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案大峪一小王海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巩固“庐、瀑、炉、疑、流”5个生字认读字,知道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重点体会”生,飞,挂,落”等词的妙用。
3.巩固感知古诗学习的步骤,及夸张手法诗的特点。
4.背诵自己学的李白的诗。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的感悟层层递进,2.结合插图、视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自己生活,读懂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体会古诗的意境,理解朗读古诗的节奏美。
【教学重点】1.巩固“庐、瀑、炉、疑、流,4个生字认读字,知道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重点体会”生,飞,挂,落”等词的妙用。
3.巩固感知古诗学习的步骤,及夸张手法诗的特点。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体会古诗的意境,理解朗读古诗的节奏美。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资源准备:教学PPT 翻页笔字卡(学诗步骤)【教学过程】一、知诗人:1.师:我们先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王老师来说谜面,你们来猜猜是哪一位诗人,知道了不要随便说出来,议会找同学来说。
(1)师说,你们仔细听:●他是唐朝人,是一位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他喜欢喝酒和旅游,最爱做诗,一生写有近千首诗。
(2)师:你们猜出是哪位诗人了吗?(指名说)小结:李白果真是鼎鼎大名,老师刚说同学们就知道了(板书:李白)2.问:以前我们学过李白的哪首诗呢?自由说生:《静夜思》《古朗月行》《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3.师:李白在诗中善于使用夸张手法,上学期咱们学过李白的一首《赠汪伦》。
课件出示,一起回顾。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潭水深,表达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4 .师:你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5. 总结学诗方法:通过猜诗人和大家的介绍,我们对诗人李白有了更多的了解。
学习古诗对诗人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板书:知诗人【点评:激趣引入课堂的同时,使学生能对李白有更多的了解】二、解诗题1.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李白写的另外一首诗。
请大家跟老师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导识字方法)“瀑”,左边是个“氵”字,右边是“暴”。
齐读课题:望庐山瀑布同学快来读一读。
2.问:同学们,你们谁知道“瀑”的来历呀?(“瀑”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一个”暴”字,这个字有突然而又猛烈之意,那么这从山下突然而猛烈地流下来的水就形成了这”瀑”字.在自然界里,就是一大美景。
)3.师:你们谁见过瀑布?你眼里的瀑布是什么样呢?(1)让学生说一说瀑布的样子。
(2)出示瀑布的图片,感受瀑布的样子。
4.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描写瀑布的一首唐诗。
学诗首先要了解诗题的涵义,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古诗会有更大的帮助。
这就是解诗题。
板书:解诗题请大家再齐读课题——望庐山瀑布。
生:齐读课题。
6 .问: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预设:庐山在哪儿?(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李白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庐山在——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师:想知道答案吗?【点评:联系之前学习的古诗,引导学生理解诗题,搞清人物关系,释题做到明白易懂】 7.师过度:你们想知道答案,就要把《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读得又准确又流利,不明白的问题,这节课上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三、自读正音,熟读成诵: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老师范读朗读古诗:读出节奏,重轻音。
问:你听老师读的有什么不一样吗?(节奏轻重音)3.读词语:庐山香炉疑(1)指名说:“庐”和“炉”的相同与不同。
(2)读词同时观察字形,分析字义:香炉——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搜集图片)疑——怀疑。
【点评:在识字过程中记字,了解字义,及有关古诗的相关内容,为后续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做铺垫】4.比一比:把字词放回古诗里再读,看谁能读出诗的味道。
指名读后,评价: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
要求:愿意读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读。
5.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接龙读,分组读。
多种形式熟读成诵。
四、听故事,编故事,明诗意,悟诗情1.讲故事,读故事:师:同学们太厉害了!短短时间就能把诗读得这么好!作为奖励,王老师给大家讲讲李白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望庐山瀑布》———(在唐朝,安史之乱爆发,为避战乱李白隐居在庐山。
虽然远离尘世,但是李白并没有对大唐失去信心。
他满怀重建开元盛世繁荣昌盛国家的理想,他心里一直希望国家能够早日评定叛乱。
而诗中的“紫烟”正是这种理想化后的景象。
)你听,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
《望庐山瀑布》写的就是当时李白看庐山瀑布的情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品读诗句,再现当时李白看瀑布时的画面。
