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杭州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
大德间,江南大饥。
道殣①者相望。
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
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
不数年,使还乡土。
生道遇一女子,丫鬟③尾行。
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
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
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
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
君必无归。
”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
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注】①殣(jìn):饿死。
②钱塘:地名,今杭州。
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
④罹(lí):遭受。
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
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A.自度无所得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B.即以母属两弟神情与苏、黄不属C.即具酒炙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D.生则毅然谢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B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4)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考点】课外文言文阅读.【分析】参考译文:潘生者是富阳人,幼年丧父,只与两个弟弟奉母居住.大德间,江南大饥.道上饿死的人都出都是.自己估计没办法得到食物,说:“我没有给母亲的东西,那么母子都会饿死.与其等死,何不用我强壮的身体,稍稍延长母亲的性命呢?”就把母亲托付给两个弟弟,自卖给回鹘人当佣人,于是告诉母亲说:“儿子到钱塘当佣人几个月,得钱米让家人活下去,母亲不用担心.”不久,回鹘人把潘生转卖到辽东.不几年,让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潘生路遇一个女子,还有一个像丫鬟那样的人随行.问他们,说:“是淮人,以前因为饥饿,被父母抛弃,转了好几家.现在主人家让我回去,您是南方人,能带着我一起回去吗?”潘生答应了他们,于是每天拿着瓢在路上乞讨.渡过淮水,女子上堂见父母,都痛哭流涕,抱在一起.引潘生互相见面,备好酒饭欢乐.酒饮到一半,拿着酒杯跪在地上说:“我的女儿幸运的完好回来,见到自己的父母乡亲,免遭受霜露盗贼,是您的功劳.吾家还有一些园田;我的女儿可以作为您的妻子.您就不能回去了.”潘生则毅然拒绝说:“我怎么敢以那您的女儿为利呢?我虽然身份低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且母亲年老体衰.估计还活着.万一母亲死了,两个弟弟倘若有一个还活着,现在不回去,我又怎么安心在这里呢?”于是告辞回家了.【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句意:自己估计没办法得到食物.度:估计;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度:估计B句意:就把母亲托付给两个弟弟.属:嘱咐;神情与苏、黄不相类似.属:类C句意:备好酒饭一起欢乐.具:准备;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具:详细地D句意:潘生则毅然拒绝说.谢:拒绝;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谢:道歉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况且您离开家这么长时间,不知道母亲是否还活着,房屋也一定废弃了,即使有兄弟,也一定不能存活了.(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有:生:使…活下去句意:我会到钱塘去做几个月的雇工,赚钱买米使家人活下去,请母亲不要担忧.②重点词有:日:每天句意:从此,(他和女子)每天拿着瓢沿路乞讨.(4)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答案:(1)A(2)B(3)①我会到钱塘去做几个月的雇工,赚钱买米使家人活下去,请母亲不要担忧.②从此,(他和女子)每天拿着瓢沿路乞讨.(4)潘生是一个有担当、深明大义而又孝顺的人.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潘生在家人因食物缺乏面临死亡威胁时,主动外出赚钱养活家人;穷困潦倒的潘生帮助女子与远在南方的家人团聚,又不图回报;潘生毅然放弃做家境较好人家女婿的机会,执意回家侍奉母亲,照顾弟弟.湖州3.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公输》)(2)“安”“寇”都是“宝盖头”首部,表明这两字词语较早的意义与哪一件事物有关?【考点】文言实词.【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积累和识记.在回答此类题时要注意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词类活用词,通假字词的解释.还要注意联系句子意思,具体语句具体分析.【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为: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安:养.②句意为: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入侵了.寇:入侵.(2)本题考查对汉字演变的了解.答案:(1)①安:养.②寇:入侵.(2)房屋湖州8.(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①[唐]李白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②,私心慕之。
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③之壮观。
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余拜见,预饮林下。
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
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
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④.长山横蹙,九江却转。
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
此宇宙之奇诡也。
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窥焉。
羡君此行,抚鹤长啸。
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⑤,使秦人着鞭,先往桃花之水。
孤负⑥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
(选自《李太白全集》)【注释】①从侄:堂侄。
耑:即李耑,李白的堂侄。
②《子虚赋》:汉代司马相如代表作,其中描写了云梦的壮美景象。
③七泽:传说楚国古有七个水泽。
云梦:属“七泽”之一。
④香炉:庐山香炉峰。
⑤丹液:传说中的金丹,服用后可成仙。
白龙:传说中仙人的坐骑。
⑥孤负:辜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C A.及长,南游云梦及鲁肃过寻阳B.破涕为笑临表涕零,不知所言C.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方七百里,高万仞D.恨丹液未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私心慕之”,是说作者小时候被《子虚赋》中所描写的云梦景象深深打动。
B.“此宇宙之奇诡也”。
包含着作者对前文所描写的庐山壮丽景象的惊叹与赞美。
C.“不可得而窥焉”,暗含着作者对未能前往“方湖、石井”游赏的遗憾之情。
D.“终期后来,携手五岳”,是说作者终自己一生,也没有机会和李耑一起去游访名山了。
(3)用“/”给第二段画线文字断句。
(限断三处)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4)上文与《送东阳马生序》都是临别赠言。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写出李白和宋濂对后辈寄予了怎样的希望。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分析】参考译文:我小时候,大人让我诵读《子虚赋》,我就很向往其中的描述.长大后,游览了南方的云梦泽,观看了七个沼泽的壮观景象.当初,我的叔父从长沙被贬回到嘉兴,当时我在半道拜见他,在树林里喝酒.你还是个小孩,在旁边游戏.现在已经长大,很是秀气.我很久前就衰老了!见到你很欣慰,想起从前的悲伤往事,不禁又破涕为笑.你又告诉我要去远方,去登西边的香炉峰.长山纵横,大江回旋.瀑布从天而落,似乎和银河争流;腾起的彩虹,奔驰的雷电,光照所有的山谷,这是天地间的奇异景观.那山上有方湖、石井,我们无法看到.羡慕你此次出行,能和仙鹤一同长啸.遗憾的是没有长生不老的仙药,也没有腾云驾雾的白龙,让秦朝时的挥鞭,前去桃花源.我没有实现夙愿,惭愧的回到名山,以往以后,我们能携手攀登五岳.【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句意:长大后,游览了南方的云梦泽.及:等到;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及:等到B句意: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涕:眼泪.面对这样的奏章,我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涕:眼泪.C句意:你又告诉我要去远方,去登西边的香炉峰.方:正;方圆七百里的大小,高万丈.方:方圆D句意:遗憾的是没有长生不老的仙药.就:完成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就:完成故选:C(2)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A.正确;B.正确;C.正确;D.有误,是说以往以后,我们能携手攀登五岳.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你还是个小孩,在旁边游戏.现在已经长大,很是秀气.(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答案:(1)C(2)D(3)耑乃稚子/嬉游在傍/今来有成/郁负秀气(4)宋濂:结合自己求学的经历和感受,希望马生刻苦学习.李白:描绘自己游庐山时所见的壮美景象,叙写所不能见到的胜景,希望李耑精神振奋地前往庐山游历(像自己年轻时一样向往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嘉兴范石湖①使北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