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膜玻璃检验规则
RDBL/WJ-7.5.1-15
一、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派产单要求,落实基片。
重点注意五件事:
⑴如合同为配片,必须保证本次和上次基片为同一生产厂家。
如采用不同厂家的基
片应先做颜色对比测试,确定透光率、L*、a*、b*等光学指标的偏差均小于1.0,方可
通知切裁。
⑵镀膜使用的基片应为下线不超4周的浮法玻璃,如有超期,需在生产前进行清洗验
收。
对明显有纸纹和霉点的玻璃禁止使用,如有轻微发霉,则请示主管领导同意后,
在磨料罐中加适量抛光粉。
⑶钢化或切裁过来的半成品玻璃,提前签收,在玻璃签收本上按架做好签收记录,
并根据合同捡单打印尺寸标签、粘贴标签,标签必须贴在锡面。
⑷如有异形玻璃,根椐派产单要求,按图纸复核尺寸及该镀那个面,贴好尺寸标签。
⑸对于来料加工,要对清洗后的玻璃认真检验,检验内容包括纸纹、霉点、划伤、
爆边、裂纹、缺角、弯曲、表面污染等,填写《顾客提供产品报告单》,如客户在现
场,则请代表当场签字。
如客户不在我公司,则转由业务科发传真要求对方确认。
2、根据派产单加工要求,准备工艺资料。
⑴核实派产单指定的膜系,把相应的颜色标准提前输入色谱仪,并记录档位。
⑵如为配片合同,则调用该客户上一次的生产记录。
如不配片,写有“颜色同本厂”,
则调用最近期生产的与本厂标准最接近的此种产品的生产记录。
统计上次生产的偏差
方向和偏差范围,并做好记录以备生产时使用。
⑶如为来样生产,则进行采样测试,获取来样的R□、T、R
g 、R
f
;L*g、a*、b*g;l*f、
a*f、b*f,并做好记录,以便以此为标准进行调试和生产。
如按样验收,封样应封荣达试样。
二、准备工作做好后开机调试
1、先把等待室南面的空气净化打开。
2、配合工艺员,调试小片。
(1)按照《检测仪器操作指导书》要求标定好色谱仪并调到事先录入标准的档位。
(2)逐锅测试小片中间位置颜色偏差值,并及时与工艺员沟通,当单项色
差不超过1.0、综合色差△E*≤2.0且偏差方向和偏差范围与上次生产
记录一致时认为小片初步达标,此时再检测边部颜色是否达标。
(3)如果调试的膜系是过去靶向色差较小的膜系,在小片达标后即可开始生产,否则,应先镀一组条子(靶向摆放)。
用色谱仪进行横向逐点测
量(每隔约15cm测一个点),看其均匀性,白天,还应搬到室外用肉眼观
查颜色是否均匀,测量结果达标而且目视颜色合适均匀才能开始生产。
(4)记录最后的调试数据,包括R□、T、R
g 、R
f
;△L*g、△a*、△b*g;△
l*f、△a*f、△b*f等十项指标数值。
三、生产过程中的检验
1、原片检验:
(1)查验纸纹、霉点、划伤、爆边、裂纹、缺角、弯曲等缺陷,对于不合格的原片要退出生产工序并贴好标签,注明颜色、产地、规格、缺陷,放
入原片次品架,本人未处理完的问题要转交下一班质检员处理。
检验依
据是国家浮法玻璃标准和钢化玻璃标准,检验方法是在等待室中目视。
(2)清洗好的玻璃在等待室的等待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
2、成品检验:
⑴检验依据:国家镀膜玻璃标准GB/T18915.1~2-2002。
⑵检验程序:
b.目视检验:这是成品检验的第一道程序,检验项目包括划伤、漏镀、掉渣、破损、
放电纹、明显色差等。
c.色谱仪检验光学指标,控制颜色偏差。
①要求:单项色差不超过1.0,综合色差
△E*≤2.0,并且组与组之间,片与片之间的偏差△E*均不超过2.0,偏差方向和偏
差范围与上次生产记录一致。
②检测方式:每锅检测整板西北角距两边20厘米
处的颜色,每五至十锅做一次横向均匀性测试,每十至二十锅做一次纵向均匀性
测试,均匀性测试要求每隔15厘米测一个点,测试结果在《产品质量检验记录
表》中做好记录。
③色差控制按上次生产记录的偏差方向和偏差范围进行,即找
一份同客户同颜色的生产标准和偏差方向及偏差范围做参考,每次为此客户生产
同颜色的产品均调这份生产记录做参考,要求偏差方向一致。
如无可参考的合同,
则按本厂采定的标准进行生产并确定偏差方向及偏差范围以控制偏差。
④生产过
程中.要定时标定色谱仪,一般每小时标定一次,如发现色谱仪有问题要及时处
理. ⑤如测量偏差太大,先通知工艺员,看在线检测的检测结果,如偏差也大,则
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
d.定期核对手提色谱仪与在线检测的测量结果,保持两者的相对一致。
e.目视检测颜色均匀性:每班至少一次到室外看颜色,搬下料台最东侧南北方向的
玻璃看颜色均匀性.如有问题及时汇报主管领导
f.耐清洗测试:每个班至少进行1次清洗测试,在中空线清洗后观察是否有针孔漏
镀、脱膜现象,在生产记录上做好详细记录,记录抽片时间和规格。
(注:开机后
所镀第一组玻璃,必须进行清洗检验)
g.当发现因玻璃镀错面而造成色差较大时,应及时提醒上片工。
⑶产品分级放行:有缺陷的产品归入不合格品,必须贴分类标签,在标签上注明颜色、
缺陷、规格,处理意见,单独放置,做好记录,本人未处理完的问题要转交下一班质检员处理。
如本班结束此合同应及时把补片报给钢化车间,把合同做齐。
有缺陷的产品要归入合格品必须报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并详细真实地填写《产品放行记录表》。
⑷质量问题处理:生产过程中,如发现原片缺陷严重且数量较多,或成品有缺陷以及色
差超标应立即叫停,通知工艺员或主管领导进行处理。
⑸总结:每个合同批次完成后,应出具一份质检报告单,除填写规定数据外,对整个批
次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情况要做出文字表述,特别是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要记录问题发生的过程,分析并写明问题产生的原因。
另外,做好统计汇总工作,一个合同批次完成后,要核对本次生产的片数和派产单是否一致。
生产过程中要在按派产单核准玻璃代号、尺寸之后清晰、工整地填写装箱单。
四、生产完毕,把所有仪器归位,空气净化关掉,记录和菜单整理归档,并对本次生产过程中
所出现的问题组织讨论,根据统计结果拿出相应措施避免类似结果,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