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7 分)
1.下列选项中,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拣择./择.席 场.院/场.所 信札./稳扎.稳打 B. 濯.足/擢.升 譬.如/癖.好 讣.告/赴.汤蹈火 C. 遗.产/遗.赠 古刹./刹.那 倒嚼./咬文嚼.字 D. 秀颀./欣.然 婆娑./袈裟. 绯.红/妄自菲.薄 【答案】D 【解析】
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弩钝 狂妄 联锁店 别出新裁 出谋划策
B. 曙光 锤炼 俱乐部 煞费苦心 附庸风雅
C. 秘诀 座标 副作用 既往不咎 不可明状
D. 消赃 攘除 电饼——驽钝,联锁店——连锁店,别出新裁——别出心裁;
C.座标——坐标,不可明状——不可名状;
D.消赃——销赃,郑重其是——郑重其事,脍灸人口——脍炙人口;
故选 B。
3.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上下一白。”
1
(3)李白《行路难》中借用典故含蓄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月清辉夜,诗人往往借月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苏轼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李商隐写出了辗转难眠的 相思之苦。 【答案】 (1). 秋草独寻人去后 (2). 天与云与山与水 (3). 闲来垂钓碧溪上 (4). 忽复乘舟梦日边 (5). 但愿人长久 (6). 千里共婵娟 (7). 晓镜但愁云鬓改 (8). 夜吟应觉月光寒 【解析】 【详解】“钓”“溪”“婵”“鬓”“吟”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答案】(1)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年客运量和最大日客运量逐年上升;不断提升服 务水平。 (2)①上半部分以“中”字为主体形象(或以艺术手法将“中”字进行变形,或以“中” 字左右对称),象征郑州从古至今都是华 夏的“天地之中”( 或象征轨道四通八达、往复 运行,或象征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②下半部分是汉字“郑州轨道”和 英文“ zhengzhou metro”,点明了徽标的主题 【解析】 【详解】(1)考查对材料的概括。材料一是从地铁方面,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 材料二从郑州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看出年客运量和最大日客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材料三从 地铁服务上,不断推出新举措。 (2)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 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仔细观察本图,整体构图要素是变形的 “中”字,主干和弯曲部分应代表轨道,这是郑州地铁的徽标图案,图案为黄色,寓意可从 “运行的轨道”“历史文化”“黄河文明”等角度来作答。 【点睛】解答本题先要明确题目内容,要求写出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语句要简明、通 顺。其次就是认真观察画面,据内容和要求答题。
②饭后人们都围坐在木桶四周,听老人讲蒸饭的秘密。老人滔滔不绝,面带微笑,一边 抽着烟,一边把木桶见底的米饭掀开——我们看到了一个竹制的筛子,蒸屉般兜住了上面的 米。“噢!原来下面没有底!”大家惊呼。老人说这个蒸屉是他特别找来的,这样蒸饭不粘
5
锅,透气。(B)他娴熟地用锅铲捣了捣米饭,就像农民给土地松土那样自然。第一晚的木桶 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
小白龙吃掉了唐僧的坐骑,于是孙悟空就和他打了起来。后来观音菩萨前来,收伏了小白龙,
3
小白龙才知道唐僧就是自己要等的取经人,于是主动认错,化作白龙马驮唐僧西天取经。据 此分析作答即可。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郑州地铁首条线路于 2013 年 12 月 28 日开通试运营,使郑州成为中国第 18 个开通地铁的城市。至今,开通运营线路共有 3 条,共设车站 61 座;其在建线路共有 7 条, 里程约 166.65 千米;远期规划共 21 条线路,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
⑤老孙说他当了二十多年会计,也经营过饭店,当过农民,但他最想做的是一名老师。 他喜欢读书,酷爱文艺。曾经读过一整本《水浒传》给村里的瞎子听,至今他还能流利地背 出许多诗词。他最不屑的,就是肚子里没货的人。老孙说,有了文化和知识,他就掌握了原 理,也就能做得比一般人好。包括他自学会计怎么算账、学习蒸饭怎么蒸得好,都是因为自 己摸索出了规律。而规律来自于一样东西:实践。他也劝诫我,写作也是要实践。写东西的 人,只有经历了,才能写得好。练字也是一样,必须天天练。在老孙的说法里,什么都是“对 称”的。对他来说,最对称的是个“人”字,也最难写。
翘.首以待/行业翘.楚 称心遂.愿/半身不遂. 硕腹巨贾./余勇可贾. 泱.泱大国/怏.怏不乐
【详解】A.zé∕zhái,cháng∕chǎng,zhá∕zhā,qiáo∕qiáo; B.zhuó∕zhuó,pì∕pǐ,fù∕fù,suì∕suí; C.yí∕yí,chà∕chà,jiào∕jiáo,gǔ∕gǔ; D.qí∕xīn,suō∕shā,fēi∕fěi,yāng∕yàng; 故选 D。
李连不听众人劝阻,结果被张顺按在水里收拾了一番,宋江与戴宗赶来,两人和好,最终同
