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孝老敬亲征文800字

孝老敬亲征文800字

孝老敬亲征文800字
尊老敬老爱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孝老敬亲征文8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孝老敬亲征文800字
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孝,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孝道贯穿其中,何为“孝
道”?“善事父母为孝”,“子爱利亲谓之孝”,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中国的孝道倡导的就是晚辈对长辈的孝顺,像“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一样。

中国古代就有二十四孝,其中一篇“孝感动天”令我记忆十分深刻,这篇故事讲的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舜的故事。

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父亲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孝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无意间搜索,我看到了一起赡养纠纷的案例。

两位原告已是迟暮之年,走路都已经颤颤巍巍。

原告于1953年结婚后生育了两男两女,即本案的四位被告,这四个人都是由两位老人抚养成人,现都已成家立业,修建了楼房,衣食无忧,经济都很宽裕。

可他们却在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的时侯让他们住在猪圈楼上,真是让人心寒不已。

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难道闹上法庭就是他们对孝最好的诠释吗?不妨思考这个家庭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子女与父母是要有多大的矛盾才能让他们如此安置年迈的父母而忘了父母曾经的生养之恩。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这几条:(1)父母的忽略 (2)父母财产分配不均 (3)与父母之间的隔阂。

虽然那案件最后已然完美解决,我却并不认为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当赡养父母的问题闹上法庭,当儿女与父母站在对立面时,我深刻的怀疑亲情是否还在,即使赡养问题最终得到解决那又怎样,父母的心已然凄凉。

何为“孝道”?--所谓孝道,百善孝为先,孝之以其道,只有心怀孝道之人,最终才能收获善果。

俗语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而父母给我们的,又何止是滴水呢?父母恩情深似海,他们给我们的是整个大海,我们应该懂得回报,懂得孝道。

今天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但是民族的未来,更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也要以孝为本,自觉接受我国的传统美德教育,这样明天会更美好!
孝老敬亲征文800字
是谁给了你生命,是谁把你抚养成人,是谁教你学步,谁教你说话,是谁教你做人,是父母,人生中有失败和成功,你失败了,有人鼓励你站起来,你成功了,有人表扬你,父母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人,父母是我们的恩人。

我们一定要孝顺父母,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妈妈就已经起床了,洗衣做饭,
收拾家务。

作为学生的我,应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父母洗一次脚,捶一次背,
梳一次头,买一次菜,做一顿饭……也许这对我们来说只是小事情,不过不管我们做什么,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相信父母一定会眉开眼笑的,内心感到欣慰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尊老、敬老的主题也在进一步升华,让我们伸出双手,送出真心,让敬老爱老成为
一种风尚。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感恩的星星之火永不熄灭。

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每
个人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家庭对社会作贡献。

我最后想要说的是:“我们每个人
一定要孝顺父母,感谢父母。


孝老敬亲征文800字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孝亲敬老更是精髓所在,更应该继续发扬下去,
这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低的道德底线。

在《孝经》中,“孝”被开宗明义地肯定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并被儒
家视为“仁之内核”。

“孝顺”在我眼中就是以顺为孝,对自己的父母要以流露出最真实的真情实感,体会
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遵从父母的合理意见。

遇事与父母商量,不妄下定论。

与父母聊
聊自己最近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要关心父母的身体。

以前,在我小的时候有人对我讲了
一个故事。

他的父亲出车祸逝世的早,到最后只有他的母亲孤苦伶仃的一个人把他抚养长大。

那时,在他小的时候非常懂事,明白同龄人所不能明白的道理。

但当他踏入社会后,
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也娶到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建立了美满的家庭。

其工作也兢兢
业业被经理所重视,其前程可谓是一片光明。

可就是这样他却慢慢遗忘那含辛茹苦把他抚
养成人的母亲,甚至到最后他竟厌烦自己的母亲。

埋怨自己的母亲,每天来找他,每天来
给他送饭,每天向他嘘寒问暖。

可是,他曾否想过这些都应该是他做的事啊。

就这样年复
一年,终于有一天他的妻子告诉他,他的母亲不行了。

他的手机瞬间从手指划落到了地上。

他明白为何母亲最近接二连三的给他打电话了,当他赶到医院的时候就只剩下了一具冷冰
冰的尸体,他的妻子告诉他,他的母亲由于患了眼疾,经常处于失明的状态,可就是这样
依然用手给他包了一些饺子做给他吃,可他把自己的母亲拒之门外。

终于有一天他的母亲,因岁月的牵绊而离世了。

想到这里,男子跪倒在病房的地上,大声痛哭起来。

他恨自己为
什么不能经常与母亲谈谈心,为什么不能抽出时间与母亲散散步出去走一走。

直至今日,
木已成舟。

任何事都无法弥补自己对母亲的亏欠。

孝老敬亲征文800字
读了《孝亲敬老》五十多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我被故事中的主人公深深地感动了,最令我敬佩的是孔繁森爷爷。

自古忠孝两难全,而孔繁森爷爷却做得非常好。

他一直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但在他心中也有着刻骨铭心的母子之情。

爷爷是个孝子,平时总要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与老母亲聊聊家常,与妻子争着照料母亲。

有一年的元宵节,他带着老母亲去看灯,但没有动用局里的小汽车,而是借了一辆板车推着老母亲去看灯展。

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穿着厚厚的棉衣坐在板车上,腿上还盖着棉被,孔繁森爷爷则在寒风中推着板车穿梭于人流之中。

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孔繁森爷爷对人民都充满无私的爱。

爷爷来到西藏,担任中共阿里地委书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每当夜深人静,爷爷总会想起远在千里之遥的亲人。

为了党的事业,他把对亲人的感情深埋在心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把藏族同胞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在西藏的高原上,大雪纷飞时,在那间破旧的小土房,当孔繁森爷爷看到孤寡老人衣衫褴褛,双脚的脚趾露在破鞋的外面时,立刻撩开自己的衣襟,把老人的双脚放在自己的胸前,用自己的体温给老人暖脚……一切是那么自然,仿佛面对的是自己的至亲父母。

老人的眼眶里热泪滚动……如果没有对人民无私的爱,怎会有这样的举动?
想想身边的父母晚辈们,有的为了工作竟然常年累月不去探望一下父母亲;有的好长时间都懒得打个电话问个好;有的只顾自己吃喝享乐而不去照看一下年迈的父母……记得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

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

这些父母晚辈连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更不要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了,跟孔繁森爷爷相比真实天壤之别。

我被爷爷深深地感动了。

虽然我是学生,可能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我决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助人开始,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能献出爱的人!
如果每个人都能献出一份微薄的爱心,也许看起来不起眼,但就像那小小的水滴,也能汇集成河,流入大海。

只要我们每人像孔繁森爷爷那样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一点关怀,便能聚少成多,聚沙成塔;只要每人都献出一份爱,最后必将汇成爱的海洋。

用我们的爱心、真心去帮助需要您帮助的人吧。

让世界充满爱,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