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抢答题库及答案(精选67题)1、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不及格的,允许补考2次。
经补考仍不及格的,重新参加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
(×)(30号令)正确答案: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不及格的,允许补考1次。
经补考仍不及格的,重新参加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
2、离开特种作业岗位3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0号令)正确答案: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依据安监总局30号令第四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非法印制、伪造、倒卖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非法印制、伪造、倒卖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给予警告,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0号令)正确答案:生产经营单位非法印制、伪造、倒卖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非法印制、伪造、倒卖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可在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
(√)(30号令)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对新进从业人员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新上岗从业人员,进行厂、车间、岗位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对在岗的从业人员应当进行安全生产再教育和再培训。
非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6、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接受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
(X)7、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8、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替代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
(√)10、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接受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
(X)11、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12、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1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替代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
(√)14、将要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人在上岗前可以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X)15、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保证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6、行政机关制发的文件,凡是带有行政处罚内容的,都应向社会公开。
(对)17、监察局给某公务员行政记过处分属于行政处罚。
(错)18、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19、统一着装的执法人员执法时可以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错)20、在行政处罚听证会上,应当当场做出处罚决定。
(错)21、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两类危险化学品,不得混合贮存。
(√)22、气瓶使用到最后应该留有余气。
(√)23、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该设有避雷设施,并且每5年至少检测一次。
(×,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24、工人有权了解化学品的特性、危害性、预防措施、培训程序;当有充分理由判断安全与健康受到威胁时,可以脱离危险区,并不受不公正待遇。
(√)25、剧毒物品的库房应使用密闭防护措施。
(×,剧毒物品的库房必须有良好的通(排)风措施。
)26、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能力、年需要量最大储量不需要进行登记(×,《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规定办法》规定:必须进行登记。
)27、申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之前必须经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申请许可证单位的经营条件进行安全评价。
(√)28、对于易产生粉尘、蒸汽、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应使用密闭的防护措施。
(√)29、自燃物品是指自燃点高,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自行燃烧的物品。
(×)30、对于爆炸物品火灾,应使用沙土盖压灭火,不能使用水流。
(×)31、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一般作业人员不应参与现场的应急处理,应紧急撤离现场。
(√)32、我市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百日执法专项行动从2010年9月1日开始,至12月11日结束。
(X)33、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重点范围包括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建材、人员密集场所、水利设施、职业危害等行业和领域,以及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明确的有关重点行业和领域。
(√)34、煤矿、百煤矿山对无企业负责人带班或该带班而未带班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X)35、重大隐患治理由市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挂牌督办,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
(X)36、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企业,地方政府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
(X)37、安全生产“三违”指的是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操作规程。
(X)38、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效果“五到位”。
(X)39、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
(√)40、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
(对)41、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其适用范围没有地域限制的,申请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在全国范内有效。
(对)42、经国务院批准,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错)43、在不违反上位法的条件下,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对)44、《行政许可法》施行前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在《行政许可法》施行后继续有效。
(错)45、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技术保密、业务保密等理由拒绝检查。
(错)4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合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不得拒绝、阻挠。
违反这一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用暴力拒绝、阻挠检查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47、任何单位或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举报。
(对)48、《安全生产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
这里所指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但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错)49、生产经营单位为了逃避应当承担的事故赔偿责任,在劳动合同中与从业人员订立“生死合同”是非法的,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对)50、《安全生产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
这里所指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但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51、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有权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对重大的、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有权责令其停产停业。
(√)52、《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53、生产经营单位按规定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就由受委托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5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总局30号令)规定,煤气作业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
(√)55、国家对矿山生产、建筑施工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经营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正确)56、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施行前已设立的企业,可以不再重新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错误)57、制定《安全生产法》最重要的目的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
(错误)58、生产经营单位如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应予以认可。
(错误) 59、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正确)60、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在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后,不再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错误)61、企业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不了解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人不应负法律责任,应由发生事故的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负责人负法律责任。
(错误)62、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告之,不得隐瞒和欺骗。
(正确)63、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正确) 64、事故发生后一时无法判断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的,可待查清以后再进行报告。
(错误)65、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正确)66、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两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错误)67、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三不伤害”,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