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电成像原理复习指南(含答案)

光电成像原理复习指南(含答案)

复习指南注:答案差不多能在书上找到的都标注页数了,实在找不到的或者PPT上的才打在题后面了,用红色和题干区分。

特此感为完善本文档所做出贡献的各位大哥。

(页码标的是白廷柱、金伟其编著的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一书)1.光电成像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光电成像对视见光谱域的延伸以及所受到的限制(长波限制和短波限制)。

(辐射源,传输介质,光学成像系统,光电转换器件,信息处理装置。

P2-4)答:辐射源,传输介质,光学成像系统,光电转换器件,信息处理装置。

[1]电磁波的波动方程该方程电磁波传递图像信息物空间和像空间的定量关系,通过经典电磁场理论可以处理电磁波全部的成像问题[2]收到的限制:当电磁波的波长增大时,所能获得的图像分辨力将显著降低。

对波长超过毫米量级的电磁波而言,用有限孔径和焦距的成像系统所获得的图像分辨力将会很低。

因此实际上己排除了波长较长的电磁波的成像作用。

目前光电成像对光谱长波阔的延伸仅扩展到亚毫米波成像。

除了衍射造成分辨力下降限制了将长波电磁波用于成像外,用于成像的电磁波也存在一个短波限。

通常把这个短波限确定在X 射线(Roentgen 射线)与y 射线(Gamma 射线)波段。

这是因为波长更短的辐射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所以,宇宙射线难以在普通条件下聚焦成像。

2.光电成像技术在哪些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光电成像技术突破了人眼的哪些限制?(P5)答:[1]应用:(1)人眼的视觉特性(2)各种辐射源及目标、背景特性(3)大气光学特性对辐射传输的影响(4)成像光学系统(5)光辐射探测器及致冷器(6)信号的电子学处理(7)图像的显示[2]突破了人眼的限制:(1)可以拓展人眼对不可见辐射的接受能力(2)可以拓展人眼对微弱光图像的探测能力(3)可以捕捉人眼无法分辨的细节( 4)可以将超快速现象存储下来3.光电成像器件可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P8)固体成像器件主要有哪两类?(P9,CCD CMOS)答:[1]直视型:用于直接观察的仪器中,器件本身具有图像的转换、增强及显示等部分,可直接显示输出图像,通常使用光电发射效应,也成像管.[2]电视型:于电视摄像和热成像系统中。

器件本身的功能是完成将二维空间的可见光图像或辐射图像转换成一维时间的视频电信号使用光电发射效应或光电导效应,不直接显示图像.电荷耦合器件,简称CCD;自扫描光电二极管阵列,简称SSPD,又称MOS图像传感器4.什么是像管?由哪几部分组成?(P8第一段后部)器件本身具有图像的转换、增强及显示等部分,它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外光电效应将入射的辐射图像转换为电子图像,而后由电场或电磁场的聚焦加速作用进行能量增强以及通过二次发射作用进行电子倍增,经过增强的电子图像轰击荧光屏,激发荧光屏产生可见光图像。

这样的器件通常称为像管。

基本结构包括有:光电发射体、电子光学系统、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器件)、荧光屏以及保持高真空工作环境的管壳等。

5.像管的成像包括哪些物理过程?其相应的物理依据是什么?(P8第一段工作方式) (1)像管的成像过程包括3个过程A、将接收的微弱的可见光图像或不可见的辐射图像转换成电子图像B、使电子图像聚焦成像并获得能量增强或数量倍增C、将获得增强后的电子图像转换成可见的光学图像2)A过程:外广电效应、斯托列夫定律和爱因斯坦定律B过程:利用的是电子在静电场或电磁复合场中运动规律来获得能量增强;或者利用微通道板中二次电子发射来增加电子流密度来进行图像增强 C过程:利用的是荧光屏上的发光材料可以将光电子动能转换成光能来显示光学图像6.什么是变像管?什么是像增强器?试比较二者的异同?(P8第三四段)答:[1]变像管:接收非可见辐射图像,如红外变像管等,特点是入射图像和出射图像的光谱不同。

[2]像增强器:接收微弱可见光辐射图像,如带有微通道板的像增强器等,特点是入射图像极其微弱,经过器件部电子图像能量增强后通过荧光屏输出人眼能够正常观看的光学图像。

[3]异同、相同点:二者均属于直视型光电成像器件。

不同点:主要是二者工作波段不同,变像管主要完成图像的电磁波谱转换,像增强器主要完成图像的亮度增强。

7.表征光电成像器件性能的参数有哪几类?分别是什么?反映光电成像系统光电转换能力的参数有哪些?(P9 1.5第一段)答:表征光电转换特性灵敏度响应率、转换系数增益等。

表征时间响应特性惰性余辉、脉冲响应函数、瞬时调制传递函数等。

表征噪声特性噪声、噪声等效输入如输入功率等、信噪比等。

表征光学成像特性分辨力、光学传递函数等。

不同的光电成像器件需针对其工作原理确定具体的评价参数。

光电转换能力的参数:[1]转换系数(增益)[2]光电灵敏度(响应度)-峰值波长,截止波长8.光电成像系统通常包括哪几种噪声?(P14)答:主要包括:(1)散粒噪声(2)产生一复合噪声(3)温度噪声(4)热噪声(5)低频噪声(1/f 噪声)(6)介质损耗噪声(7)电荷藕合器件(CCD)的转移噪声9.人眼的视觉分为哪三种响应?明暗适应各指什么?(P31-32)答:[1]三种响应:明视觉、暗视觉、中介视觉。

