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小学食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实验小学食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实验小学食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第四章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六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及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八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九章冬、雨季施工措施第十章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期、降低造价的合理化建议第十一章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第十二章施工现场采用环保、消防、降噪声、文明等施工技术措施第一章编制依据1、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技术资料说明。

2、本工程中采用的有关规范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第二章工程概况一、项目编号:SYSZ2012002二、项目名称:**市**实验小学食堂改造工程三:投标内容①承包方式:包工包料②质量要求:合格③工期要求:25日历天本工程建筑物重要性类别为丙类建筑,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础环境类别为二B类环境。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内容1、维修灶台,耐火水泥修复灶火2、水池更换瓷砖3、塑钢板吊顶及墙面包衬4、更换破损地面砖5、暖气及管道刷银粉6、餐厅零星粉刷7、部分公寓零星维修等【2】施工方法1、维修灶台,耐火水泥修复灶火拆除原有灶台表面的水泥,表面清理平整、干净,然后洒水湿润,准备铺贴耐火水泥。

2、水池更换瓷砖(1)基层清理:为杜绝地面空鼓、裂缝等质量通病的出现,铺瓷砖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等沾污杂物清理干净,表面如沾有油污,应用5%-10%浓度的火碱水溶液清刷干净,以确保面不空鼓,粘接牢固。

(2)刷素水泥浆:在清理好的基层上,浇水湿润,撒素水泥,用扫帚扫匀。

扫浆面积的大小应依据打底铺灰速度决定,应随扫浆随铺灰。

(3)冲筋:从 + 500 mm水平线下返至底灰上皮的标高(从地面标高减去砖厚及粘结砂浆的厚度),抹灰饼,从房间一侧开始,每隔1 m左右冲筋一道,有地漏的房间应由四周向地漏方向放射性冲筋,并找好坡度,冲筋应使用干硬性砂浆。

(4)装挡:根据冲筋的标高进行砂浆的装挡,用大杠横竖检查其平整度,并检查其标高和泛水是否正确,用木抹子搓平,24小时后浇水养护。

(5)找规矩弹线:沿房间纵横两个方向排好尺寸,当尺寸不足整块砖的模数时可裁割用于边角处,根据已确定后的砖数和缝宽,在地面上弹纵横控制线并严格控制好方正。

(6)铺砖:从门口开始,纵向先铺几行砖,找好位置及标高,以此为筋,拉线,铺砖,应从里向外退着铺,每块砖应跟线。

铺好地砖后,常温48小时浇水养护。

铺地砖时要求相临房间的接槎放在门口的裁口处。

3、塑钢板吊顶及墙面包衬:(1)工艺流程:弹线→安装大龙骨吊杆→安装大龙骨→安装中龙骨→安装小龙骨→安装罩面板→安装压条→刷防锈漆4、更换破损地面砖拆除破损地面砖,砖表面清扫干净,抹砂浆找平层,拉线用水平尺检查平整度;铺贴地面砖5、暖气及管道刷银粉严格按照标准的做法进行施工。

6、餐厅零星粉刷7、部分公寓零星维修等按照图纸要求,进行部分公寓零星维修。

【3】主要施工工具及劳动力安排(1)施工工具(2)劳动力安排1、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装饰要求,按照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原则,组织高效的专业施工队伍。

2、做好施工人员现场教育工作,包括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等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严格遵守上级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

3、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

第四章施工中可能遇见的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场地积水1、现象在建筑场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完工后,场地范围内出现大面积或局部积水。

2、原因分析(1)场地平整时,尤其在挖、填土面积较大或较深时,填土辗压密实度差,遇水产生不均匀沉陷,低凹处造成积水。

(2)缺乏良好的排水措施。

3、预防措施(1)采取有效排水措施,场地平整前,应对整个场地的泄水坡、排水沟、下水道等进行系统设计和认真考虑,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做好排水措施。

1)泄水坡建筑场地应按设计做好泄水坡。

设计没有要求时,无论施工中或场地平整完工后,场地均应由泄水坡度。

地形平坦的场地,纵横方向应做成不小于0.2﹪的泄水坡度,并设置临时性或永久性的排水够到。

2)排水沟地势较低的建筑场地,坡度明显,上坡的流水容易注入场内,在场地外围或场内应设位置截水沟或排水沟。

拍说够的断面、流速、坡度等迎参照有关规定处理。

(2)建筑场地内的填土应辗压密实,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没有涉及要求时,一般也应分层填压,使相对密实度不低于80.﹪填土压实方法较多,可根据土壤类别和工程条件合理选用。

