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三电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一、编制依据本预案根据施工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源和事故后果分析进行编制,符合以下法律法规与技术规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6.《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7.《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8.《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6—2009)。
二、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措施正常进行,在各种环境下发生伤亡事故时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均能得到体现,从而达到现场人员及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良环境条件更好地得到控制。
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铁路通信、信号、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预防与处置。
四、危险源辨识根据本项目部生产范围内的实际情况主要有下列几种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挖沟槽及基坑工程、光电缆敷设工程、铁塔工程、天线安装工程、电力施工立杆工程、通信、信号及电力设备安装工程。
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有:挖断既有地下线缆和地下设施,损坏铁路既有设施、物质材料侵限,火灾,触电、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中毒等预案的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路、电力、照明等现场资源的共享或分配;协调各组之间联系互通有无互相支援,遇有危险时传递警报并共同防护。
领导小组下设抢险救援组、工程抢险组、医疗卫生组、电力抢险组、物资供应组、次生灾害抢险组、交通运输组、财务管理组,各小组实行负责人制度。
各组按指挥部的部署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工作。
2、应急分组及职责:抢险救援组:组长:xxxxxx责任单位:各班组成员:各班组全体人员主要职责:(1)、召集所属人员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参加事故抢险;(2)、组织疏散人员,抢救伤员,立即对现场进行隔离,划分警戒区域,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防止危害区外的人员进入;(3)、为抢险车辆、物质、设备人员指引道路;(4)、完成指挥部安排的其它应急任务。
电力抢险组:组长:xxxxxx责任单位:单位各地用电主要职责:(1)、迅速组织、调集抢修队伍,尽快恢复被毁坏的送、发、配电设施和电力调度通讯系统等,保证场区用电。
并及时启动发电机应急;(2)、对储有燃气、可燃液体的部门,必须坚持先抢修后供电的程序;(3)、保证重要部位用电供应。
医疗卫生组组长:xxxxxx责任单位:计划合同部主要职责:(1)、组织医疗抢险队到现场组织开展;医疗抢险救护工作;(2)、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食品、卫生等;(3)、保障受灾区所需药品的供应,负责救灾食品、药品的使用安全咨询;物资供应组:组长:xxxxxx组员:崔振明侯中选主要职责:负责根据指挥部提出的物质计划,做好采购、调拨的物资管理工作。
生活保障组:组长:xxxxxx责任单位:后勤食堂成员:后勤全体人员主要职责:保证解决抢险人员的吃饭问题。
次生灾害抢险组:组长:xxxxxx责任单位:施工班组成员:各班组主要职责:(1)、负责协调组织现场人员、设备的抢险,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的抢排险工作(如:明火、漏气、漏电、爆炸、易坍塌山体、滑坡等);(2)、组织对爆炸、有毒、腐蚀性物品的抢险及安全监督与排险;(3)、负责防范生产事故发生、提出应急治理措施、负责水源等环境污染灾害、次生灾害的紧急处理;(4)、对事故区供电、机械设备、危化品储罐等重要设备的安全运行监管。
交通运输保障组组长:xxxxxx责任单位:工程部主要职责:负责事故区场,抢险工程机械及运输车的调度及保障,做到随叫随到,做到机械无故障,随时正常运行。
、财务管理组:组长:xxxxxx责任单位:财务部成员:财务部全体人员主要职责:筹集事故救灾经费,统一管理救灾经费,设立项目部抗洪专项资金,调动资金的使用。
六、预警预防1、信息监测与报告由本项目部及各作业队负责人、各班组长及专职安全员、工程部技术人员负责检查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及三违现象等情况,并做好信息收集、资料记录和预测评估工作,突发不安全因素后,知情部门和个人应及时制止并报告有关信息。
报告内容应包括:生产情况和特征、发生时间、地点和范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2、预警各有关部门技术人员及施工班组长根据安全生产检查、预测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不安全因素进行预警,工作按相关规定进行部署,并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领导小组对生产情况及不安全因素信息进行研究分析,达到预警级别的,及时向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工地作业班组通报;对可能达到重大、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预警级别的,应急领导小组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前提下,应及时报告上级有关不满,由上级应急指挥部提出预警措施和应对方案。
各作业队,项目部各部室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应急准备工作。
七、可能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的防控措施:1、铁塔基础基坑支护与降水预防监控措施:(1)编制针对工程特点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审批。
(2)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3)派专人对基坑及降水井等进行巡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和启动应急预案。
