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晶体管与信息时代——物联网与我们的生活

晶体管与信息时代——物联网与我们的生活

晶体管与信息时代
——物联网与我们的生活
摘要
互联网(Internet)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信息时代,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快速沟通,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合作伙伴的信息传输,于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产生了。

物联网是互联网功能的拓展和延伸,包含人工感应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科技将人与物甚至是物与物联系在一起,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一)介绍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也曾提及物联网,但未引起广泛重视。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器网络技术将是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同年一月份IBM首席执行官彭明胜在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的一次“圆桌会议”中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

2009年8月,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向高潮。

物联网的出现受到了世界各个主要经济体的重视,可见物联网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预见,未来物联网产业必将发展成为最广泛、最值得关注的产业。

(二)正文
物联网(IOT)是一个全球的基础网络,通过数据获取的开发和通信能力将实际物体与虚拟物体联系在一起。

该基础网络包括现存的互联网及其延伸和拓展,并且拥有具体物体识别功能,传感器,激光扫描器和通信连接功能等作为其提供独立联合服务和应用的基础。

也就是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RFID、
EPC global和无线传感网络等技术,构成一个可以实现实时信息共享的,覆盖全
球所有事物的超级网络。

从物联网概念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世界:真实的
物理世界、数字世界与连接两者的虚拟控制的世界。

真实的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存在着物的集成关
系;物理世界与虚拟控制的世界之间存在着描述物与
活动之间的语义集成关系;数字世界与虚拟控制的世
界之间存在着数据集成关系。

三者之间的集成关系共
同形成了物联网社会的知识集成关系。

物联网技术体系框架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和公共技术。

感知层:数据采集与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
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

网络层:实现更加广泛的互联功能,能够把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
安全性地进行传送,需要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

应用层:主要包含应用支持平台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

其中应用支撑平台子层用
于支撑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

应用服务子
层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等行业应用。

公共技术:公共技术不属于物联网技
术的某个特定层面,而是与物联网技
术的三层都有关系,它包括标识与解
析、安全技术、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
管理。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传感设备等各种智能设备发展而来的,它将人与物、物与
物联系起来,物联网离不开各种微电子技术,正是因为晶体管的出现以及半导体
工艺的发展才使得物联网从想象变成现实。

物联网离不开射频标签(RFID),射
频标签现在无处不在,它将成为物联网的物品标识技术,也是物联网“物与物”互联的基础。

物联网可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以及其他感知设备,随时随地的采集各种动态对象,全面感知世界。

由于现在发达的信息传输设备使得进行可靠的信息传输不再是问题,物联网还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及时对海量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三)结果
物联网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从我们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影响。

也许有一天我们方便的打理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只需“一键”无论何时何地,家里的各种设备会自动运行,我们也再也不用担心食品安全和出行安全,生活会变得越来越轻松幸福。

现在,物联网产业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可以说这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非常有潜力、非常有价值的一个产业。

它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物联网同互联网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威胁。

问题的出现需要用我们的智慧去解决,需要制定政策和法规来保证物联网健康发展。

(四)结论
物联网发展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被称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发展物联网应该成为国家的一大战略。

我国应该根据国情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物联网产业。

(五)参考文献
1)《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和世界的技术》吴功宜编著
2)《物联网概论——物联网框架及产业链蓝图》李向文编著
3)《物联网技术概论》季顺林编著
4)《物联网技术概论》马建编著
5)/view/3064672.htm?fr=aladdin
6)/view/1136308.htm?fr=aladd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