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讲解【例1】如图10,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5,BC =10,BC 边上的高AM =4,E 为BC 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 、C 重合).过E 作直线AB 的垂线,垂足为F . FE 与D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 ,连结DE ,DF 。
(1) 求证:ΔBEF ∽ΔCEG .(2) 当点E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BEF 和△CEG 的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3)设BE =x ,△DEF 的面积为y ,请你求出y 和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x 为何值时,y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例2】如图 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与坐标轴交于点A B C 且OA =1 OB =OC =3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写出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3)点M N 在y =ax 2+bx +c 的图像上(点N 在点M 的右边) 且MN∥x 轴 求以MN 为直径且与x 轴相切的圆的半径.【例3】已知两个关于x 的二次函数1y 与当x k =时,217y =;且二次函数2y 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直222112()2(0)612y y a x k k y y x x =-+>+=++,,线1x =-. (1)求k 的值;(2)求函数12y y ,的表达式;(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问函数1y 的图象与2y 的图象是否有交点?请说明理由.图10MB DC E FGx A【例4】如图,抛物线24y x x =+与x 轴分别相交于点B 、O,它的顶点为A,连接AB,把AB 所的直线沿y 轴向上平移,使它经过原点O,得到直线l,设P 是直线l 上一动点.(1)求点A 的坐标;(2)以点A 、B 、O 、P 为顶点的四边形中,有菱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请分别直接写出这些特殊四边形的顶点P 的坐标;(3)设以点A 、B 、O 、P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S,点P 的横坐标为x,当462682S +≤≤+时,求x 的取值范围.【例4】随着绿城南宁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花木的需求量逐年提高。
某园林专业户计划投资种植花卉及树木,根据市场调查与预测,种植树木的利润1y 与投资量x 成正比例关系,如图①所示;种植花卉的利润2y 与投资量x 成二次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注:利润与投资量的单位:万元)(1)分别求出利润1y 与2y 关于投资量x 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这位专业户以8万元资金投入种植花卉和树木,他至少获得多少利润?他能获取的最大利润是多少?【例5】如图,已知 (4,0)A -,(0,4)B ,现以A 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9:4,将OB 向右侧放大,B 点的对应点为C .(1)求C 点坐标及直线BC 的解析式;(2)一抛物线经过B 、C 两点,且顶点落在x 轴正半轴上,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3)现将直线BC 绕B 点旋转与抛物线相交与另一点P ,请找出抛物线上所有满足到直线AB 距离为32的点P .【例6】如图,抛物线21:23L y x x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M 点.抛物线1L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2L ,2L 交x 轴于C 、D 两点. (1)求抛物线2L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抛物线1L 或2L 在x 轴上方的部分是否存在点N ,使以A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 是抛物线1L 上的一个动点(P 不与点A 、B 重合),那么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 是否在抛物线2L 上,请说明理由.解析过程及每步分值21133222CPQ S CP CQ x x x=⨯⨯==△3tan 3BC CDB CD ∴∠==727【例7】如图,在矩形ABCD 中,9AB =,33AD =,点P 是边BC 上的动点(点P 不与点B ,点C 重合),过点P 作直线PQ BD ∥,交CD 边于Q 点,再把PQC △沿着动直线PQ 对折,点C 的对应点是R 点,设CP 的长度为x ,PQR △与矩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1)求CQP ∠的度数; (2)当x 取何值时,点R 落在矩形ABCD 的AB 边上?(3)①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当x 取何值时,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矩形面积的?解析过程及每步分值解:(1)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AD BC ∴==,.又9AB =,33AD =,90C ∠=,9CD ∴=,33BC =. ,30CDB ∴∠=.PQ BD ∥,30CQP CDB ∴∠=∠=.(2)如图1,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RPQ CPQ △≌△,RPQ CPQ ∴∠=∠,RP CP =. 由(1)知30CQP ∠=,60RPQ CPQ ∴∠=∠=,60RPB ∴∠=,2RP BP ∴=.CP x =,PR x ∴=,33PB x =-.在RPB △中,根据题意得:2(33)x x -=,解这个方程得:23x =. (3)①当点R 在矩形ABCD 的内部或AB 边上时, 023x <≤,,DQC BPR ABADC(备用图1)B ADC(备用图2)D QC B P RA (图1)727211822ERF S ER FR x x ∴=⨯=-+△22y x =RPQ CPQ △≌△,∴当0x <≤当R在矩形ABCD 的外部时(如图2),x << 在Rt PFB△中,60RPB ∠=,2)PF BP x ∴==,又RP CP =,3RF RP PF x ∴=-=-在Rt ERF △中,30EFR PFB ∠=∠=,6ER ∴=-.,y S -,∴当x <<218y x =+-.综上所述,y 与x22(018x xy x x <+<<.②矩形面积9=⨯,当0x<≤函数yy 27727⨯>x <<y 的值不可能是矩形面积的27; x << +=,解这个方程,得x =,因为所以x = 所以x =综上所述,当x=PQR △与矩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矩形面积的.第四章 兴趣练习4.1 代数部分1. 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 其中点A 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线段OA 、OC 的长(OA <OC )是方程2540x x -+=的两个根,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1x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 (2)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点D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D 作DE ∥BC 交AC于点E ,连结CD ,设BD 的长为m ,△C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并求此时D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 已知,如图1,过点()01E -,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抛物线214y x =上的两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1和4,直线AB 交y 轴于点F ,过点A B 、分别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 、D ,连接CF DF 、.