(4)对进场防护材料严把质量检测关。
2、开挖沟槽土石方工程预防监控措施:(1)土石方工程中的挖方和填方均应严格按标准规范进行放坡,防止土石方因边坡失稳而坍塌。
(2)做好现场临时排水沟,均做到无自然水流到操作四周。
(3)派专人对沟槽边坡进行巡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和启动应急预案。
(4)施工现场四周堆放其它建筑材料保持合理距离。
3、高处坠落的预防措施:(1).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现场施工中应安排专职安全员进行监督,要求作业人员按相关安全技术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上下传递物件应用吊强,禁止抛投。
杆上作业,杆下不得有人逗留,来车时停止杆上作业,遵守《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2).施工前,应向施工工长和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3).各种防护用具,必须在施工前仔细检查,不合格不得使用。
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可靠,否不准入场。
(4).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须身体健康,符合登高作业的条件。
酒后严禁上杆、塔。
4、电缆伤害的预防措施:(1).所有施工人员施工前必须进行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做好与电务、工务、车站的配合,签订施工配合协议。
施工前72小时应通知设备管理单位(工务、电务、铁通,电力)派人监护,监护人员不到位不得施工。
(3).各种沟槽的开挖施工前,必须进行施工调查,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并对各种电力、通信、信号电缆做好防护措施。
(4).如意外造成地下电缆损坏时不得隐瞒,及时报告领导小组和相应设备管理单位以及临近车站,在维修单位的领导指挥下,迅速投入抢修,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5、施工中车辆伤害、行车事故的预防措施(1).在线路上施工,必须在车站设驻站联络员,施工现场设工地防护员。
施工人员听到防护员发出的预报信号后,应做撤离准备。
当施工负责人发出停工命令时,应立即撤除妨碍行车的一切障碍物。
人员和设施必须撤离接近建筑限界以外。
(2).在车站内使用轻型车辆,必须经车站值班人员批准,使用负责人应了解车运行时刻,备齐防护信号,除必须在列车到达前撤出线路外,还应在小车前后各50米处显示信号,并随车移动。
(3).施工人员在站场、区间及附近施工或行走,应听从指挥,注意防护人员所发信号,及时避让列车。
不得在双线路桥的线路中间、铁路中心或轨面上行走,且宜避开路肩。
(4).施工人员不得在铁路建筑限界以内的地方坐、卧、休息。
不得钻车、扒车、跳车及从车底下传递工具。
(5).在桥梁上、隧道内施工时,必须在两端口设专人防护。
负责人应在施工前明确施工人员的避让处所。
(6).施工用的工具、器材在线路旁临时堆放时,不得侵入建筑限界,且要堆码整齐牢固。
(7).在营业线上施工,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必须联系登记要点,经车站值班员同意签字后并在设备管理单位人员配合及监督下方可施工。
6、既有设施设备的预防措施:(1)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安全责任划分和相关义务。
(2)制定施工方案和既有设施设备防护措施,方案和措施必须得到设备管理单位批准同意。
(3)制定施工计划,施工前应通知设备管理单位到场对既有设施设备进行监护。
尤其是信号设备要加强保护,必须要有电务人员在场监护才能施工。
(4)实行现场巡查和防护制度,加强现场巡查和监控。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组织作业队伍对既有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抢修,确保既有设施设备尽快投入使用。
八、应急处置1.信息报告当问题或一般事故(施工安全及其它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项目部领导报告,迅速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施工现场由项目经理或施工负责人组织应急小组对事故进行处理,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报警,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故类别、事态状况、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等。
事故中如有人员伤害时,还要向当地医护救援120报警。
发生人员被困情况,需要专业救援的,应及时向武警消防等部门报警。
2紧急处置紧急处置流程应急领导小组应遵循“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原则,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见图2。
(!)安质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以及救援情况。
(2)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队伍进入事故现场。
(3)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各专业救援队任务。
(4)各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对事故情况做出判断,提出处置实施办法和防范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后,参与事故调查及提出整改措施。
(5)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按照应急救援小组安排,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按各自的分工开展警戒和救援工作。
(6)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
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时,必须及时做出标志、摄影、拍照、详细纪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7)事故得到控制后,由项目部统一布置,组织相关专家,相关机构和人员开展(3)救援人员应各负其责,分工有序的处理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