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禁毒教育教案

幼儿园禁毒教育教案

幼儿园禁毒教育教案【篇一: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流均镇中心小学倪伏洋主题yes to life, no to drugs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切合每年6月26日的国际禁毒日,并配合落实禁毒教育的“五个一工程”,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结合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常识、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增强自觉防范及抵制能力、提高拒毒防毒意识,从而防微杜渐、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方法1、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并结合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yes to life, no to drugs!”活动形式:1、让学生查阅、准备有关资料,班会时回答相关问题。

2、老师通过提供详实的图片、文字资料,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加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问题:是什么使她变化?二、毒品的危害1、对个人:吸毒导致精神崩溃吸毒使人百病丛生吸毒易患艾滋病吸毒导致死亡2、对家庭:吸毒终致倾家荡产吸毒导致婚姻家庭破裂吸毒祸及下一代3、对社会:毒品危害社会世界为毒品所伤三、毒品的定义四、一试身手——快快说出图片所示毒品的名称五、讨论新型毒品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

作用不同吸食方式不同吸食前犯罪与吸食后犯罪2、吗啡3、冰毒4、摇头丸5、致幻类毒品:麦角乙二胺(lsd)六、毒品犯罪《刑法》第6章第7节有关毒品犯罪的罪名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或者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行为,均属犯罪行为。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七、讨论:我们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1、青少年吸毒原因分析好奇心驱使幼稚轻信。

上当受骗喜欢模仿,不辩是非精神空虚,寻求刺激缺乏顽强的意志同挫折和不幸抗争朋友的负面影响2、青少年应该见机行事,坚决拒绝毒品!直截了当法金蝉脱壳法主动出击法秘密报案法及时告知家长法八、一试身手:情景反应能力测试!(先讨论,再回答)八、课堂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九、禁毒公益广告最后,让学生以两段关于禁毒的公益广告结束本次主题班会。

课后实践1、课后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找机会参加有关禁毒的宣传活动。

3、建议组织参观上海市禁毒教育馆。

【篇二:禁毒活动教案】禁毒活动教案(中班)修山镇中心幼儿园张娟娟活动主题了解毒品及其危害活动目标通过学习和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活动准备有关禁毒知识的视频和资料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场:1、课件出示鸦片、海洛因、摇头丸、大麻的图片提问:你认识图片上的东西吗?你知道它们的危害吗?2、(为了进一步了解毒品,今天我们开展一次班队教育课)揭示本节班队主题:了解毒品,珍视生命。

二、观看视频《禁毒知识讲座》,了解毒品的危害。

1、学生观看视频结合主讲人王莉的讲解重点了解(1)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k粉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主要特点成瘾性、受管制性(种毒、吸毒、犯毒就是违法)(2)毒品的种类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3)吸毒的危害(全人类的公敌,是破坏社会安定和谐的乱源)﹒摧残身体,缩短寿命(案例武冈市6名吸毒者,引起神经错乱跳楼,死亡4人,重伤2人。

)﹒摧残精神,造成道德沦丧(案例双清区匡某向岳父、岳母索要毒资,被拒绝后当场将岳父、岳母杀死后自杀身亡。

其妻子借毒消愁染上毒品,也引发疾病不久身亡。

)﹒破坏家庭,祸害子女﹒消耗钱财,危害社会(某市一年消耗的毒资达3亿元在右,相当于一个小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同,用这笔巨资至少可以修150所小学或300所乡镇卫生院。

不少吸毒者消耗完家产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4)主讲人张娟娟介绍“怎样防毒、拒毒”﹒“牢记什么是毒品”“牢记毒品的危害”“牢记吸毒成瘾很难戒断”“牢记吸毒违法,种毒、犯毒、制毒犯罪”﹒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要预防和克服导致吸毒的心理:1、不要好奇 2、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吸毒一两次不会上瘾 3、不要有虚弱心理,认为吸毒是洋气,时髦,有风度 4、不要有愚昧心理,认为吸毒可以减除病痛。

﹒交友要慎重,不与品行不正,言行不良的人接触。

﹒各部门、各单位、各级、各学校、各家庭都要大力宣传,抵制毒品。

﹒提出希望,共建和平。

2、征对《禁毒知识讲座》的内容,谈谈你感兴趣的方面或自己的看法。

(1)交流重点:毒品的危害是什么?作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拒毒和防毒?(2)教师小结:是呀!毒品毁害我们一身,作为青少年,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应该远离毒品,珍视生命。

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守法,健康的好公民。

三、活动:“设计禁毒标语,号召人人参与”1、学生自主设计禁毒标语,教师参与设计。

(可以添加图片)2、上台展示,说说设计的想法。

四、活动结束,播放禁毒歌曲《生命是一朵不能再开的花》2013年4月【篇三:预防毒品教育教案】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宋美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2、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进制下列内容搜集资料a毒品的种类;b 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 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教学难点: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给学生学习一些关于毒品危害的事例、视频,看完后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①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②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③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入专门的禁毒网,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1、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①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③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④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⑤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⑥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关注我的未来,对毒品say “no”许彩霞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

了解戒毒难的问题所在,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

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准备:宣传短片及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用关于禁毒的电视广告引入]讨论: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谈看了宣传短片之后的感受。

二、什么是毒品?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几种毒品介绍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资料,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

教师只作补充。

(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

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

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四、吸毒的原因分析讨论:吸毒的原因有哪些?总结:根据调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 好奇心驱使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

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 寻找刺激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

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 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 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

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5) 环境影响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6) 负面生活事件影响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

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经营破产、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7) 医源性成瘾由于国家对于麻醉品控制较多,现在医源性阿片类药物成瘾已不多见。

可以看出,许多人开始吸毒都不是因为身体的需要,而是因为心理好奇的驱使。

每个人对毒品大概都有好奇心,但是,每个人也都潜在的存在能自我控制的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