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学ppt

环境管理学ppt


2020/8/23
22
(四)环境管理的内容
1.环境质量管理
• 环境质量: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各要素对人 群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优劣或适宜程度。 评价环境质量优劣的基本依据是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 保准是为保护人群健康和财产而对环境中污染物的容许含 量所作的规定。
• 环境质量管理主要是针对环境质量进行的管理活动。根据 环境要素的不同,环境质量管理的内容可划分为:大气环 境管理、水环境管理、声学环境管理、土壤环境管理、固 体废弃物管理等。
2020/8/23
28
三、环境管理学的内涵和特点
• 内涵:
环境管理学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目 标,以研究环境管理的规律、特点、理论和 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它综合运用环境 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类-环 境系统的管理过程和运动规律,采用各种手 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关 系,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2020/8/23
23
2.生态环境管理
• 生态环境,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域和空间域中,由各要素 以不同的结构形式联系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状态的自然 环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基础。
• 自然环境要素主要包括空气、土地、水、生物、矿物、 气候等,也可称为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 生资源
• 在生态环境管理中,重点是对自然环境的要素进行管理 。
第二节 环境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发展
一、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环境管理方法的演变
2020/8/23
2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 环境 – 概念 – 特征
• 环境问题 – 概念 – 产生与发展 – 中国环境问题
•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2020/8/23
3
(二)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干扰下引 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系统的结构损毁,从而对 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 问题。 按产生的原因: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 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引起)。后者可分为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 按照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等。 按照地理空间:区域、全球等。
• 环境管理是国家管理的重要部分,管理内容广泛 ,管理手段多样,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 和教育五个手段
2020/8/23
20
(二)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环境管理的目的 目的是解决环境问题,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 环境的关系。
2.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
▪ 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
▪ 包括消费观、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科技观、 发展观
• 特点:
– 交叉性的综合学科
– 复杂性的科学
– 新兴的科学
2020/8/23
29
第二节、环境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发展
一、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现代环境管理思想的形成 1.《寂静的春天》是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起点 2.《增长极限》引起世界对于资源问题的严肃 忧虑
3.《人类环境宣言》和墨西哥会议形成了现代 环境管理思想的总体框架
2300
二 氧 2200
化 硫 2100
排 放
2000
量 /
1900
万 1800 吨
1700
2000'
2001'
2002' 年
2003'
2004'
2020/8/23
10
– 水域污染问题突出
▪ 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七大水系412个
重点监测断面中,近60%低于III类水质要求
,其中太湖、巢湖、滇池水质均为劣V类。
2020/8/23
6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时期 史前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后工业文 明
生产模式 经济发展 特征
从手到口 采食渔猎
简单技术 和工具
机械化生 产
高科技
自给自足 商品经济 协调经济
人与自然的关系
依附自然、对环境无 破坏、干扰 半依附,环境缓慢退 化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严重 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协 调发展
• 按照自然资源的种类,自然资源管理被划分为:水资源 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管理、生物资源管理
2020/8/23
24
(五)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 2. 全过程控制原则 3. 环境经济的双赢原则
2020/8/23
25
1.可持续发展原则
•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我们共 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
外光形成浅蓝色烟雾1955年400 苯作脱臭中的载体,混入米糠油中
多人死亡。
,生病5000多人,16人死亡。
• 1948.10.26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84.12.3印度博帕尔事件:美国联
:二氧化硫6000人生病,17人死 合碳化公司农药厂储罐爆炸,死亡
亡。
人数近两万。

1952.12伦敦烟雾事件:二氧化 • 硫5天内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
–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 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 三个原则:
– 公平性原则: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代际间的 公平,即世代平等。
– 持续性原则: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 – 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总目标。
2020/8/23
26
2.全过程控制原则
指对人类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
2020/8/23
19
4.对概念的理解
• 环境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广义上,环境管理包括 一切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而对 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我约束的行动。狭义 上,环境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控制社会经济活动中 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所进行的调节和 控制。
• 环境管理主要是解决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与规划
• 参考教材:刘利,潘伟斌 编著.环境规划 与管理.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6.7,26元
• 课件下载:上海理工大学-城建学院-环 境工程系
• 考核方式:闭卷,名字解释、填空题等。
2020/8/23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基本问题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二、环境管理的概念 三、环境管理学的内涵和特点
•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
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2020/8/23
14
2.环境问题产生的观念根源
• 人类思想、基本观念 • 发展观 • 伦理道德观 • 价值观 • 科学观 • 消费观
2020/8/2315二Fra bibliotek环境管理的概念
(一)环境管理的定义
• 《环境科学大辞典》
• 叶文虎
– 《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污染损失占GDP的5-10%,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
失为环境污染损失的两倍以上。
2020/8/23
13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1.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 人口膨胀带来的压力
•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一方面对可再生资源
的开发速度超过了开发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补 给再生速度,对不可再生资源加速其耗竭的速度。 另一方面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不重 视无污染技术和环境资源的管理。
▪ 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 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
2020/8/23
21
(三)环境管理的对象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包括:
1. 个人:作为消费者
2. 企业:作为生产者
3. 政府:
• 提供公共消费品和服务
• 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 、经营和管理权
• 运用行政和政策手段对国民经济实 行宏观调控
2020/8/23
27
3.环境经济的双赢原则
• 双赢原则是指处理利益冲突的双方关系时, 使双方都得利,而不是牺牲一方的利益以保 障另一方获利。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冲突时, 就必须去追求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 发展的方案,这就是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 在实现双赢的过程中,规则是最重要的,其 次是技术和资金。
• 环境管理内容的综合集成
– 包括对人类活动进行管理,还包括对环境系统的保护和建设, 提高环境系统提供自然资源和较高环境质量的能力。
• 环境管理对象的综合集成
– 环境管理对象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包括组织行为、 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这些行为联系在一起。
• 环境管理手段和方法的综合
– 需要有跨学科、跨行业的管理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管理 方式及包括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在内的多种管理 手段。
现预期的环境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
程中施加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性影响进行
调节和控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020/8/23
17
2.叶文虎(2000)的定义:
– 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 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 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也就 是说,环境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 束,这种约束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 律的、教育的、科技的等手段来进行,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内 容。”
2002' 年
2003'
2004'
2020/8/23
12
(2)生态破坏极为严重
•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2002年水利部公布的全国第
二次遥感调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占国土总面积的
37%,全国沙漠化面积等于一个新疆。
• 森林锐减:2000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五次全国森林
资源清查资料,全国森林覆盖率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1986.4.26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乌克兰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