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间词话》十则练习题

《人间词话》十则练习题

《人间词话》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寒波澹澹
..起()著.一“闹”字()憔.悴.()
蓦.然()遽.以此意()灯火阑珊
..
()必豁.人耳目()
无矫揉装束之态()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草率)然二者颇.难分别
(很)
稼轩之词豪.(豪迈)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衡量)
自成高格
..(崇高的格调)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沾染)
犹东施之效.捧心也(仿效)皆非大词人不能道.(写出)
3、指出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白鸟悠悠下.(名动,飞下)
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形使动,使……开阔)
昨夜西风凋.碧树(动使动,使……凋落)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名动,衡量)
4、翻译下列句子
(1)、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译文:苏轼的词意境广阔,辛弃疾的词气势豪迈,如果没有两位词人的胸襟而勉强学习他们的词,就好比东施效仿西施得病捂胸口,更加显得丑陋!
(2)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心目。

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译文:大家之作,写的情必定深入人心,感人肺腑;写的景必定生动如画,如在眼前。

语言仿佛娓娓而谈,来自生活,自然天成。

大家的生活阅历丰富,见闻广博,富有真知,思想深沉,这些品质都表现在他的作品里。

以这一点去衡量古今作家的优劣,十之八九不会出错。

(3)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译文: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态度和审视,需要亲自体会,又需要有超然之外的观点。

在其中体会,才能描述它。

超然之外才能总结概括它。

亲自体会过,写出来的东西才生动。

5、背写下列诗句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5)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6)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7)众里寻他千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

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

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注]①牸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咎繇:人名,法官。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臣名之名( 命名) (2)臣故畜牸牛畜( 养)
(3)公诚愚矣诚( 确实) (4)管仲正衿再拜曰正(使……正)
2.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B )
A.是为何谷B.何为以公名
C.以臣为愚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样被欺负,也—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重点词:“见”“暴”“与”,兼顾全句)
4.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5.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狱讼不正 __,“修政”的内容是_完善法制___。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李)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程不识正部由、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臣光曰:《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

”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

李广之将,使人人自便。

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

何则?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

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

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
1.上文选自《资治通鉴》,它是—部_编年 _体史书,文中的“臣光”是_司马光__(人名)。

2.对“就善水草舍止”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就近修缮好水边的草房住下B.靠近有好水的草地住下
c.就近好好地在水草边扎营休息D.靠近好水好草扎营休息
3.李广和程不识治军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简易,后者烦扰。

(用文中词语回答)
4.作者引《易》中的话,是为了说明治军应该_用法(或:从严) 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