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文的种类

散文的种类

散文的种类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偏重于抒情的散文应写出意境,偏重于写人叙事的散文应写出生活情趣。

这应该是我们创作和评价散文的标准和尺度。

抒情性散文是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文章。

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

抒情的目的是倾吐情感,引人共鸣。

这类文章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

写人、写景、叙事、观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因此,以情织文,是其特点。

由于抒情散文是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因而它往往需要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

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叙事性散文即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它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所以,阅读叙事性散文应从以下两个方进行:一. 理清线索。

叙事性散文的情节虽不完整,但很有条理。

阅读时,我们不妨首先把握住作文的行文思路,看看作者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怎样叙述的。

二. 巧借联想。

充分展开联想是散文叙事抒情的重要表现手法,为此,我们阅读叙事性散文最重要的抓住联想的结合点,形与神的结合点,更好地体味散文的感情,领悟散文的意境美。

广义上的叙事性散文,包括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

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叙事文的范畴。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

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

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

从这个意义上讲,议论性散文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理,即把握文章表达的事理或象征意义。

但是,议论性散文又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套用一句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神不散”。

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在我看来,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两点):一是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

二是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此外还有说明性散文和散文诗等。

说明性散文实用性很强,因此它的要求是朴实无华,不尚雕饰,用字准确,谴词精练。

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跨文体的文学体裁。

散文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它善于表达的是人的心灵,以及心灵里无限广阔的宇宙般不可知的神秘世界。

散文诗的高雅在于它的精神气质,它的气质是孤傲而高贵的,但它又不失善良纯净以及母亲般博爱的心怀。

罗修云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散文种类知多少(一)·记人叙事类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可以把散文分成不同类型。

在古代,散文概念内涵非常宽泛,所涵盖的文章类别也很繁杂。

刘勰《文心雕龙》所分散行体文章就有三十三类。

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删繁就简,将包划分为十三大类。

除此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法,但都因为分类标准杂而显琐碎。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没有将文学散文与非文学的散体文章区别开来。

新文化运动伊始,首当其冲的是古代“散文”--文言文。

从反封建文化专制的目的出发,首先就是将文言改为白话口语,还文化予大众;然后是将其只为圣贤立言的功用,扩展到强调个人的抒情言志,使其成为文学文体的一个种类,甚至提出了“美文”的概念。

伴随着古代散文观念的变革和现代散文观念的形成,散文的分类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借鉴各家说法,依据目前散文创作的实际情况,从方便于把握的目的出发,我们按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将散文分成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写意、议论随笔等四大类。

并分别予以定义和论述。

记人叙事类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记人叙事以抒情写意的散文。

这是散文中的一种基础文体。

初学者大多从此类文体起步,中小学生的写作训练、阅读训练也是从此类文体入手。

许许多多专业类作者或非专业类作者也大都能无拘无束地写这类散文。

在散文大家族中,此类散文作者最多,作品最多,所反映的范围也最为宽阔,可选用的题材最广泛,所包含的内容也最丰富。

记人散文记人散文以记述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

它可以记一个人,记一个人的一生,一段生命历程,一个侧面,一个细节,一个生活场景。

也可以记一组人物,一群人物。

记人散文像通讯、报告文学一样,记述的是真人真事,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

叙事散文叙事散文是以展示事件过程和情景为中心,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线索组织行文的散文。

其特点在于:一是有相对完整的事件和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

但它不是像小说可以虚构故事,只是展示一个真实事件的真实过程,它可以取舍、删简、组合,可以有意安排叙述信息的详略、疏密,可以在叙事的同时倾注作者的感情色彩,进行评说褒贬。

目前散文界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越来越讲究叙事的故事性、情节性,读起来像小说。