人眼的明暗视觉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2]明适应:对视场亮度由暗突然到亮的适应,大约需要2~3 min [3]暗适应:对视场亮度由亮突然到暗的适应,暗适应通常需要45 min,充分暗适应则需要一个多小时。

10.何为人眼的绝对视觉阈、阈值对比度和光谱灵敏度?(P32-34)答:[1]人眼的绝对视觉阈:在充分暗适应的状态下,全黑视场中,人眼感觉到的最小光刺激值。

[2]阈值对比度:时间不限,使用双眼探测一个亮度大于背景亮度的圆盘,察觉概率为50%时,不同背景亮度下的对比度。

[3]光谱灵敏度(光谱光视效率):人眼对各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有不同的灵敏度(响应)。

11.试述人眼的分辨力的定义及其特点各是什么?(P34-35)答:[1]定义:人眼能区分两发光点的最小角距离称为极限分辨角θ,其倒数为人眼分辨力。

[2]特点:眼睛的分辨力与很多因素有关,从因分析,与眼睛的构造有关(此处不再讨论)。

从外因分析,主要是决定于目标的亮度与对比度,但眼睛会随外界条件的不同,自动进行适应,因而可得到不同的极限分辨角。

当背景亮度降低或对比度减小时,人眼的分辨力显著地降低。

于中央凹处人眼的分辨力最高,故人眼在观察物体时,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以促使各个被观察的物体依次地落在中央凹处,使被观察物体看得最清楚。

12.简述下列定义: (1) 图像信噪比(P40-42,2-27相关); (2) 图像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即指一幅图像灰度反差的大小);(3)图像探测方程(P43下部)答:[1]图像信噪比:图像信号与噪声之比[2]图像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即指一幅图像灰度反差的大小。

[3]当关系式成立时,表明图像可探测到,反之将不能探测。

13.何为明视觉函数、暗视觉函数?(人眼在明亮/黑暗环境中,对不同波长可见光的视觉)人眼在不同环境下的敏感波长分别是多少?(明亮:555nm,黑暗:507nm)(P58)14.目标搜索的约翰逊准则把探测水平分为几个等级?(四个等级)各是怎么定义的?(P47表2-6)人眼的凝视时间和瞥见时间(P48下部倒数第二段)答:搜索时,人眼注视一点后迅速地移到另一点进行注视,这一过程称为扫视,固定的注视称为凝视,被凝视的点称为凝视中心,凝视时间称瞥见时间。

根据实验,通常人眼大约以每秒三点间断地移动,瞥见时间约为1/3 s 。

15.通常光辐射的波长围可分为哪几个波段?红外区(近红外区、短波红外区、中波红外区、长波红外和远红外区)波长围是多少?可见光区波长围是什么?(P54)16.什么是辐射度量与光度量?试述辐射度量与光度量的联系和区别(P54-59)答:光辐射度量在历史上形成了辐射度学和光度学两套度量系统。

辐射度学:是建立在物理测量的基础上的辐射能量客观度量,不受人眼主观视觉的限制,其概念和方法适用于整个光辐射围(红外、紫外辐射等必须采用辐射度学)。

光度学:是建立在人眼对光辐射的主观感觉基础上,是一种心理物理法的测量,故只适用于电磁波谱中很窄的可见光区域。

关系:P59-P6017.根据物体的辐射发射率可将物体分为哪几种类型?哪种辐射体的辐射发射率与波长有关系,且随温度变化(P66中间)答:通常,依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将地物分为三种类型。

[1]黑体或绝对黑体,其发射率ε=1,即黑体发射率对所有波长都是一个常数,并且等于1.[2]灰体,其发射率ε=常数<1 (因吸收率α<1)。

即灰体的发射率始终小于1,ε不随波长变化[3]选择性辐射体,其发射率随波长而变化,而且ε<1 (因吸收率α也随波长而变化并且α<1)。

18.试简述黑体辐射的几个定律,其物理意义是什么?(P67-68)公认的两物体间热力传导的基本法则是什么?(普朗克辐射定律)答:[1]普朗克辐射定律:普朗克定律描述了黑体辐射的光谱分布规律,是黑体辐射理论的基础[2]斯蒂芬一玻尔兹曼定律:表明黑体在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辐射的总能量与黑体温度T 的四次方成正比[3]维恩位移定律:单色辐射出射度最大值对应的波长m l[4]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表明黑体的辐射出射度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而与黑体的其他性质无关19. 简述下述名词: (1)气溶胶粒子: (2)绝对湿度(3)相对湿度(4)波盖尔定律: (5) 大气窗口: (6) 大气能见度:(7) 大气透明度: (8) 大气传递图数:(9)云、雾、轻雾、霭、霾和雾霾。

(1-3:P90-91,4:P95,5:P96,6-7:P101,8:P104中间,9请百度或见附)[1]气溶胶粒子:大气中悬浮着的半径小于几十微米的固体和及液体粒子。

[2]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

[3]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

[4]波盖尔定律:辐射通过介质的消光作用与入射辐射能量、衰减介质密度和所经过的路径成正比[5]大气窗口:大气窗口是指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未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那些透射率高的光辐射波段围。

[6]大气传递函数:反映大气消光使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下降的程度。

右式中, K为地平天空亮度与背景亮度之比。

所以Tc是K和透过率τ的函数,与目标亮度无关。

附:云的解释:云是指停留大气层上的水滴或瓦斯或冰晶胶体的集合体。

源自百科词条雾的解释: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接近零点,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源自百科词条轻雾: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使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0至小于10.0k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