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台模板支架施工方案

桥台模板支架施工方案

桥台模板、支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1地理位置泉州市东海片区滩涂区域纬五路(东海综合大道~经十八路段)等13条市政道路工程(第三标段),东滨大道位于东海组团的滩涂区域内,道路基本呈东西走向,西起现状东海综合大道,东至拟建的经十八路,路线长1.057km。

本次设计起点桩号为K1+478,坐标为X=.225,Y=.977,与现状东海综合大道相接;设计终点桩号为K2+420,坐标为X=.59,Y=.989,与拟建的经十八路相接;道路在起点处与东海综合大道相交路口,为现状平交灯控路口;道路在桩号K1+889.532处,与拟建的经十六路相交,相交路口为右进右出的平交路口;道路在桩号K2+059.617处,与拟建的东海大街相交,相交路口为平交灯控路口;道路在桩号K2+242.116处,与拟建的经十七路相交,相交路口为右进右出的平交路口;道路在终点处与拟建的经十八路路口相接,相接路口为平交灯控路口,该路口不在本次设计范围。

本次工程包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桥位位于R=1100m大半径平曲线内,桥按正交桥设计。

桥梁起点桩号DBK2+157.98,终点桩号DBK2+182.02,全长24.04m,全桥建筑面积1406.5平米。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20m标准跨径预制空心板梁,梁高95cm,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0m。

1.2桥梁工程主要技术标准(1)汽车荷载:公路-I级;(2)人群荷载:3.5kPa;(3)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15g);(4)环境类别:II类;(5)结构重要性系数:1.0;(6)设计基准期:100年;(7)设计洪水位:+5.49m;(8)通航要求:不通航。

1.3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7)《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8)《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通道技术规范》CJJ69-95(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二、模板及支架施工1、施工流程桥台模板施工流程:测量放线→垫层面弹线→隐蔽工程验收→侧模板拼装→围檩体系→复核、校正→支撑→复核校正。

2、模板安装技术要求1)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2)安装侧模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

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3、定型模板拼装方法及技术措施定型模板分别按照墩柱所有外露的阴阳角的角度应由有资质的专业加工厂按照项目部的加工图加工。

定型钢模板安装,必须由木工放样事先画出模板排列图,并按照规格编号,分别堆放和拼装。

4、模板拆除技术措施1)模板拆除24h以前,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拆模建议,取得同意以后方能进行模板拆除。

2)保证拆模时不损坏构件棱角为原则。

3)所有的悬挑的混凝土构件,必须待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4)模板拆除要遵循先支后拆,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以免损坏模板以及混凝土表面。

5)本工程使用的钢模板面积大,重量大,拆模时,必须每四人一个小组,一个负责监护,一人负责用手链葫芦拉住模板,防止坠落;另两人小心的卸下模板。

三、支架体系施工1、体系选择:根据标准要求,采用钢管搭设,钢管尺寸采用φ48×3.5MM,并选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普通脚手架。

2、碗扣式脚手架1)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特点:能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组成不同尺寸、形状的单双排脚手架、支撑架、悬挑架。

整架拼拆速度比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快3-5倍,拼拆快速省力,接头具有可靠的抗弯、抗剪、抗韧性能,各杆件轴心线交于一点,节点在框架平面内,结构稳固可靠,承载力大。

无零散易丢失扣件,最长构件3米多长,便于现场的堆放和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选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做为模板支架。

2)组架要求支架应优先选用适用性强的标准支架;现场的所有构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运入现场;组架前,应清除组架范围内的杂物,并根据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并做好排水工作。

底层立杆采用3米长和1.8米长两种不同长度的立杆相互交错组架,要避免相邻立杆接头处于同一平面内。

底层框架必须在内外立杆底部设置扫地横杆,避免立杆悬空。

3)支架搭设方法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及施工要求,支架搭设采用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

因桥梁荷载较大,结合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承载力,需经验算决定支架立杆间距和横杆步距,并按安全检验标准设置剪刀撑。

4)立杆间距1.5米,立杆基础垫通长板(20CM×5CM×4CM长的松木板),使用钢底座(1CM×15CM×8MM的钢板)。

底座中间设置钢管芯子,高度大于15CM。

离地高度20CM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

连续设置在立杆内侧,立杆接长采用对接,且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错开50CM以上,相邻接头不应在同跨内。