(1)求点A B F 、、的坐标; (2)求证:CF DF ⊥;(3)点P 是抛物线214y x =对称轴右侧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PQ PO ⊥交x 轴于点Q ,是否存在点P 使得OPQ △与CDF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备用图3. 已知矩形纸片OABC 的长为4,宽为3,以长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O 为坐标原点建 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P 是OA 边上的动点(与点O A 、不重合),现将POC △沿PC 翻折 得到PEC △,再在AB 边上选取适当的点D ,将PAD △沿PD 翻折,得到PFD △,使得 直线PE PF 、重合.(1)若点E 落在BC 边上,如图①,求点P C D 、、的坐标,并求过此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若点E 落在矩形纸片OABC 的内部,如图②,设OP x AD y ==,,当x 为何值时,y 取得最大值?(3)在(1)的情况下,过点P C D 、、三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PDQ △是以PD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图①图②5. 如图①, 已知抛物线32++=bx ax y (a ≠0)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3,0),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M ,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CM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②,若点E 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BE 、CE ,求四边形BOCE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 点的坐标.图①图②二、动态几何6. 如图,在梯形ABCD 中,906DC AB A AD ∠==∥,°,厘米,4DC =厘米,BC 的坡度34i =∶,动点P 从A 出发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AB 方向向点B 运动,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3厘米/秒的速度沿B C D →→方向向点D 运动,两个动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设动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边BC 的长;(2)当t 为何值时,PC 与BQ 相互平分;(3)连结PQ ,设PBQ △的面积为y ,探求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求t 为何值时,y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7. 已知:直线112y x =+与y 轴交于A ,与x 轴交于D ,抛物线212y x bx c =++与直线交于A 、E 两点,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且B 点坐标为 (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 在x 轴上移动,当△P A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M ,使||AM MC -的值最大,求出点M 的坐标.B8. 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对称轴为1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中()30A -,、()02C -,.(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已知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 ,使得PBC △的周长最小.请求出点P 的坐标. (3)若点D 是线段O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 、点C 重合).过点D 作DE PC ∥交x 轴于点E .连接PD 、PE .设CD 的长为m ,P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试说明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 如图1,已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 和x 轴上另一点E ,顶点M 的坐标为(24),;矩形ABCD 的顶点A 与点O 重合,AD AB 、分别在x 轴、y 轴上,且2AD =,3AB =.(1)求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将矩形AB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图1所示的位置沿x 轴的正方向匀速平行移动,同时一动点P 也以相同的速度.....从点A 出发向B 匀速移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 秒(03t ≤≤),直线AB 与该抛物线的交点为N (如图2所示).①当52t =时,判断点P 是否在直线ME 上,并说明理由; ②设以P N C D 、、、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为S ,试问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2图110. 已知抛物线:x x y 22121+-=. (1)求抛物线1y 的顶点坐标.(2)将抛物线1y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2y ,求抛物线2y 的解析式.(3)如下图,抛物线2y 的顶点为P ,x 轴上有一动点M ,在1y 、2y 这两条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 ,使O (原点)、P 、M 、N 四点构成以OP 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N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提示:抛物线c bx ax y ++=2(0a ≠)的对称轴是,abx 2-=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a ⎛⎫-- ⎪⎝⎭,】11. 如图,已知抛物线C 1:()522-+=x a y 的顶点为P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点A在点B 的左边),点B 的横坐标是1.(1)求P 点坐标及a 的值;(4分)(2)如图(1),抛物线C 2与抛物线C 1关于x 轴对称,将抛物线C 2向右平移,平移后的抛物线记为C 3,C 3的顶点为M ,当点P 、M 关于点B 成中心对称时,求C 3的解析式;(4分)(3)如图(2),点Q 是x 轴正半轴上一点,将抛物线C 1绕点Q 旋转180°后得到抛物线C 4.抛物线C 4的顶点为N ,与x 轴相交于E 、F 两点(点E 在点F 的左边),当以点P 、N 、F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Q 的坐标.(5分)图1图21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的三个顶点(40)B ,、(80)C ,、(88)D ,.抛物线2y ax bx =+过A C 、两点.(1)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向终点B 运动,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D 向终点D 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 秒.过点P 作PE AB ⊥交AC 于点E .①过点E 作EF AD ⊥于点F ,交抛物线于点G .当t 为何值时,线段EG 最长? ②连接EQ .在点P Q 、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刻使得CEQ △是等腰三角形? 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 值.13. 