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调查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调查

表 3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 N = 442)
变量
Fa1 Fa2 Fa3 Fa4 Fb1 Fb2 Fb3 Fb4 Fb5 Fa
Fb 均分
M 3. 318 3. 287 3. 392 2. 725 2. 209 2. 261 3. 234 3. 729 2. 191 3. 197 2. 693 2. 919
P
0. 135 0. 020 0. 087 0. 014 0. 134 0. 119 0. 728 0. 030 0. 024 0. 225 0. 093 0. 824
注: 男生 n = 171,女生 n = 271
由表 3 可知,整体来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性别差异不显著。从具体各因素来看,男生的人际交往
大一( n = 49) 大二( n = 106) 大三( n = 200) 大四( n = 88)
变量
F
P
事后检验
M
SD
M
SD
M
SD
M
SD
Fa1 3. 449 0. 896 3. 343 0. 800 3. 282 0. 868 3. 655 0. 750 4. 299 0. 005
4 > 2,3
Fa2 3. 265 0. 663 3. 255 0. 813 3. 005 0. 889 3. 394 0. 854 5. 198 0. 002
t
9. 585 3. 979 10. 114 - 6. 131 - 19. 29 - 15. 78 4. 466 22. 882 - 25. 84 8. 095 - 16. 47 - 4. 674
P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男 SD 0. 881 0. 792 0. 870 0. 713 1. 035 1. 171 0. 980 0. 806 0. 757 0. 571 0. 477 0. 416
M 3. 440 3. 092 3. 563 2. 880 2. 064 2. 091 3. 201 3. 892 2. 031 3. 268 2. 619 2. 910
由表 4 可见,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多个维度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事后检验发现,整体来 看,除了自信心大三高于大四,其他差异显著的各项,大四学生都显著最高,大三在多个维度上都处于最 低水平,其次是大二,大一反而经常与大四差异不显著。
( 四)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学校类型差异 以学校类型为 分 组 变 量,职 业 成 熟 度 及 其 诸 因 素 为 因 变 量,进 行 单 因 素 方 差 分 析 和 事 后 检 验 ( LSD) ,结果见表 5。
第 29 卷第 2 期
胡琳丽,等: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调查
33
策略性知识和独立性水平显著高于女生; 女生的专业知识和现实性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 三)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分组变量,职业成熟度及其诸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 LSD) ,结
果见表 4。 表 4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 N = 443)
Fb1 1. 980 0. 927 2. 156 0. 964 2. 189 0. 996 1. 980 0. 909 1. 348 0. 258
Fb2 1. 966 1. 129 2. 189 1. 069 2. 288 1. 169 1. 928 1. 005 2. 692 0. 046
3 >4
熟 度
业 决
自信心
个体对自己做出符合自身特定的职业决策的信心程度。
策 态
主动性
个体积极参与职业决策过程的程度。

现实性
个体所选职业目标在现实中可实现的程度。
独立性
个体在职业决策过程过程中不盲目依从他人的程度。
注: 本表格的内容来自刘利敏[2]
二、结果 ( 一)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各因素水平的比较 首先,计算各因素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及与其理论中值 3 的差异性,见表 2。
女 SD 0. 811 0. 884 1. 106 0. 585 0. 916 1. 079 0. 987 0. 735 0. 702 0. 624 0. 432 0. 396
t
- 1. 497 2. 341 - 1. 714 - 2. 479 1. 503 1. 563 0. 348 - 2. 183 2. 267 - 1. 215 1. 685 0. 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4133( 2012) 02 - 0031 - 05
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日益成为突显的社会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虽然社会宏观经济状况的因素不容忽视,但是当今社会缺的是人才,而不是 人,所以个体自身因素亦很重要。大学阶段是学生接受高等专业教育与训练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为将 来的职业生活做准备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对于未来职业所做的准备,直接影响他们能否胜任社会就业。 本研究将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角度,从个体层面,探索大学生的职业心理。
Super 于 1957 年最先提出了职业成熟度( Career maturity) 这一概念[1]( P36 - P52) ,他认为职业成熟度是 个体完成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应的发展任务的程度。后来的学者不断丰富和完善职业成熟度的内涵。 刘利敏在全面梳理国内外既有观点的基础上,基于中国本土文化背景,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界定为“大 学生能够做出与自身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职业决策,并为实现相应职业目标所做的准备程度。”[2]本 研究中将采用这一定义展开调研。
0. 940
2. 109
0. 974
2. 703
0. 656
0. 093
0. 911
Fb2
2. 111
1. 086
2. 253
1. 169
2. 121
Fb 2. 624 0. 358 2. 685 0. 444 2. 628 0. 497 2. 659 0. 394 0. 419 0. 739
均分 2. 936 0. 413 2. 920 0. 395 2. 849 0. 409 3. 038 0. 365 4. 689 0. 003
4 > 2,3
收稿日期: 2012 - 05 - 03 作者简介: 胡琳丽( 1976—) ,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讲师,教育学博士。
32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2 年 6 月
表 1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各维度及因素的涵义界定
总概念 各维度
各因素



职业自我知识
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优缺点、优劣势、兴趣和爱好的掌握程度。
Fb5 2. 122 0. 659 2. 091 0. 694 2. 098 0. 785 2. 072 0. 683 0. 054 0. 983
Fa 3. 320 0. 852 3. 210 0. 528 3. 120 0. 557 3. 504 0. 546 9. 122 0. 000 4,1 > 2,3
表 5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学校类型差异( N = 447)
1 师范( n = 222)
2 综合( n = 170)
3 理工( n = 55)
变量
F
M
SD
M
SD
M
SD
P
事后检验
Fa1
3. 454
0. 835
3. 306
0. 862
3. 333
0. 814
1. 583
0. 207
Fa2
3. 183
0. 897
一、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在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单列) 、山东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 校发放问卷 48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47 份,有效率为 93. 13% 。其中男生 171 人,女生 271 人,5 人性别 缺失; 大一 49 人,大二 106 人,大三 200 人,大四 88 人,4 人年级缺失; 师范类 220 人,综合类 170 人,理 工类 55 人。平均年龄 20. 2 岁。 ( 二) 工具 采用刘利敏修编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问卷共 29 个项目,5 级评分,包括职业决策知识( Fa) 和 职业决策态度( Fb) 两个维度。其中,职业决策知识( Fa) 包括职业自我知识( Fa1 ) 、人际交往的策略性知 识( Fa2 ) 、职业世界知识( Fa3 ) 、专业知识( Fa4 ) 4 个因素; 职业决策态度( Fb) 包括功利性( Fb1 ) 、自信心 ( Fb2 ) 、主动性( Fb3 ) 、现实性( Fb4 ) 、独立性( Fb5 ) 5 个因素。该问卷经过严格的心理测量学分析,信效 度良好[2]。各维度及因素的涵义见表 1。 ( 三) 施测过程和数据处理 主试均为大学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以班级的形式集体施测,当场回收。全部数据采用 SPSS13. 0 for Windows 进行处理。
由表 2 可见,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总均分显著低于理论中值 3,说明大学生整体职业成熟度较低。从 各因素水平来看,职业决策知识、职业自我知识、人际交往的策略性知识、职业世界知识、主动性、现实性 显著高于一般水平; 职业决策态度、专业知识、功利性、自信心、独立性显著低于一般水平。
( 二)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分组变量,职业成熟度及其诸因素为因变量,进行独立组平均数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 3。
摘 要: 为探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状况,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对 447 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
果发现: 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总体偏低,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方面,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存在着诸多差异。
大学应该针对不同的年级,持续不断地开展职业生涯辅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