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西方政治制度比较1、政治制度是限定人们如何取得公共权力、如何分配公共权力、如何运用公共权力以及如何限制公共权力的一系列规则。

目的是维持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秩序。

2、政治理念政治理念是由特定的政治概念组成的政治学说和政治思想,它在哲学的高度上对政治制度的性质、特定类型和构建原则作出规定,阐明某种政治制度运行的终极价值、运行宗旨和所要形成的社会秩序状态,规定主要政治关系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整体组织结构和运行原则。

3、违宪审查违宪审查制度是重要的宪法监督保障制度,即由国家权力机关对违反宪法或破坏宪法原则的法律、法令及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定。

西方国家一般由最高司法机关审查、裁决立法和行政法规是否违宪,因此,这一制度又称为“司法审查制度”。

4、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与议会民主制度相关联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现代宪政社会公民权利参与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合法化、合宪化的唯一制度性途径,也是平衡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重要手段。

5、两官分途“两官”,是指政务官和业务官(或称事务官)。

两官分途是指两类官员在产生方式、任用条件、管理形式、职责范围和职务履行等方面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对两类官员应当进行区别管理,两类官员不能交换、交替任职,两类官员的职能作用也不能代替履行。

6、弹劾制弹劾一般指西方国家的议会对政府高级官员犯罪或严重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制度。

一般地讲,在内阁制国家,议会进行弹劾的对象限于总统和最高法院法官;在总统制国家,弹劾的对象可指“一切高级联邦官员”,包括总统、政府部长、最高法院法官、州长等。

7、社会自治社会自治的含义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个人意义上的自治;二是社群意义上的自治。

从实在法上讲,前者是指法律赋予公民个人所享有的作为公民的权利与自由。

后者是指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内部全体组成人员所享有的自治权利。

前者的权利是通过单个具体的自然人来实现,后者则是通过社群的集合体共同行使。

8、政党制度政党制度又被称为政党政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或者干预政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即制度化了的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权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政党关系的模式。

其内涵主要的是指一国政治体制中政党执政、参政的形式;同时,如果有多个政党存在,则包括政党之间关系的形式在内。

9、制度的功能(1)制度的社会协调和整合作用。

(2)制度界定权利边界和行为空间。

(3)制度具有促进经济效率和实现资源分配的作用。

(4)制度提供的物质资源和精神价值的保障。

(5)特定制度所包含的社会价值具有伦理教化作用。

(6)制度应当具有一种激励作用。

(7)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制度是社会系统的基本架构。

10、个人主义理论个人主义产生于对人的逐渐认识和发现。

起点是把个人是看待一切事物的核心和出发点。

其理论基础是所有的人都是有理性的,但是每一个人的理性又是不充分的、有缺陷的、非全能的。

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之间的普遍人格平等,而不问每个人的具体特征和在属性。

(2)个人主义认为人自身就是目的,是价值的最终决定者,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另一个人的工具。

(3)个人主义不承认任何集体的善业有内在的价值。

(4)个人为自己的行动负责,认同个人权利及成就。

(5)倡导人权使人活得更像人。

(6)强调公共权力必须受到严格控制,确保公民个人对国家权力的有效控制。

11、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学说(1)法治高于人治(2)良法是法治的前提,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二是人们普遍服从的法律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

(3)法律应具有至高无上性,这是法治的根本保证(4)政体决定法治的实现12、政体评价评价好坏政体的原则:(1)从政体宗旨看:是维护全城邦的公共利益,还是只维护统治者自身的利益。

(2)从掌权的人数看:是一人、少数人还是多数人。

13、君主主权与人民主权君主主权产生存在于封建时期,其内在逻辑是君权神授,主要内容是国家的权力来自上帝,而上帝将主权只授给了君主,其他的权力都由君主授予,人民必须服从君主的意志。

人民主权产生存在于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其内在逻辑是天赋人权,主要内容是国家权力来自于全体人民,全体人民掌握主权,而政府掌握治权。

政府受人民的委托,执行主权者的意志,应向人民负责。

人民有权推翻专制的政府。

14、选举制度的原则(1)、普遍选举权原则所谓普遍选举权原则,指的是每个拥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公民,都拥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

它是相对于有限选举权而提出的。

(2)、平等选举权原则所谓平等选举权原则,指的是每个选民所投选票具有同等的价值;同等数量的代表应该由同等数量的选民选举产生。

(3)、直接选举权原则直接选举权原则,是指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议会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

从理论上讲,直接选举还能够加强选民对当选者的监督作用。

(4)、秘密投票原则秘密投票原则指的是选民遵循选举法规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秘密投票,选票不向他人公开。

