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 . 孔子云:“何陋之有”?C . 虎因喜,计之曰D . 稍出近之2. (2分)下面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何当共剪西窗烛当窗理云鬓B . 君问归期未有期随君直到夜郎西C . 自将磨洗认前朝出郭相扶将D . 我寄愁心与明月东风不与周郎便3. (2分)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 . 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D . 万钟于我何加焉子墨子闻之,起于鲁4.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里的关键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年轻人总要靠梦想来滋养,鲁迅也是如此。
他立志学医,在日本仙台却受到极大的精神刺激,然而鲁迅先生()没有丢弃梦想,()做出了更艰难的选择——弃医从文,(),他很快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不止是失败,()是比失败更让人难熬的寂寞。
尽管如此,鲁迅先生仍执着的追寻下去,终于成为了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
A . 不仅反而于是又B . 非但反而可是而且C . 因为所以因而又D . 虽然但是因而而且5. (2分)与“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一句中“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 .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C . 至于负者歌于途D . 青,取之于蓝。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5分)6. (4分)“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________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虽欲言,无可进者________7. (5分)解释下列“之”的不同含义。
①宋之丁氏________ ②有闻而传之者________③国人道之________ ④闻之于宋君________⑤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________ ⑥得一人之使________8. (4分)辨析面的多义词,分别作解释。
而:①家无井而出溉汲________②有闻而传之者________③而顷刻两毙________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________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_______若:①求闻之若此________②若屈伸呼吸________9. (6分)连词“而”一般表示四种关系:A.并列;B.修饰;C.顺承;D.转折。
下列各句中的“而”各表示什么关系,请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②溪深而鱼肥。
________③水落而石出者。
________④临溪而渔。
________⑤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________⑥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________10. (6分) (2018八下·温州期中)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________④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 (共5题;共52分)11. (11分)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欧阳修)【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满井游记》袁宏道)【注释】①局促:拘束。
②靧(huì):洗脸。
③掠:梳掠。
④鬣(liè):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
⑤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
⑥堕(huī)事:耽误公事。
⑦潇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⑧恶(wū)能:怎能。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云归而岩穴暝()②觥筹交错()③名之者谁()④而此地适与余近()(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 饮少辄醉/未百步辄返B . 在乎山水之间也/局促一室之内C . 日出而林霏开/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 . 泻出于两峰之间/冷光之乍出于匣(3)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甲、乙两文的作者出游都带着快乐的心情,但他们快乐的理由不同,说说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
12. (18分) (2018七下·长春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赛跑定案有老姥遇劫于路,唱贼①。
路人为逐禽之。
贼反诬路人。
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日:“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②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
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注】①唱贼:呼喊捉强盗。
②正色:脸色严肃。
(1)解释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路人为逐禽之________②乃俱送之________(2)翻译句子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3)苻融处理这起案件的经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13. (6分)(2017·泉州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
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
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
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①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
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诸弟平日皆恂恂②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③ ,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
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
(选自《曾国藩家书》)注:①嚣嚣:喧哗,吵闹。
这里指沸沸扬扬。
②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③不售:不中。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B .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C .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D .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2)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①四时俱备俱:________②夕日欲颓颓:________③或好作诗古文或:________④恐因愤激之久恐:________(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所谓“见字如面”,就是“读这封信的内容就像是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
甲、乙两封书信“说话”的内容及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析。
14. (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题目。
孙叔敖①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
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
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其母曰:“蛇今安在?” 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② ,汝不死也。
”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③也。
(选自《新序杂事一》)【注】①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
楚庄王时为楚令尹。
②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积有阴德的人,上天就会降福于他。
③仁:仁慈。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①恐去母而死也②归而泣③蛇今安在④及长,为楚令尹(2)下列各句中的“之”和“杀而埋之”中的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 . 久之,目似瞑B . 至之市C . 齐之习辞者也D . 吾欲辱之(3)用“/”标出下边句子的两处朗读节奏。
闻见两头之蛇者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②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5)结合故事内容,说说孙叔敖身上的优秀品质。
15. (11分) (2017七上·泰州月考) 阅读《管宁割席》,完成下列小题。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与瓦石无异________ ②尝同席读书________③宁读如故________ ④窃见管神色________(2)选择下列各句与“乃掷去之”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 又数刀毙之B .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D .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子非吾友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
②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5)你支持管宁“割席断交”的做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二、填空题 (共5题;共25分)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三、文言文阅读 (共5题;共52分)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