如图1,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都经过点M(-2,1),且P(1,-2)为双曲线上的一点,Q为坐标平面上一动点,P A垂直于x轴,QB垂直于y轴,垂足分别是A、B.(1)写出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当点Q在直线MO上运动时,直线MO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OBQ与△OAP 面积相等?如果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当点Q在第一象限中的双曲线上运动时,作以OP、OQ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OPCQ,求平行四边形OPCQ周长的最小值.图214. 如图,矩形ABCD 中,AB = 6cm ,AD = 3cm ,点E 在边DC 上,且DE = 4cm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着A →B →C →E 的路线以2cm/s 的速度移动,动点Q 从点A 开始沿着AE 以1cm/s 的速度移动,当点Q 移动到点E 时,点P 停止移动.若点P 、Q 从点A 同时出发,设点Q 移动时间为t (s ),P 、Q 两点运动路线与线段PQ 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 (cm 2),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15.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2)(m k m x y -++=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1(0)A x ,、2(0)B x ,,与y 轴的交点为C .设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点P .(1)求P ⊙与y 轴的另一个交点D 的坐标;(2)如果AB 恰好为P ⊙的直径,且ABC △的面积等于5,求m 和k 的值.D E B P AC Q16. 如图,点A B 、坐标分别为(4,0)、(0,8),点C 是线段OB 上一动点,点E 在x 轴正半轴上,四边形OEDC 是矩形,且2OE OC =.设(0)OE t t =>,矩形OEDC 与AOB △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矩形OEDC 的顶点D 在直线AB 上时,求t 的值; (2)当4t =时,求S 的值;(3)直接写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4)若12S =,则t = .17. 直线364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动点P Q 、同时从O 点出发,同时到达A 点,运动停止.点Q 沿线段O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 沿路线O →B →A 运动.(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2)设点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OPQ △的面积为S ,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485S =时,求出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 的坐标.18. 如图1,过△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 的“水平宽”(a ),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 内部的线段的长度叫△ABC 的“铅垂高”(h ).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ah S ABC 21=∆,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解答下列问题:如图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 (1,4),交x 轴于点A (3,0),交y 轴于点B .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 (2) 求△CAB 的铅垂高CD 及CAB S △;(3) 设点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一点P ,使S △PAB =89S △CAB ,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 BC 铅垂高 水平宽ha图1图2 x CO y AB D 1 11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10)(0-,、,,点B 在x 轴上.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 、B 、C 三点,且它的对称轴为直线1x =,点P 为直线BC 下方的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与B 、C 不重合),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BC 于点F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F 的长. (3)求PBC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P 的坐标.20. 如图所示,菱形ABCD 的边长为6厘米,60B ∠=°.从初始时刻开始,点P 、Q 同时从A 点出发,点P 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 C B →→的方向运动,点Q 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A B C D →→→的方向运动,当点Q 运动到D 点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 、Q 运动的时间为x 秒时,APQ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平方厘米(这里规定:点和线段是面积为O 的三角形),解答下列问题: (1)点P 、Q 从出发到相遇所用时间是 秒;(2)点P 、Q 从开始运动到停止的过程中,当APQ △是等边三角形时x 的值是 秒; (3)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1. 定义一种变换:平移抛物线1F 得到抛物线2F ,使2F 经过1F 的顶点A .设2F 的对称轴分别交12F F ,于点D B ,,点C 是点A 关于直线BD 的对称点.(1)如图1,若1F :2y x =,经过变换后,得到2F :2y x bx =+,点C 的坐标为(20),,则①b 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 ②四边形ABCD 为( )A .平行四边形B .矩形C .菱形D .正方形(2)如图2,若1F :2y ax c =+,经过变换后,点B 的坐标为(21)c -,,求ABD △的面积;(3)如图3,若1F :2127333y x x =-+,经过变换后,AC =P 是直线AC 上的动点,求点P 到点D 的距离和到直线AD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图1) (图2)(图3)22. 如图,已知直线112y x =-+交坐标轴于B A ,两点,以线段AB 为边向上作正方形ABCD ,过点C D ,A ,的抛物线与直线另一个交点为E . (1)请直接写出点D C ,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正方形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B 下滑,直至顶点D 落在x 轴上时停止.设正方形落在x 轴下方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滑行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4)在(3)的条件下,抛物线与正方形一起平移,同时停止,求抛物线上E C , 两点间的抛物线弧所扫过的面积.112x +23. 如图,点A B 、坐标分别为(4,0)、(0,8),点C 是线段OB 上一动点,点E 在x 轴正半轴上,四边形OEDC 是矩形,且2OE OC =.设(0)OE t t =>,矩形OEDC 与AOB △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矩形OEDC 的顶点D 在直线AB 上时,求t 的值; (2)当4t =时,求S 的值;(3)直接写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4)若12S =,则t = .24. 