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认知学习理论
(三)学习的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2.学习的结果:形成新的完形
3.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神经通路的联系,而是对情境进行组 织的过程;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 成功
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美国心理学 家,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之一。他的认知学习理论 促进了认知心理学及信息 加工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起 源之一。1937年当选为国 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 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5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 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起。换言之,相似的部分在知觉中会形成若干组。
简单的例子
复杂的例子
连续律: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知觉对象
的直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
闭合律:闭合是指一种完成某种图形(完形)的行动。
成员特性律:一个整体中的个别部分并不具有 固定的特性,个别部分的特性是从它与其他部 分的关系中显现出来的。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 结构联系起来;或者说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
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建立联系 。(能不能) 2.学习者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在新学的内容
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愿不愿)
3.学习者应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
承认分离性。事实上,栺式塔也可以是指一个分离的整
体。
经典实验之顿悟
接 竿
叠 箱
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和成人学习者 教师是反思者和研究者 教师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教师是合作者教师是专业工作者
解释
1. 学习是通过对学习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而实 现的,是通过有目的的主动的了解和顿悟而组织起来的一种
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
(二)学习的方式:发现式学习
所谓发现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书籍和 资料,独立地思考而获得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
布鲁纳认为,“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和
行为,确切地说,它包含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 切形式。”
四、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
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早期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
第一节 早期学习理论
一、 栺式塔学习理论
(一)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
科勒
考夫卡
NO.50
Wolfgang Kohler
科勒(1887-1967), 美籍德国心理学家,格 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之一。他主要研究了知 觉规律,提出知觉的格 式塔原则;还进行了猿 猴行为的研究,提出动 物学习的顿悟理论。 194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 院院士,1956年获美国 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 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 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布鲁纳(1915~ ),美 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 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 在词语学习、概念形成和思 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 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作出贡献。1962年获美国心 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 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 NO.28 Jerome S.Bruner 学会主席。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
完形。
2. 顿悟说重视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组织作用,认为这种组织表 现为知觉经验中旧的组织结构的豁然改组或新结构的顿悟。
(三)知觉律或学习律
在韦特墨看来,学习即知觉重组,因此,知觉 与学习几乎是同义词。他提出的一条最基本的知觉 律是蕴含律(又译包含律)。人们倾向于尽可能把被知 觉到的东西完形。如果个体的知觉场被打乱,他马 上会重新形成一个知觉场,以便对被知觉的东西仍
1.教学围绕着一个问题情境而不是某一个知识项目展开 2.教学中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其引导作用 3.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
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现式教学的优缺点
优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3.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探究方式 4.促进记忆
NO.45 Edward C.Tolman (1886-1959)
一、人物与实验
(一)托尔曼简介
早期坚持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但对其他学派的理论博采众长,其理论与华 生的行为主义、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吴伟士的动力心理学和完形心理学都有着复杂的 联系。在其长期动物学习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目的行为主义,后改为符号学习或符号 完形论,强调理论的认知性质,故他又被称为认知行为主义。
缺点: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第三节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一、有意义学习
(一)有意义学习的概念与实质 1.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符号所代表 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 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 2. 在学习过程中,奥苏贝尔强调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 作用,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即他称 之为“同化” 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重 新组织的认知结构,才是学习变化的实质。
(一)动作式表征/表演式
儿童主要是借助于动作去学习,它是以学会 作出某种反应和形成习惯的动作为基础的。
(二)映像式表征
儿童开始具有一种表象系统。它依靠视觉或 其他感觉组织和各种概括化映像的作用。
(三)符号式表征/象征式
儿童的认知带有符号的性质,即具有符号系 统的一些特征。超越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
最初,托尔曼把中介变量划分为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两大 类,后来,托尔曼将勒温的“生活空间”、“心理场”等 概念引入,把中介变量划分为三大种类:需求系统、行为 空间和信念-价值体系。
期 待
有机体对未来事件的假设或信念。
记忆性期待,指的是由于过去的经验而导致的对某一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的期待。 感知性期待,指由当前目标物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期待。 推理性期待,指由以往经验和目标物的当前刺激综合作用而 产生的对未来事件的期待。
互作用的刺激网络相关,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简单相
加乊和。
2. 似动现象在韦特墨乊前,人们一般都认为并没有什
么理论上的意义,对韦特墨来说,这种现象正是不 能把整体分解成部分的证据。这种现象的组成部分 是一些独立的灯在一开一关,但组成一个整体后, 给人造成这些灯在动的印象。
经典实验之整体与部分
解释
1. 栺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整体决定部分的性质,部分依 从于整体。 2.栺式塔心理学家把重点放在整体上,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
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托尔曼认为,指向一定目的是行为的首要特征。动物与人 类的学习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的,目的使行为获得意
义。
期望是托尔曼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指个体依据已有经验 建立的一种内部的准备状态,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关于目 标的认知观念。
2、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
实验二:潜伏学习实验
说明
潜伏学习:有些行为的变化是无法立即显现出来的,
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或场合才会表现出来。
结论:
1.操作水平的变化并不是学习的同义词。动物在未获
得强化前已出现学习倾向,只不过未表现出来。
2.外在的强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
会出现学习。
3.不是说所有的进步都要有奖励。
(二)符号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实验一:位置学习实验
说明
1.根据实验结果,托尔曼认为:白鼠之所以能够选择最接近于事 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一个完整 的“符号-完形”模式,即“认知地图”。 2. 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 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物的路线,是因为白鼠学会的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反应动作,
(三)符号学习理论的评价
1.贡献
把认知观点引入联结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派将学习看成
是盲目的、机械的观点
重视学习的中介变量,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 创造性地设计了各种严密的实验,其研究范式对现代认知 心理学的诞生起到了先行作用
2.局限
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忽视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差异
第二节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实质
1. 学习的是个体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
们一定意义的结构,而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2. 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 受知识,而是主动的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知识与已有的认 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构建其知识体系。
3. 十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
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三)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1. 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学习它们代表什么。
2. 概念学习:是指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和
关键特征。
3. 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观念的新意
义。包括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
二、接受教学法
(一)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接受发生的,而不是通过发现。 (二)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应该是经过仔细考虑过的、有组 织的、完整的形式,使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 (三)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过程:首先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 化新知识的相关观念(可利用性),然后找到新旧知识不 同点(可辨别性),于是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
知结构的过程。
发现式教学的基本步骤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
探究的欲望
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4.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于作结论的材料 5.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到应有的结论 6.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