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疑难大全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疑难大全

2300~330 0
3800~550 0
1200~1800 1900~2800 2700~3600 5500~6000
1300~190 0
2300~360 0
3600~440 0
6000~680 0
1400~210 0
2100~300
1900~2700 2700~3600
2500~340 0
3600~440
10m 淤 泥 质 粉 质 黏 土
10m 淤 泥 质 黏 土 5m 灰 色 粉 质 黏 土 5m粉 质 黏 土 夹 细 砂
3、场地土变化对桩基础沉降及承载力的影响 桩基础工程中是通过考察桩基承载力、沉降量以及施工期间土体位移来评价桩型选
择的合理性,因此可以将场地土变化对桩基础沉降、承载力及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 响称为挤土效应。 (1)挤土对桩基试桩承载力的影响
3600~ 5000
5500 ~
7000
7500~ 8500
4400~ 6000
6500~ 8000
8500~ 10000
5300 ~700
0
7500 ~900
0
9500 ~110
00
6000~9500 7000~10000
9000~10500 9500~11500
200~300
100~120 140~160 160~240
(1)挤土桩:闭口管桩 (2)部分挤土桩:开口管桩,引孔施工的管桩 (3)非挤土桩
一般而言,(1)如果选择管桩,那么在有条件的场地(地区)应使用部分挤土桩 (2)用大口径空心桩(3)长桩,这能较大程度上减少挤土效应;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 管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较灌注桩高的优点。
挤土量的比较
2、挤土施工场地土的影响 挤土施工将在引发场地土在施工期间发生以下变化:
土的名称
土的状态
细砂
稍密 中密 密实
中砂
中密 密实
粗砂
中密 密实
砾砂
圆砾、角砾
碎石、卵石 全风化软质岩 全风化硬质岩 强风化软质岩
稍密
中密(密实)
中密、密 实
中密、密 实
10<N≤15 15<N≤30
N>30 15<N≤30
N>30 15<N≤30
N>30 5<N63.5≤15
N63.5>15 N63.5>10
(1)扰动原状土体。对于高灵敏度的软土,可能破坏土体结构; (2)饱和软粘土中引起较高超孔隙水压力,对周围设施产生不利影响; (3)改变场地渗流规律。大面积挤土施工当沉桩速率过快将改变原有渗流规律,使得 水压力发生变化。 (4)土体偏离原位,朝场地外扩展,同时场地隆起。
断桩 脱空 开裂 移位 切断
土体位移及引发的破坏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疑难大全
1
目录
一、人工挖孔嵌岩桩 1、概述 2、竖向受压承载力性状 3、工程桩检测 4、某工程案例解析
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三、后注浆灌注桩 四、地下水与抗浮设计 五、两类共同作用与变刚度调平设计 六、桩基础的抗震设计(液化土中的桩基设计) 七、常见问题释疑
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随着施工技术发展和经验积累,近些年管桩从沿海软土地区向内陆非软土地区蔓延, 由低烈度区向高烈度区蔓延。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工程事故,设计及施工应掌握其中原理并 积累相关经验以有利于该桩型的发展。 1、按挤土程度分类
与混凝土灌注桩比较,预应力管桩无泥皮、沉渣,从这个角度讲,其单桩竖向承 载力应比灌注桩高,但管桩是挤土施工,不可避免的扰动原状土、使地下水渗流变化、破 坏整个场地原有的应力场,使之失衡,从而导致诸多工程问题。由于挤土效应这是管桩工 程事故较多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根据挤土程度分类:
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Q u Q k s k Q p u kq s l i i q k p ( A j k p A p 1 )
此公式计算基于以下假定 (1)土体未扰动,桩与土体紧密接触,故侧摩阻力较泥浆护壁的高。 (2)桩端与持力层紧密接触,土塞效应方能发挥。 (3)未计入土体再固结形成的侧摩阻力增强效果。
N63.5>10 30<N≤50 30<N≤50 N63.5>10
qsk
24~48 48~66 66~88 54~74 74~95 74~95 95~116 70~110 116~138 160~200
qpk
l≤9
9< l≤16
16< l≤30
l >30
2500~ 4000
4000~ 6000
5700~ 7500
p1
p
s1
p1
p
s1
s2
s
陡降型
s
突变型(桩端脱空)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静载荷试验Q-s曲线多数(除桩端嵌岩以外)呈现陡降 型的特征,这与(1)预应力管桩应用的场地多为软土有关(2)可能与桩直径 较小有关。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计算及说明 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单桩竖
挤土恢复的时效性是双刃剑。随着时间推移,场地土恢复稳定,但这个时间可能长达一至 数年。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侧摩阻力增加,但是沉降也在增加。设计提高基桩承载力那么桩数将 减少,导致实际总沉降增加;同时由于再固结可能导致承台底脱空,那么荷载全部由桩承担, 也可能额外增加沉降。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qsk,qpk
土的名称
土的状态
(压实)填土 淤泥
淤泥质土
流塑
软塑Leabharlann IL>1 0.75< IL≤1
黏性土
可塑 0.50< IL≤0.75 硬可塑 0.25 <IL≤0.50
红黏土 粉土
硬塑 0< IL≤0.25
坚硬
IL≤0
0< aw≤1
0<aw ≤0.7
稍密
e>0.9
中密 0.75≤e≤0.9
密实
e<0.75
qsk 22~30 14~20 22~30 24~40 40~55
8000~11000 10500~13000
4000~6000 5000~8000 6000~9000
(2)挤土对桩基沉降的影响
扰动后场地
原场地 再固结沉降
受荷沉降
建筑物关注的是桩基长期沉降量。沉桩结束后,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土体再固 结,建筑物随之下沉;对于土层分布比较均匀的场地,再固结在平面内较均匀,将 不增加建筑物两点间差异沉降,但对建筑物总沉降产生较大影响。
55~70
70~86
86~98 98~105 13~32 32~74 26~46 46~66
66~88
l≤9
210~850 850~1700 1500~2300 2500~3800
950~1700 1500~2600
qpk 9< l≤16 16< l≤30
l >30
650~1400
1400~220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