接头距大横杆与立杆的交接处不应大于50CM。

顶层立杆可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两个扣件。

立杆垂直偏差,架高30 M以下时,要求不大于架高的1/200。

5)大横杆大横杆间距控制在1.5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立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不应小于10CM,但不应大于20CM。

杆件接长需对接,接点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50CM。

6)小横杆小横杆搭在大横杆上面,伸出大横杆长度不小于10CM,小横杆间距:立杆与大横杆交接处必须设小横杆,脚手板处75CM,且伸入墙内不小于18CM。

7)剪刀撑外脚手架的两端转角处,以及中间每隔6-7根(9-15M)立杆应设一组剪刀撑。

剪刀撑从基础开始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宽度不少于6米,最少跨4跨,最多跨6跨,与地面的夹角为:跨6跨时45°、跨5跨时50°、跨4跨时60°。

剪刀撑杆件接长需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使用三个扣件均匀分布,端头距扣件不小于10CM。

四、施工组织及安全控制计算(一)施工组织桥台施工由桥梁施工二队负责,配备1个施工班组,共32人,其中模板工8人,普工16人,机工3人;质检员1人,现场安全员2人,其他管理人员2人。

500强制式搅拌机1台,插入式振动器3台。

(二)安全控制计算本工程因桥梁形式各不相同,本次计算以最大跨径及最大负载桥梁进行计算,其余受力较小桥梁均以此桥计算要求严格施工。

1、满堂式支架1)说明:○1简图以厘米为单位,本图示支架正面图、侧面图,间距相同。

○2参考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

○3设计指标参照«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选取。

○4简图见附后4-2-12)荷载计算○1模板重量:采用定制组合型刚板,以面积乘系数得G1=4.8T;○2支架重量:G2=(21×4×1.2×3.84+(12×4+2×21)×3.84+21×4×2×1.35)×21/1.2×1.2=20.15T;○3混凝土重量:G3=[1×1.4+0.6×0.466+(0.35+0.7)×0.35/2]×12.194+(0.25×0.934)×2.5×2.5=59.57T;○4施工人员、材料、行走、机具荷载:G4=0.001×12.194×1.6×102=1.95T;○5振动荷载:G5=0.001×12.194×1.6×102=1.95T;3)抗压强度及稳定性计算支架底部单根立柱压力N1=(G1+G2+G3+G4+G5)/n;n=20×4=80;N1=1.23tf;安全系数取1.2;立柱管采用ø48×3.5钢管:A=489mm2、i=15.8 mm;立柱按两端铰接考虑取=1。

立柱抗压强度复核:=1.2×N1×104/A=25.83 MPa <[]=210MPa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稳定性复核:= L/i=76;查GBJ17-88得=0.807=1.2×N1×104/(A)=32.01 MPa <[]=210MPa;稳定性满足要求.4)扣件抗滑移计算支架顶部单根钢管压力N2=(G1+G3+G4+G5)/n=1tf;扣件的容许抗滑移力Rc=0.813tf.使用两个扣件2×Rc=1.63 tf>1tf.扣件抗滑移满足设计要求.5)在支架搭设时应在纵横向每隔4-5排设45度剪力撑。

2、悬空支架1)说明:○1简图以厘米为单位。

○2参考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

○3设计指标参照«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选取。

○4简图附后4-2-22)荷载计算○1模板重量:G1=4.8T;○2架重量:G2=2×0.275×5=2.75T;○3混凝土重量:G3=[1×1.4+0.6×0.466+(0.35+0.7)×0.35/2]×12.194+(0.25×0.934)×2.5×2.5=59.57T;○4施工人员、材料、行走、机具荷载:G4=0.001×12.194×1.6×102=1.95T;○5振动荷载:G5=0.001×12.194×1.6×102=1.95T ;q=(G1+G2+G3+G4+G5)/(2×12.194)=2.912tf/m; Ma=-2.6472×q/2=-10.202tf.m; Mc=-6.0972×q/2+20.74×3.4=12.46tf.m Mc 控制设计;321钢桁片的截面特性:A=25.48×2 cm2;W=3570 cm3; 3)321钢桁梁强度复核=1.2×Mc×107/(3570×103)=41.9 MPa <[]=210MPa;抗弯能力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