(课件展示《望庐山瀑布》,生齐读。
)2.品古诗,展画面。
(1)这次老师给诗配上了插图,一些难字还加上了注释。
请你仔细读读,看你能读懂哪句诗?(2)再读读古诗,李白看到瀑布想到了什么呢?(3)同桌交流:读诗读注释,看插图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胡水面上。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天空极高。
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4)逐句分析诗意,再连起来讲个故事。
--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预设引导:①这一天,李白什么时候看瀑布?他看到了什么?(香炉峰和紫烟,瀑布挂在山前。
)②李白从哪儿看瀑布?③李白看到的瀑布怎么样?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挂 )师:一个“挂”字把瀑布写活了,一个挂字让我们看到了这瀑布的壮美。
④(阳光,香炉峰,紫烟)前两句连起来读。
⑤问:庐山瀑布这么美,除了美,李白还觉得庐山瀑布怎么样?(壮观)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你体会到了什么?(瀑布喷涌)师:千尺是多深?师生共同计算:1米=3尺,1千尺=333.3米……。
我们教室的高是4米,1千尺相当于84层教室那么高的楼房。
师:瀑布的水深千尺,说明庐山瀑布的水怎么样?板书:水长庐山瀑布的水真有那么长吗?师总结:其实庐山瀑布的水并没有那么长,这是‘夸张’的写法。
⑥联想一下,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日久,爱之深切,李白想到了什么?出示:疑是/银河/落九天。
问:瀑布真的有九天那么高吗?(没有,这是夸张的手法。
)⑦看到庐山瀑布这么美、这么壮观的景象,李白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心情怎样?预设:震撼壮美壮观美丽——指导朗读师:看到这么壮美的瀑布,李白非常惊奇、喜欢,所以写下了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
(5)整体了解诗意:问:现在谁能看着插图,结合古诗,连起来说说当时李白看到的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太阳照射着香炉峰,只见香炉峰上升起淡淡的紫烟,远远望去一条壮美的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恍惚之间不禁怀疑那是银河倾落于九天。
3.再读古诗,指导诵读,体会庐山瀑布雄奇瑰丽,气势豪壮。
●“日照香炉生紫烟”,读出美;●“遥看瀑布挂前川”,读出壮观的感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意味、奇特●“疑是银河落九天”中蕴含的新奇。
4 .总结:通过看插图、看视频,讲故事,我们很快弄清了这首诗的意思,感悟到了诗中瀑布的壮美,这就是学习古诗最重要的环节——明诗意,悟诗情板书五、回忆学诗过程1.再诵读古诗2.想一想:学此诗的过程1)这节课,我们先通过猜诗人,了解了李白的生平和特点,这就是学习古诗的第一环节——知诗人2)接着,我们通过分析诗题,了解了这首古诗的主要内容,这就是学习古诗的第二环节——解诗题3)最后,我们通过看插图、看视频,弄清了这首诗的意思,体会了诗人所表达的对友情的珍惜,这就是学习古诗最重要的环节——明诗意,悟诗情3.师:这样学诗的步骤应用到其它古诗的自学上,我们就能学习很多古诗呢。
五、扩展延伸:(一)运用夸张手法的诗:1.指板书: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体会到了“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不仅如此,更感到作李白这位大诗人运用大胆夸张手法的精辟。
(1 )出示李白的诗:李白被称为“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有千余篇。
《望天门山》《送孟浩然之广陵》《独坐敬亭山》《渡荆门送别》《早发白帝城》《关山月》《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送友人》《侠客行》《峨眉山月歌》《夜宿山寺》《把酒问月》《春思》《古朗月行》《从军行》《秋思》《将进酒》等诗篇。
《李太白集》传世。
接下来我们快来看一看,李白的另外一首诗:<<秋浦歌>>在唐玄宗李隆天宝末年,这时候的李白50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这不禁使李白愁生白发,鬓染秋霜。
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夸张的写出自己的愁绪的:白发三千丈(这里李白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愁思就像白发三千丈那么长,表达自己当时愁绪的心情。
),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自己读一读,从这首诗里找一找李白都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写的?一起读读。
(2)师:我们都知道李白喜欢喝酒和旅游,有一次,李白夜宿在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里,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他登了上去。
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写景短诗。
《夜宿山寺》,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课件:《夜宿山寺》)生齐读(3)师:还有一次,李白送友人一直来到城外,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只好在马上和友人挥手告别,望着他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夕阳下……(课件:《送友人》)老师读(4)《将进酒》师:李白这位大诗人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我们从诗中这两句就能体会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5)师:李白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赞颂祖国大好河山,不少佳作流传至今:《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等很多。
齐读。
(6)师小结:这些诗里李白娴熟地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交友过程中的珍贵友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