这只是为了追求一种叙事的艺术效果,并没有泯灭它与小说的基本界限。

二是叙事散文叙述的是真实事件,这一点与通讯、报告文学相同。

但散文写的事情可大可小,可取新鲜的,也可用陈旧的,而且比较常见的是一些琐碎的、平凡的事件。

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叙述来传递作者的主观情感。

它不像通讯、报告文学选材要求是新闻题材,讲究事件本身的时效价值与社会价值,并以此达到作用于社会、人生的目的。

它可以作杂记、散记、侧记等,可以记一件事,也可以记多件事。

二)·写景状物类写景状物类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

在这类散文中,景、物是主角,是一个独立的艺术整体,也是一个能独立承担作者情感的艺术载体。

它具有独立艺术审美价值,还具有独立的思想、情感等内涵价值。

写景状物类的散文与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的虚拟景物、为人造境、为事造境不同,它写的是真景真物,真社会,真自然。

作者其所以写它,是为了有所寄托。

其景其物所蕴涵的灵气、情意是作者赋予的。

所以,虽然这类散文的题材具有一定的新闻性,如异域风情、建设新貌等。

但它一般不从新闻的角度着眼,而是通过描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异域风情等来反映社会,反映时代,抒写作者的感物情怀。

无可否认,目前有些写景状物散文或者是主观上有意追求新闻效用,或者是实际上产生了新闻文体的作用,但只是这类散文中的一部分。

写景散文这类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传递作者情意,并吸引人、感染人的阅读目的。

如果说散文是美文,那最能充分散文美质的,恐怕要算这一类了。

这类散文是最具美景美意、诗情画意的,因而也是最受读者青睐的一类。

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大多是这类写景散文。

这类散文由于表现手段不同,也可以分成很多种。

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写实景物的。

这种以对自然的、人工的景观的精确描写见长,实景实写,不隐喻,不象征,一切意义都从描写对象本身的形态中显示出来,几乎看不见作者留下的主观痕迹。

在文中,花鸟虫鱼,山川风物,村野民俗等等,都是自然地、原形原貌地再现。

如同小说中写景一样,让作者的主观意图从景物、场面的描写中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

作者就像是一位摄像师,一路摄来,风景次递呈现,不加修饰,不加评说。

但写得细腻,写得真切。

作者的个性、气质,从用语遣词的习性与风格中显现出来,因而景物也显得生动而有灵气。

读起来就像是在随着作者行踪往前走,看到什么,感受如何,全是作者自己的事;也像是欣赏一幅有禅意的风景画,要反复品味,掩卷而思,才能有所得,有所感。

第二种是写感觉化景物的。

从主观感觉层面对环境物象进行描写,不再是对景物进行纯客观描写,而是用作者的特定心境、特别感觉去扫描景物,使景物出现一种主观化、感觉化了的变异。

第三种是写情意化景物的。

这是一种在比较深厚的情感层面上对环境物象进行描写的散文。

这是用比较传统的写景抒情法写作的,属于大众化的一类。

作者用有情的眼光去观照景物,让景物浸染上作者的主观感情,从而又通过所描述的景物来感染读者。

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景物不产生变异效果,景还是真景,物也是真物,只是变得含情含意,或有情有意。

在写法上,有的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先写景,再写情,写得情景交融。

有的是移情入境,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情感自始至终与所写景物相和相融。

也有的是边描摹景物,边站出来抒情,让抒情与描写相伴相随。

还有的是全篇写景,适时点化。

无论用何种方式,这类散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能让诗情画意强烈地、直接地作用于读者,达到情丰景美、怡神悦目的境界。

状物散文状物散文是以某一种物件作为表现主体,通过对物件的描摹刻画来为物件传神写貌,从而达到托物寄意的写作目的的。

这类散文的所写物件很宽泛,可以是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类的各种生物,小猫小鸟,红花绿草之类;也可以是人类世界的各种器物、用物,车船犁耙,铅笔篮球之类。

它可以是写一物,也可以是数物合写。

这类散文一般以描形摹态为主,但也可以叙述一些物件的“故事”,写得有情有态,借此言志述怀。

这类散文写作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以给物件写形写态为主,侧重于表现物件的本原状态,用工笔描画,以细腻逼真取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