为梁山好汉。这真是“不打不相识”。②示例:唐僧和孙悟空行至鹰愁涧,一条龙蹿出水来
将白马吞入肚中。孙悟空与小白龙打斗,小白龙不敌躲藏了起来。后观音菩萨前来收伏小白
龙,并将其变作白马,驮负玄类西重去取经。孙悟空与小白龙可谓是“不打不相识”。(任
选一组人物,描述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了解。根据题干的描述,《西游记》中光头浓须、
手握禅杖的和尚是“沙僧”。沙僧原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
盘踞在流沙河,吃人为业。后来经过观音菩萨的教化,成为了唐僧的徒弟,保护唐僧西天取
经。《水浒传》中光头浓须、手握禅杖的和尚是“鲁智深”。鲁智深原名鲁达,本在渭州小
④此时,我对他只做蒸饭这一件事已经毫不怀疑了。院子里做菜的厨师,需要料理不同 食材,煎炸烹煮,轮番上场;而 78 岁的老孙只面对一样东西:米;只用一个手法:蒸。这 就是我感到最特别的地方。蒸一桶米饭,需要耗费的人工不小。别看他最后的成果就一样, 但要做好上百人一天的饭,需要从凌晨待到夜晚,要有技艺,更要有耐心 。
材料二 郑州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
年份
最大日客运量 年客运量(人次)
(人次)
2017 年
14462.27
67.43
2016 年
8810.15
36.46
2015 年
6785.35
35.18
2014 年
78.9
28.4
材料三 郑州地铁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举措:地铁各站点设置爱心伞,行 车时车厢温度控制在 26℃±1℃,高峰时段缩短行车间隔,平安夜延长运营时间,大客流时 启动限流措施等。 (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郑州地铁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下图是郑州轨道的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和寓意。
二、现代文阅读(29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蒸饭匠 李靖
①在爷爷走后的第一天,家里的院子就来了专门做红白喜事的人。当第一顿午餐许多人 都围在一个大木桶前盛饭时,大家立马就发现了这米饭的与众不同。首先是那氛围就很特别。 有人打开木制的桶盖,热气涌上来。盛饭的人都要排队,用铁铲铲一碗,端着碗回到饭桌, 香味自然就弥散在院子里。大家赞不绝口,你一言我一语。“这个饭香,用木桶蒸的。不是 煮的!”“蒸这个饭有讲究,要不停添水,跟一般的煮饭不一样。”“那个老师傅蛮有名的。 他会烧。”我扒了一口米饭在嘴里,有木头的味道,也有空气的味道,(A)木香渗进了米粒 的每一个分子,吞一口米饭,就像吞进阳光晒过的空气,太好吃了。
2
(2)“不打不相识”是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字眼,与其相关的情节在小说中也频频出现,
最终演变成了小说中精彩的故事,流传甚广。请你从下面任选一组人物,简要复述人物“不
打不相识”的相关情节。
①李逵和张顺
②孙悟空和白龙马
【答案】(1)示例一:沙僧。他本为天宫卷帘大将,因在天宫失好手打碎了琉璃盏被贬下凡。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___。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 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 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_____,只要用形旁“鱼”就以交代它 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 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 80%的汉字是形声字。 【答案】 (1). ①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 (2). ②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 方法 【解析】 【详解】属于补写。补写语段或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 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此题要注意补写的 语句在中间,应当有如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一空,是解释“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 多数”的原因,答此题要明白“象形字”是利用图形作文字使用。所以此句可拟为“画出事 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二空,要对下文“只要用形旁‘鱼’就以交代它们的类属, 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等句分析,即可得出当“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时, “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那么“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根据以上分析填充即可。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西游记》和《水浒传》中都有一个光头浓须、手握禅杖的和尚,请选择其中一个,结 合相关情节分析他成为和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