缺,使资本寻求到最有效的利用场地和机会。
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国际资本流动全球化,首先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增加。
其次,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言,由于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银行机构通常是主导性金融中介,从境外流人的巨额资本将有相当高的比例流人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体系,从而使银行体系可贷资金大规模增加。
在银行可贷资金大规模增多的情况下,银行就会贷款给利润率较低的企业或者信用较差的借款人,这样就会导致信贷资产质量的下降,并有可能带来信用风险。
第三,全球性资本流动尤其是大量投机性短期资本的流动,对一些发展中国家造成了突然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