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站日常操作规程
1.每1——2小时插钎1次,对应两孔,保证灰层不得低于200mm,火层不超过400mm。
严禁同时打开3个探火孔。
2.每天炉体水套,水冷箱体,汽包各排污一次,排水量50——100公斤。
3.盘阀水封,落灰斗,缓冲罐水封要经常清理积灰和焦油。
4.加煤要根据炉子负荷,出口温度及空层,做到少加勤加,保证煤气质量稳定。
5.出灰必须根据测钎结果,灰层厚薄来定,尽量做到少出勤出。
6.汽包加水也应作出少加勤加,保证蒸汽压力稳定,水位1/2——1/3即可,水位计要经常冲洗。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停电事故处理办法
1.迅速开大炉底饱和蒸汽,保持煤气出口压力为正压;
2.关闭盘阀,切断下段煤气;
3.关闭电捕焦煤气进出口阀门,同时根据出口压力拉起放散阀;
4.开启自然通风阀;
5.关闭饱和蒸汽,汽封,绝缘子箱蒸汽;
6.封缓冲罐水封;
7.停电热备期间,严禁加煤,出灰及探火。
必须保证汽包水位及压力。
双段式煤气发生炉生产转热备操作规程
1.接到热备通知后,逐步降低出口压力300——500Pa;
2.关闭盘阀;
3.关闭电捕焦电源;
4.关闭电捕焦煤气出口阀门,同时根据煤气出口压力,拉起放散;
5.停鼓风机,封缓冲罐水封;
6.5——10分钟后,开自然通风阀;
7.关闭饱和蒸汽,汽封及绝缘子箱蒸汽。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热备转生产操作规程
1.开炉底饱和蒸汽,吹扫炉底2——3分钟;
2.关闭自然通风阀;
3.开鼓风机(变频从零位启动,逐步增加核子数,将出口压力调整至300——500Pa);
4.启动出灰,松动料层,调整饱和温度,根据出口温度,可适当加煤;
5.插钎探火,将炉况调整正常,直到煤气质量合格;
6.开绝缘子箱蒸汽,同时根据出口压力,关闭放散;
7.待窑炉点火后,启动电捕焦。
双段式煤气发生炉技术参数
1.炉底压力:<5Kpa;
2.下段出口压力:<2Kpa;
3.上段出口压力:<1.5 Kpa;
4.下段出口温度:200——400℃;
5.上段出口温度:80——120℃;
6.绝缘子箱温度:80——120℃:;
7.饱和温度:45——65℃;
8.汽包压力:<0.1MPa;
9.加煤液压压力:<5 MPa;
10.出灰液压压力:<10 MPa;
11.灰层:>200mm;
12.火层:200——400mm;
13.空层:500——2000mm.
炉况处理
表现方式有以下种:
1.热运行
⑴测钎观察,火层温度较高,亮红色,并且火层拉长;
⑵炉内有结渣现象;
⑶煤气出口温度偏高;
⑷汽包蒸汽压力偏高。
以上几种情况,可以通过增加饱和温度来调整。
2.冷运行
与热运行相反,处理办法可适当降低饱和,加大鼓风。
3.偏运行
即炉子半边冷、半边热,一边灰厚、一边灰薄,一边火层较长、一边较短。
遇到此种情况,要加强测钎、打钎,有结渣的地方要进行破渣处理,同时加大饱和,多出灰,将热的一边先处理下来,随后再慢慢调整。
电捕焦操作注意事项
1.启动
启动电捕焦前,确保绝缘子箱温度不低于80℃,并且用合格煤气吹扫置换10分钟以上,检查电捕焦上方是否有人。
正常生产中,电捕焦上部禁止人员爬上,以防高压触电。
2.启动步骤
(1)检查调节旋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2)转动电源开关,给电捕焦送电;
(3)按下启动按钮,启动电捕焦;
(4)缓慢调整调节旋钮,将电压电流调整到正常水平,即完成启动。
3.正常停机步骤
(1)缓慢将调节旋钮调小,直至关闭;
(2)按下停止按钮;
(3)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
(4)如遇检修时或者长时间热备或者停炉,则必须将控制柜内电源关闭。
4.电捕焦正常运行各参数
一次电压:150——250V
一次电流:<20A
二次电压:40——50KV
二次电流:<100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