如图所示,某校计划将一块形状为锐角三角形ABC 的空地进行生态环境改造.已知ABC △的边BC 长120米,高AD 长80米.学校计划将它分割成AHG △、BHE △、GFC △和矩形EFGH 四部分(如图).其中矩形EFGH 的一边EF 在边BC 上,其余两个顶点H 、G 分别在边AB 、AC 上.现计划在AHG △上种草,每平米投资6元;在BHE △、FCG △上都种花,每平方米投资10元;在矩形EFGH 上兴建爱心鱼池,每平方米投资4元.(1)当FG 长为多少米时,种草的面积与种花的面积相等?(2)当矩形EFGH 的边FG 为多少米时,ABC △空地改造总投资最小?最小值为多少?A GH K B E D F C25. 已知:12t t ,是方程22240t t +-=的两个实数根,且12t t <,抛物线223y 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12(0)(0)A t B t ,,,. (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P x y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三象限,四边形OPAQ 是以OA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求OPAQ 的面积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OPAQ 的面积为24时,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OPAQ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三、说理题26. 如图,抛物线经过(40)(10)(02)A B C -,,,,,三点.(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 作PM x ⊥轴,垂足为M ,是否存在P 点,使得以A ,P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D ,使得DCA △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 的坐标.2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半径为1的圆的圆心O 在坐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C D 、、、四点.抛物线2y ax bx c =++与y 轴交于点D ,与直线y x =交于点M N 、,且MA NC 、分别与圆O 相切于点A 和点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E ,连结DE ,并延长DE 交圆O 于F ,求EF 的长. (3)过点B 作圆O 的切线交DC 的延长线于点P ,判断点P 是否在抛物线上,说明理由.28. 如图1,已知:抛物线21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经过B C 、两点的直线是122y x =-,连结AC . (1)B C 、两点坐标分别为B (_____,_____)、C (_____,_____),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2)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ABC △内部能否截出面积最大的矩形DEFC (顶点D E F 、、、G 在ABC △各边上)?若能,求出在AB 边上的矩形顶点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抛物线2y ax bx c =++的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a ⎛⎫-- ⎪⎝⎭]图1图2(备用)29.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在y轴的正半轴上,OC在x轴的正半轴上,OA=2,OC=3.过原点O作∠AO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连接DC,过点D作DE⊥DC,交OA于点E.(1)求过点E、D、C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EDC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角的一边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F,另一边与线段OC交于点G.如果DF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M,点M的横坐标为65,那么EF=2GO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对于(2)中的点G,在位于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直线GQ与AB的交点P与点C、G构成的△PCG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x30. 如图所示,将矩形OABC 沿AE 折叠,使点O 恰好落在BC 上F 处,以CF 为边作正方形CFGH ,延长BC 至M ,使CM CE EO =-,再以CM 、CO 为边作矩形CMNO . (1)试比较EO 、E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令CFGHCMNOS m S =四边形四边形,请问m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m 的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113CO CE Q ==,,为AE 上一点且23QF =,抛物线2y mx bx c =++经过C 、Q 两点,请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4)在(3)的条件下,若抛物线2y mx bx c =++与线段AB 交于点P ,试问在直线BC 上是否存在点K ,使得以P 、B 、K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EF △相似?若存在,请求直线KP 与y 轴的交点T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 几何部分经典难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A P C DB A FG CEBO D D 2 C 2B 2 A 2D 1 C 1 B 1C B DA A 1F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及D 、E ,直线EB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初二)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BC 上的任一点,PF ⊥AP ,CF 平分∠DCE .求证:PA =PF .(初二)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 为圆的割线,AE 、AF 与直线PO 相交于B 、D .求证:AB =DC ,BC =AD .(初三)E经典难题(四)1、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 =3,PB =4,PC =5.求:∠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 求证:∠PAB =∠PCB .(初二)3、Ptolemy (托勒密)定理: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 =AC ·BD . (初三)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经典难题(五)1、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l <2.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3、P 为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并且PA =a ,PB =2a ,PC =3a ,求正方形的边长.4、如图,△ABC 中,∠ABC =∠ACB =800,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DCA =300,∠EBA =200,求∠BED 的度数.第五章 复习提纲初中数学总复习提纲第一章 实数★重点★ 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实数的运算 ☆内容提要☆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2)有标准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