实行秘密投票制是为了保障选民的权利不受侵犯,并能够真实地表达选民的意见。

15、多数规则①简单多数②过半数规则:A、简单过半数:即决策方案获得1/2的赞同票即为获胜。

B、比例多数:赞成票数需达半数以上相当大比例,叫比例多数。

多数规则的优点: 1、决策效率高。

2、应用范围广泛。

3、降低决策成本。

多数规则的缺点: 1、多数剥削少数。

2、决策结果未必可靠。

3、投票悖论。

16、议会的会议和议事规则(一)议会的会议议会的会议一般在一定期限内举行,议会只是在一定的会期中才具有议事和决策的能力。

议会的会议一般可分为常会和非常会议两种。

(二)议会的议事规则1.法定人数规则2.会议公开规则3.一事不再议规则4.议员在会议中发言不得追究规则5.法案必须两院一致通过规则17、制度与人性的关系制度并不是要改变人利己的本性,而是要利用人的利己心去引导他做有利于社会的事。

制度的设计要顺从人的本性,而不是力图改变这种本性。

每个人有他自己的利益偏好,而这种偏好正是此人之为此人的规定,容不得其他人来“改造”他,除非他自己要“改造”自己。

18、革命党与执政党的区别(1)口号政策上,革命党的政治性政策较多,执政党以经济、社会事务为主;(2)中心任务上,革命党以革命的专政为中心,执政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组织构成上,革命党以阶级为严格的划分标准,执政党的一般以社会大多数阶层为组织基础;(4)行为手段上,革命党以命令、计划手段领导,执政党则转向间接调控、协商为主;(5)权力来源上,革命党权力来自党自身,执政党的权力来自于民选;(6)权限大小上,革命党的权力几乎不受限制,执政党则必须依照宪法、法律的规定活动。

19、政党的作用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1)结合(2)简化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1)多元利益、多元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冲突(2)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与政治社会的建立4、组织政府的手段(1)选举动员、监督;(2)稳定。

20、权力分立制衡在美国的实践1、三权分立——部门之间的权力分立与制衡在设计政府内部结构的时候,必须使各部门之间具有相互对抗和制约的手段。

具体来讲,为了实现权力之间和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同时给各部门以对抗其他部门的力量,在组织政府内部结构的时候,应该使各部门成员的任命和报酬尽可能少地依赖于其他部门的成员,如果某部门受到其他部门侵犯时,它应该具有抵制侵犯的法定手段和一定的主动权。

议会可以通过立法影响总统的权力总统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有签署或否决权,他也是法案的主要提出人。

总统可以任命法官、有权特赦罪犯法官一经任命即为终身制,独立审判,不依附于总统,有权主持对总统的弹劾。

由总统任命的法官须经议会批准,议会对法官拥有弹劾权法院对议会通过的法律有复核权,可宣布议会的立法违宪2、议会内部权力的相互制约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因此除了用行政权和司法权对其进行制约外,还必须在其内部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从内部对立法权进行制约的手段一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的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为原则”对它的权力进行分化,并使彼此相互牵制,二是通过对立法权的分享实现权力的制约。

在以权力制约权力方面,参众两院的制约主要表现:(1)参议院提出法律议案,但要成为法律必须经参众两院三分之二议员通过;(2)众议院有权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弹劾,但审议权由参议院行使;(3)众议院行使拨款权及提出财政法案的权力,参议院有审议和修正的权力;(4)外交条约和总统提出的人事任命的认可权属于参议院,众议院则能借助它的拨款权对其施加影响。

3、联邦制复合政体—联邦与州政府的权力分立与制衡(1)借助权力分立与平衡在联邦与成员国之间划分国家权力;(2)通过领土单位自治来保护少数;(3)整合异质社会,特别是在保持领土单位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实现整个国家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整合;(4)通过功能性的分工(分层负责)圆满履行国家的职责4、共和政体—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制约民主政体是一种适用于小范围内的,以直接民主为政府运作方式的政体。

而共和政体则是以代议制民主为载体,能在较大的范围内适用。

政党竞争国土范围越大,利益越多元化,那么同一利益群体的人数相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所占的比例的就越小,同时,国土范围大,人数众多,党派之间的联合的成本也越大,因此党争对国家的自由和民主的威胁就越少。

这实际上是一种各党派之间的相互制约。

社会自治社会自治的含义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个人意义上的自治;二是社群意义上的自治。

从实在法上讲,前者是指法律赋予公民个人所享有的作为公民的权利与自由。

后者是指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内部全体组成人员所享有的自治权利。

前者的权利是通过单个具体的自然人来实现,后者则是通过社群的集合体共同行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