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收藏:详解天青色
工艺讲究,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南宋《坦斋 笔衡》称,“本朝以定州白磁有芒不堪用,遂命 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 窑为魁”。宋徽宗在琴棋书画上的造诣不一般, 瓷器鉴赏亦是如此。
“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对于这个“芒”, 有人说是定窑瓷器的“芒口”,收藏家马未都认 为是指光芒,宋徽宗好道教,喜青色,看不惯定 窑白瓷的耀眼光芒,遂令烧造青瓷。也有可能是
来记》将柴窑的特色归为四如: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欧阳修 在《归田录》中说,柴窑没人见过,汝窑的颜色 应该与它最接近了。天青色,成了汝窑最大的特 色。据说,这个天青色是宋徽宗梦中见到的颜色。
另外传闻则说,一日工匠问皇帝是什么颜 色,宋徽宗用手指天,正巧雨过天晴。于是,工 匠们便开始烧制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色彩。
我爸爸有个好习惯 省吃俭用 其实用个贬义词来说就叫抠门 但这个抠门不是对人
定窑釉色较为单调,而当时“天真独朗、从蓝而 青”的汝民窑为此提供了技术条件,其隐含的静 谧之青蓝,正合宋徽宗心意,遂有官汝之变。那 么,这是个怎样的青色呢?这个要从五代周世宗 说起。仅从价值上而言,还有一处在宋代五大名 窑之前,那就是柴窑,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烧制 的一种瓷器。周世宗仅当了六年皇帝,柴窑于是 成了传说,因为至今未见过实物。《景德镇陶录》 认为,这个天青釉是柴荣所创,“当日清器式, 世宗批其曰: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
人去世前才将其出售,辗转至日本茧山龙泉堂。 与其原为一对的另一件汝窑洗,则捐赠给了大英 博物馆。而这件藏品一出现在拍卖现场,就引起 了这番震动。距离上一次汝窑小盘出现于纽约佳 士得拍卖现场,创下 154 万美元的中国陶瓷拍卖 世界纪录,整整 20 年。
文人的雅好、追崇,兴许会引领潮流,不管 是虚的还是实的,不管是时尚的还是体贴民情 的,大体总是在小圈子中流行。但这种兴致一旦
疯狂的时候,我就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就 疯狂”。果不其然,4 月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春拍 就上演了这样一幕。这次担任主角的是中国瓷 器。
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经过 8 位竞拍 者 15 分钟的较量,34 次叫价后,以 2.0786 亿港 元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一件“玫茵堂 珍藏”专拍的明宣德青花暗花海水游龙图高足 盌,成交价 1.127 亿港元。中国瓷器昂首挺胸大
一是汝官窑烧制的时间不长。一种说法认为 从元祐元年(1086)至崇宁五年(1106),一种说法
我爸爸有个好习惯 省吃俭用 其实用个贬义词来说就叫抠门 但这个抠门不是对人
认为时间稍长,但不离哲宗、徽宗两朝,而且, 宋徽宗时而“废汝用钧”,时而“废钧用汝”,致 汝窑烧制时断时续,至靖康之耻,汝窑与北宋同 时灭亡。尽管学界对于汝窑存在的时间没有一个 定论,但汝窑烧制时间短,大概 20 年左右基本 上是共识。如此,汝窑传世最少。
我爸爸有个好习惯 省吃俭用 其实用个贬义词来说就叫抠门 但这个抠门不是对人
成为有钱人的游戏,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宋徽宗 好奇石,有“花石纲”;喜青瓷,有汝窑。这天 青色中,多少兴亡消长,游戏者可曾深味?