4、治理方法已积水的场地应立即检查截水和排水设施,并应采取相应措施将水排除。

泄水坡度过小和低凹处待水排除后,应重新填土辗压至符合要求,以避免再次积水。

填方边坡塌方1、现象填方工程边坡塌陷。

2、原因分析填方工程边坡塌方的原因是边坡坡度偏陡;放坡措施不当;边填土密实度差和缺乏护坡措施等3、预防措施(1)边坡坡度应根据土壤性质和工程情况,参照规范规定放坡。

当填土边坡用不同土料进行回填时,应根据分层回填土料类别将边坡做成折线形式,但腐殖土和未经破碎的大块卵石不能用作边坡填料。

(2)填方边坡应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辗压或夯实。

当采用机械辗压时,由于机械不易压到边坡的边缘部分,此时可在边坡处超填2030厘米,经压实后再将超填部分铲去,并做出要求的坡度,或将机械不易压到的部分,直接采用小型机具和人工夯实。

(3)在气候、水文和地质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对粘土、粉砂、细沙及易风化岩石边坡以及黄土类缓土坡,应于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防护。

需要铺砌防护的人工铺砌表面应预压密实,必要时应考虑基底沉落的影响,以免基底沉落损坏防护工程。

填方铺砌表面应预先整平,沉陷处应填平捣固。

桩基础工程我国目前使用量大的预制桩是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离心灌注桩。

桩身断裂1、现象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当桩锤挑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

2、原因分析(1)桩身在施工中出现较大弯曲,在反复的集中荷载作用下,当桩身不能承受抗弯强度时,即产生断裂。

(2)桩在反复长时间的打击中,桩身受到拉、压应力,当拉应力值大于沪宁图抗拉强度时,桩身某处即产生横向裂缝,表面混凝土剥落,如拉应力过大,钢筋超过流限,桩即断裂。

(3)制作桩的水泥标号不合要求,砂、石中含泥量大或石中有大量碎屑,使桩身局部强度不够,施工时在该处断裂。

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也能产生裂纹或断裂。

3、预防措施(1)施工前,应将地下障碍物,如旧墙基、条石、大块混凝土等清理干净,尤其是桩位下的障碍物,必要时可对每个桩位用钎探了解。

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时不宜使用。

一节桩的细长比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40.(2)在初沉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如有可能应把桩拔出,清理完障碍物或回填素土后重新沉桩。

桩打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动桩架来校正。

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

(3)采用“植桩法”施工时,钻孔得让垂直偏差要严格控制在1以内。

植粧时,桩应顺孔植入,出现偏斜也不宜用移动桩架来校正,以免造成桩身弯曲。

(4)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或操作规程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不得使用。

普通预制桩经蒸压达到要求后,宜在自然条件下再养护一个半月,以提高桩的后期强度。

4、治理方法当施工中出现断裂装,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处理办法。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不荷载及桩所处的结构部位,可以采取补桩的方法。

补一根桩时,可在轴线外补,补二根桩时,可在断桩的两边补。

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1.施工前,技术负责人组织工长、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等认真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及有关规范,并针对本工程制定的方案、规定达成共识,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工程结构特点及建筑装修各部位的特点、难点等,组织好图纸预审和会审。

2.针对本工程的技术重点和施工难点,组织调研和讨论,编制详细施工作业指导书,严格按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项目经理部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抓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上,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不断提高工作责任心和质量意识。

4.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工作例会,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各工种组长对工程质量进行考核,签订质量合同,把质量优劣与经济利益挂钩。

对工程质量坚持班组自查、项目复查、上级抽查、质检站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合格工程坚决推倒重来。

5.资料员及工长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按有关规定收集和整理好有关技术资料、质保资料、自检资料等,分类编号成册,保证软件资料整齐完善,随时备查。

6.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组织施工,严禁私自更改设计,如有问题,必须办理设计变更通知或技术核定单,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才能施工。

7.把好材料进场质量关,建立材料进场的验收制度。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严格进行质量抽查,原材料要具备出厂合格证或法定检验单位出具的合格证明。

8.配备完整的检测器具,加强计量工作,所有计量器具必须选送主管单位检测,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

9.在装饰工程施工阶段,应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牢固树立成品保护意识,下道工序应对上道工序的成品负责,土建与安装必要时应办理交接手续。

10.主动与现场监理工程师配合,接受全方位的监督并及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整改。

11.计量和试验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管理工作,必须把计量和试验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计量和试验的法规和规定,确保工程质量。

1、专职试验人员对进场的原材料应分别进行严格检查或试验,并做好原始记录台帐,不合格产品严禁用于工程上。

2、砂浆配合比严格按规定通过试配确定,在搅拌过程中派专人按正确的配合比过秤进行计量控制和加料。

3、对进场的钢材、水泥、砌块材料等必须分厂家、批量、规格进行取样试验,对砌筑砂浆应按规定分部取样进行强度试验。

在施工过程中,试验人员必须对各种原材料和砂浆配合比进行严格把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