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主备:刘波涛备课(教研)组长:审核:授课教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获得原电池概念和组成条件的基础上,能设计出一些原电池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 在探究设计原电池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
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②. 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原电池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
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②.赞赏原电池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认识原电池的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
对研究成果以及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与反思
【问题导学】
(请大家复习原电池原理,完成以下三个小题)
1、原电池是一种将的装置
2、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
(1)
(2)
(3)
(4)
3、原电池中负极发生__________反应,正极发生___________反应
(填氧化或还原),电子从极流向极,电流从极流
向极。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42-44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完成练习册P24发展中
的化学电源部分)
2.我们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原电池中,一般来说活动
性较强的金属作为极,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为极。
因此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来比较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即:作为负极材料的金属的活动性作为正极材料的金属。
【合作探究】
一.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主学习”内容,并展示讨论成果:
(老师订正部分答案)
二.小组合作讨论:
(请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讨论。
然后小组展示,其他小组随机发问、点评)
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原电池原理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如:利用原电池原理可以设计多种电池,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等。
原电池中,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从理论上分析,任何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1.(完成练习册P24探究讨论2)
2.现有铜棒、碳棒、银棒、硝酸银溶液。
请根据原电池原理,设
计一原电池,画出装置图,标出电子流动方向、电流方向,写出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老师最后给出答案并比较小组讨论结果)
【当堂检测】
教材 P45 3.5
练习册 P25 4.5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