cc0af1ca 易博
我爸爸有个好习惯 省吃俭用 其实用个贬义词来说就叫抠门 但这个抠门不是对人
汝窑器型简单,无大器,釉色温润柔和,有粉青、 豆青、月白、天青、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 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釉色变化小,传世作品 基本为天青、青绿色。天青釉炼制不易,十窑九 废,青色深浅随着温度而变化,后世难以仿制, 据传是“内有玛瑙为釉”,汝窑所在的河南中部 宝丰县清凉寺附近有一座玛瑙矿,含有铁等着色 原素,对釉的颜色有一定作用。明宣德年间开始 仿制汝窑,清雍、乾时期达到高峰,数量虽大, 质量也不错,只是从未有仿到九成像者。
我爸爸有个好习惯 省吃俭用 其实用个贬义词来说就叫抠门 但这个抠门不是对人
初看上去,宋代确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时 代,被周边的政权反复折腾。但宋代却是中国古 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技术工 艺、经济生活、思想艺术都达到一个高峰。著名 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 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北宋的皇帝、工 匠们在这等文化水准之下,对美的追求均不是等 闲之辈。天青釉罗汉碗(上图):敞口,弧腹,底 内收成小平底,下有圈足。器表全施满天青釉, 釉层细润,开片密布,造型庄重大方,制作规整,
南宋时的周辉说汝窑“为供御拣退方许出
我爸爸有个好习惯 省吃俭用 其实用个贬义词来说就叫抠门 但这个抠门不是对人
卖,近尤难得”,这“近尤难得”一方面是说汝 窑的珍贵,南宋离北宋时间这么近,这事都非常 难得,一方面可能也是将对北宋的怀念寄托于这 “难得”的汝窑瓷器之上。如此这般,汝窑身上 所蕴含的文化涵义便甚为复杂了,这恐怕不是审 美较为单一的元明清瓷器所能承载的。了解中国 陶瓷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宋瓷,了解宋瓷的人不可 能不知道汝窑。也许正是如此,收藏这件北宋汝 窑天青釉葵花洗的克拉克夫妇,英国最著名的中 国古陶瓷收藏家之一,珍存其近四十年,直至夫
天青釉盘(上图):敞口,浅腹,腹底内收成 小平底,下有圈足,器表全施满釉,为外裹足, 满釉支烧,盘底有五个细小支钉痕。釉色天青, 光亮匀净,细小开片密布,造型规整,制作精细, 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
全球经济不景气、股市楼市不给力,以至于 旧皮鞋都开始成为人类的入口原料,世道艰难不 过如此。在这种环境之下,持币观望成为大多数 人的选择。可是,金融大鳄巴菲特说过,“别人
汝窑因稀而贵,真品难得一见。真正的汝官 窑产品,有序可循的不过 70 余件,迄今为止, 历代墓葬中未见出土一件汝官窑瓷,窑址出土
的,几乎都是残件。这些传世作品,大多在博物 馆静候观众,只有几件存于私人藏家之手,迄今 仅有 5 件经由拍卖售出。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曾 说,“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可 见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 馆的地位,前一个收藏了二十余件,后两个收藏 了十余件。历代收藏家梦寐以求汝窑瓷器,汝州 民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窑一件”的口碑也 在收藏界中广为流传,足见汝窑瓷器之珍贵。二 是汝窑的美。
中国瓷器数量庞大,在海上丝绸之路中,这
类运载瓷器的沉船达几千艘,据估计,仅 18 世 纪的 100 年中,就可能有近 1 亿件瓷器从中国运 往欧洲。所以,当英国“职业捞宝人”迈克尔·哈 彻在南中国海打捞沉船时,会将中国古瓷中的精 品拿去拍卖,其他则砸毁,以免瓷器大量流出拉 低。可是,能登上金字塔尖顶的中国瓷非常稀少。 对汝窑来说,更是如此。
我爸爸有个好习惯 省吃俭用 其实用个贬义词来说就叫抠门 但这个抠门不是对人
踏步迈过亿元时代,还是两件,这种景象不常有, 何况现在是经济低迷之时,藏家们大都捂着钱袋 子看热闹。
汝窑有民窑、官窑,这里当然指的是官窑。 它是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官窑之 首,南宋人叶寘说“汝窑为魁”,四个字简明扼 要的点出汝窑的地位,但也似乎将汝窑送上神 坛。
清瓷,素雅的宋瓷一直是陶瓷收藏的最高境界。 三是汝窑的情怀。天青色的汝窑烧制成功后不 久,徽钦二宗被掳,尽管有大臣挺身赴金,事奉 两位皇帝,如洪秀全的远祖朝廷命臣台辅洪皓即 如此。一个诗书礼仪的民族被“蛮夷”之人赶至 南渡,偏安江南,对一个以“华夷秩序”为国际 关系指导思想的民族来说,心理上的反应毋庸赘 述。
对此,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原会长冯先铭说: “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等窑难度大得多, 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天青釉盤口折 肩瓶(上图)新中国成立后,1953 年,周恩来指示 “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河南汝 州开始大炼瓷器。在这股热情下,豆绿釉和天蓝 釉相继问世。1988 年,中国宣布:天青釉炼制成 功。直至今日,河南这些窑厂的仿品是最成功的, 成功的因素就在于仿出了汝窑特有的“鸭蛋壳 青”的釉色。釉色天青,非同小可,这可是商、
我爸爸有个好习惯 省吃俭用 其实用个贬义词来说就叫抠门 但这个抠门不是对人
周原始青瓷至宋代诸多青瓷系列长期以来曾有 过的梦想最终在北宋如愿以偿。汝窑作品精致, 这种精致不是单纯的对称、规范,而是线条的流 畅和整体的出神入化,集传统工艺之长的妙不可 言,再加上釉色的尽善尽美,恍如天工。
定瓷纹饰精美,汝瓷则返璞归真,令人流连 忘返。在宋徽宗这位“教主道君皇帝”的心里, 大巧不工而灵性十足的汝瓷不在他所喜爱的奇 石之下。与花团锦簇的元明清瓷器相比,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