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选修1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ppt课件

人教版选修1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ppt课件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课程标准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内容解读 掌握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作用,理解商鞅变法的
特点。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1.早年立志 商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热衷于_法__家__学__说__,有强烈的 从政愿望。
2.初投魏国 不受_魏__惠__王__重用。
【角度2】► 如何认识商鞅变法的特点? 提示 (1)核心内容:鼓励“农战”,实行“法治”。 (2)实质: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3)地位: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 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4)影响: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 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3.弃魏投秦 _秦__孝__公__求贤若渴,商鞅提出了_治__国__平__天__下__的主张,得到 重用。
名师点拨:商鞅变法先后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始于公 元前356年,第二次始于公元前350年。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
_土__地__私__有__,允许_土__地__买__卖__。 2.重农抑商,奖励_耕__织__。 3.统一_度__量__衡__。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1.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争取_兼__并__战__争__的主动,取得优势。 2.措施
(1)奖励军功,实行_二__十__等__爵__制。 (2)废除“_世__卿__世__禄__制__”,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3)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_连__坐__法__。 (4)普遍推行_县__制__。由_国__君__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 中央集权。 (5)“燔诗书而明法令”。根据李悝的《_法__经__》,制订了秦 律。 (6)在_社__会__风__尚__习__俗__等领域进行改革,推行_一__夫___一__妻__小__家_ _庭__政策。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角度1】► 如何认识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政策? 提示 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 保护国家的兵源和赋税的征收。
【角度2】► 商鞅变法哪些措施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提示 ①军功爵制;②废井田;③奖励耕战;④强化县 制,建立中央集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 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 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 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名师点拨:商鞅变法的内容涉及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 各个层面,法令具体而且切实有效,其措施符合时代的需 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拓展1 观察下图:
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徙木立信? 答案 (1)他的变法法令彻底改变了原有制度,容易让人 产生怀疑。 (2)战国时期的混乱让人们对政府缺乏足够的信任。
拓展2 阅读下列材料: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 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 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 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上述措施对此有何作用? 答案 (1)实行什伍连坐法;奖励军功;重农抑商。 (2)趋势: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从分裂走向统一。 作用: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了社会进步。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商鞅变法的举措主要有哪些? 答案提示 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废井田、开阡陌;重 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措施 有: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严格户籍管理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制订秦 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特别提醒
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发展紧紧 连在一起。
“重农主义”是农业社会的主要指导思想。商鞅“以农 求富”的经济改革,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 础。
商鞅“奖励军功、加强集权”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学思之窗
想想看,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 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 答案提示 战争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征,“战胜强立”是 战国历史的主线。尧、舜、禹的帝王之道即儒家的治国理 论,要求当政者以礼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思想不符 合当时的形势要求。因此,孝公对王道不感兴趣。而称霸 之道即法家思想。要求当政者“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 劝战死之赏罚”。这种思想适应了战国时兼并战争的需要, 有利于孝公的称霸大业,所以,孝公不仅对称霸之道感兴 趣,而且法家思想还成为秦国变法的指导思想。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 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 答案 (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 和任职资格)。立军功;努力耕织。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 严刑峻法。
商鞅变法的特点
【角度1】如► 何认识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宗旨、性质及范围? 提示 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理论;宗旨是富国强 兵;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 文化和习俗等各个方面。
2. 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 问题。
请回答: (1)从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你从图二、三中可以获得商鞅变法的什么信息? (3)图二中的牛耕情景,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 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冶炼技术进步)和牛耕出现 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进行经济改革。 (3)正确。因为当时通过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 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或由于当时生产 力的提高,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