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的环境监理
1.固废的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废种类及性质
建设固废:废弃土石方,无毒
一般工业固废: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一般无害
危险固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传染,反射性……
生活固废:反应后产生污染
3.固废污染防治的原则: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4.建设项目的固废排放特征
非污染生态影响项目: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工程、水电站等,固废以废弃土石方为主,排放方式取弃土场。
污染型工业项目:石化化工,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固废以工业废渣为主。
二者兼备的项目:矿山开发,既有建设工程中的土石方,又有运营过程中的工业固废,如选矿尾砂。
5.对不同项目的环境监理重点
非污染生态影响项目:主要考虑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如取弃土场的合理设置与使用,施工中的加工废料与生活垃圾的规范处置。
污染型工业项目:既要考虑施工期的固废规范处置,但重点要放在运营期的固废综合利用设施和处置场地。
二者兼备的项目:二者全是重点
6.不同项目的环境保护重点
非污染生态影响项目:减少植被损失,尽量减少占地,防止固废扬尘、防止景观破坏。
污染型工业项目:防止废污染空气、水体等自然环境
二者兼备项目:二者全是重点。
7.固废环境监理的目的
保证建设项目建设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得以全面落实。
建设场地附近环境质量受控可控。
保证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环保工程全面落实,并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保证建设项目的环保投资的合理使用。
8.固废环境监理开展的必要性
克服环评,验收两头强,中间监督不利的局面,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减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加强施工行为规范把环保意识从建设方延伸到施工队伍。
弥补环评中可能出现的缺陷。
9.环境监理的发展前景
工程监理:在西方已有较长的历史,目前已成惯例,我国也有数十年历史,目前已形成较成熟完备的体系。
环境监理:从青藏铁路开始,以后西气东输……13个省市开展此项工作,仍处于积累经验的试点阶段。
被监理项目特点:国家重点工程
非污染生态影响项目
内蒙环境监理:涵盖面广
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验收要件。
经济快速发展、环境容量有限、节能减排工作繁重,亟待开展环境监理工作
国家层面:充分肯定此项工作
13个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已取得较好环境效益。
处于逐步积累,不断完善过程(资质认定、行业规程等)
二、固废环境监理的工作方法
1.环境监理与环境监察的异同
环境监理环境监察
由来委托服务与强制色彩行政执法、政府行为
作用保证工程进度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保证工程质量例行检查
合理使用环保投资处理污染事故
权利受合同约定国家赋予、公权利
按规定程序取得资质依法成立
目的维护委托方利益维护公共利益
维护环保事业
方式竞争进入市场按法定程序开展工作
按规范开展工作依法开展工作
责任承担监理不力的责任承担不作为,乱作为的责任
2.环境监理工作方法
发现问题、通报有关方、协调解决
制止违规行为
环境监测
定期向环境主管部门报告监理情况
3.环境监理的依据
《环评报告书》中的治理措施
对《环评报告书》的审批文件
法律、法规、政策
专业标准、规范
三、做好固废环境监理的基本条件
1.熟悉项目的基本情况
项目组成、生产工艺、项目布局……
固废产生种类、性质、数量、综合利用数量及方法,需要处置的场所等
2.熟悉周围的环境状况
特别是固废贮存场周围:地形、地貌、水文、气象、保护目标等
3.熟悉固废利用的工艺、设备
4.熟悉《报告书》、行政批复的环保要求
熟悉相关的法律规定与技术要求
例如:
法律:“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未建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未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的”,“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处于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标准: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选址原则
①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
②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③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地表水域150m以外
④应避免建在溶洞区域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
⑤应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出线路防护区域以外
⑥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⑦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规范:危险废物的鉴别方法
①查询《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②当不定确定某一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时,应按照规定的鉴别标准、方法和规范,对该废物进行分析,测试、鉴定和区别
四、固废监理的阶段工作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
审查施工设计图纸,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2.工程实施阶段
现场巡查:
施工行为的规范性
施工材料的合格性
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的可控性
施工进度的满足性
施工地点的确定性
以图表、图象、文字表示,作为基础档案资料
3.固废环境监理工作程序
签署合同——组织机构——制定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与有关方接触,技术交底——审查设计——现场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记录、交流、小节、例会制度、处理结果)——文件归档整理——总结
六、案例
1.露天排土场较好的典型:神华集团、霍林河一矿、准格尔煤田的排土场、防水土流失,生态恢复
2.露天矿不满足要求的典型:东、西部区某些露天矿排弃土石方有乱堆乱放、挤占河道、占压矿产等现象
3.尾矿库:大青山某铁矿尾矿库,压占河道,堆坝不符合要求
4.尾矿库泄漏:大青山某堆浸法选金、尾矿库泄漏
5.尾矿库垮坝:耒阳
6.环评缺陷:某县小铁矿,已建成运行,问题较多,仍按例行环评,对策无的放矢
7.某工业区有色金属冶炼:经贸局承诺建危废库
8.生活垃圾处理:泛泛一般化,可操作性不强
9.某生活垃圾场:选址不当问题
10.危废处理:送有关厂家处理不落实,应补充合同
危废应执行全工程管理收集——贮存——运输——有资质单位处理
11.项目设计:某建水泥厂建设内容与环评报告完全不符
12.综合利用:
可行性强的:铁北矿掘进矸制砖
可行性较差的:某锰铁矿废渣制砖:占地、投资、工艺、设备
某化工厂废碱渣用于造纸
13.行为规范:小浪底
青藏铁路,
一些公路的取土场
噪声环境监理
1.环境监理要求同上
2.噪声的污染特征
能量污染,无累积性
关键是敏感目标的保护
投诉率较高
3.噪声的环境影响
烦恼度
4.噪声的管理措施
合理进行功能分区
合理对噪声源进行布局
对噪声排放时段控制
5.噪声的防治
主要按以下三种途径:
噪声源的控制:选择低噪声设备
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对噪声进行消声、隔声、阻尼减振等
对受影响者的保护:隔声门窗等
6.《环评书》中噪声的评价缺陷
措施泛泛,不具体,操作性差
7.环境监测特别要注意对敏感目标的保护
保证达到环境功能区的相应噪声标准
八、案例
1.某铁矿对临近村庄、学校的保护要求
2.某饭店对附近居民楼的影响
3.某木材厂对养鸡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