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萘普生的生产工艺原理[可修改版ppt]
萘普生的生产工艺原理[可修改版ppt]
3、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 4、原辅材料的制备、综合利 用与三废治理
第三节 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
一、1-氯-2-甲氧基萘的制备
讨论:反应机理如何分析?反应中可能的副产物有哪些?
(二)可能的副产物分析:
因为1位电子云密度较高,反应中极化的氯分子 首先进攻1位碳。然后,很快失去一个质子,得 1-氯-2-甲氧基萘。
2、不对称催化合成
(1)不对称氢化
(2)不对称业生产萘普生的制药公 司不多,但是不对称催化反应具有路线短、成本低、 产物光学纯度高、环保问题易解决等优点。因此, 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环境保护来看,这种技术 是生产萘普生的最佳选择。
目录
1、概述
2、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缺点:制备11-8反应收率偏低,副反应也 较难控制,所用溶剂毒性大。
2、氰乙酸乙酯缩合法
总结:原料易得,但步骤长,反应操作繁琐,收率较低。
3、腈醇法
总结:11-8的酮基与氰醇之间存在可逆平衡,收率较低。 同时,氰化钠剧毒。
4、二氯卡宾法
总结:所用原料较便宜。但是二氯卡宾中间体活性高,副反应不可避免。
总结:本工艺原料易得,收率高,产品质量好,成本低 国内已经成功应用于生产。
(三)以6-甲氧基-2-溴苯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四)以2-甲氧基萘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1、氯甲基化法
2、直接羧烷基化法
总结:本法路线简捷,但具有萘环傅克反应的通病, 位置异构体难以避免。
小结:
萘普生的合成线路较多,各种方法均各有 优缺点。目前,国内多以Darzens 法和 α-卤代丙酰萘1,2-芳基重排法组织生产。
目录
1、概述
2、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3、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 4、原辅材料的制备、综合利 用与三废治理
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一、(±)-萘普生的合成路线 (一)以6-甲氧基-2-乙酰萘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1、Darens反应合成法
(1)在制备11-8时,可能有哪些副产物?如何避免?
乙酰化
可能产物:1位异构体
4、非对映异构体结晶拆分法
(±)-萘普生
加入光学拆分剂(手性有机含氮碱)
两种非对映体盐
利用溶解度之差进行分离
得到左旋体和右旋体
总结:本法用于萘普生的拆分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工业上 常用葡辛胺为拆分剂。
三、萘普生的不对称合成
1、分子内的不对称诱导合成
评价:L-酒石酸酯价廉易得,各步反应条件温和,产率 高而且光学收率也很高。国外已应用于工业生产。
总结:本法立体选择性强,条件温和,拆分率 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能否用于工业化 生产,主要取决于酶的成本及其回收利用。
3、色谱分离法
(1)柱前衍生化——色谱分离
(2)手性固定相柱色谱分离——直接分离
总结:色谱分离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 但是需要特定设备条件,且常需用手性试剂衍生化或用价格 昂贵的手性固定相柱,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常用于常规 或者生物样品的分析和小规模制备。
避免措施:
1、使用毒性大的硝基苯为溶剂,使用乙酸酐或乙酰氯 进行乙酰化收率有所提高。 2、在萘环的1位先引入保护基(磺酸基、卤素)后, 再乙酰化,可大幅度提高收率。
(2)Darzens缩水甘油酸酯水解脱羧制备6-甲氧 基-2-萘丙醛时,常会有11-8副产物生成。
工艺路线评价:
优点:原料易得,收率较高,成本较低,各 步反应的工艺条件要求不高,易于工业化。
二、(±)-萘普生的拆分
1、有择结晶法
(±)-萘普生乙酯饱和溶液
加入纯的右旋单旋体(晶种)
降温析晶(收率63%,光学纯度大于98%)
总结:本法操作简单,但是经过酯化、析晶、重结晶、 水解四步操作,总收率较低。
2、生物酶法
利用生物酶对光学异构体具有选择性的 酶解作用,使消旋体中一个光学异构体 优先酶解,另一个因难酶解而被保留, 进而达到分离。
萘普生的生产工艺 原理
第一节 概 述
一、萘普生简介
本品为S构型,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 末,无臭或几乎无臭,无味。溶于甲 醇和氯仿,不溶于水。
萘普生为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具有明显抑制前列腺 素合成的作用,并可稳定溶酶体活性。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 湿、解热镇痛作用。
萘普生由美国Syntex公司开发,1976年在美国上市,1994年被美国FDA批准 进入非处方药行列(商品名:Aleve),与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并列 成为世界消炎镇痛药市场的主要品种。
五、(±)-萘普生的制备 (一)工艺原理
反应机理分析:
(二)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
(1)重排反应必须在无水条件下进行
(2)催化剂对重排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可以是Ag+,Cu+,卤化 锌,氧化锌,羧酸锌盐,氧化亚铜和 乙酸钾等。
(三)离去基团对反应的影响
在2-卤代缩酮的重排反应中,不同的卤素离去基的 活性是:I > Br > Cl
离去基团活性越高,越有利于芳基迁移。同时,催化剂 能强化离去基的吸电子效应,从而加速离去基的离去。
5、羰基加成法
评价:本法试剂消耗少,反应步骤也少,原子经济性好!
(二)以6-甲氧基-2-丙酰萘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1、直接重排法
讨论:反应机理如何分析?
首先发生的是a-乙酰氧基化,然 后是芳基1,2-shift.
2、a-卤代丙酰萘重排法
在Lewis 酸催化 下经1,2芳基重 排得到 萘普生 甲酯。
(一)工艺原理
反应机理分析: 副产物分析:
四、5,5-二甲基-2-(1-溴乙基)-2-(5-氯-6-甲 氧基-2-萘基)-1,3-二氧己环的制备
(一)工艺原理
(二)反应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本反应为可逆反应,如何提高缩酮的收率?
答:新戊二醇应过量,以保证反应完全,酮 与新戊二醇配比为1:1.5,。此外,反应时 间直接决定缩酮反应是否完全,缩酮不完全 对萘普生的质量和收率均有很大影响。生产 中以TLC跟踪指示反应终点。
二、1-(5-氯-6-甲氧基-2-萘基)丙-1-酮的制备
评价:此法在1位上引入封闭基团氯原子,丙酰基只能引入到6 位,高收率生成6位丙酰化产物。
(二)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
1、反应必须在无水条件下进行
2、本反应选择硝基苯作为溶剂,反应效果好, 并且有利于萘环6位酰化产物的形成
三、2-溴-1-(5-氯-6-甲氧基-2-萘基)丙-1-酮的 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