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卫生综合考研重点指导

2015卫生综合考研重点指导

公卫考研所有科目中以卫生综合为最难,一是需要准备的科目较多,包括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二是部分课程内容比较艰深,单纯的记忆解决不了问题。

而在卫生综合的五大科目中,流行病又无疑是其中最难、复习中需要花费最多力气的。

以李立明主编的人卫六版流行病学教材为例,谈一下我在复习过程中的经验。

全书合计二十八章,包括前十八章总论,以及后十章个论;各个学校本科阶段教学目标不同,讲授的章节及侧重点也有区别,但就备考卫生综合而言,其重点是相对比较明确的,即以前十八章总论为主要考核内容,个论部分不敢说绝对不会考到,但分析历年真题可见,个论考到的概率极小。

因此,复习过程中,仅复习前十八章足够了。

而在前十八章的总论中,复习也建议有所侧重,个人建议以第一章至第七章,第九章至第十章为最重点;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为次重点,十三章至十八章再次之,第八章为末重点,复习时间参考上述重要性进行合理安排。

流行病学课本看上去很厚重,内容也比较庞杂,复习过程更应重点把握重点章节和重要知识点。

个人体会,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是掌握好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锻炼流行病学思维;流行病学方法以page10中的图1-1为准,尤其要重点领悟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优缺点,及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生态学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的优缺点、适用性、基本概念也常常作为考点。

流行病学方法,关键不在你是否把它的定义记得多牢固,而是你是不是明白,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在什么阶段及什么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

记得曾经有一个论述题,“某地发生不明原因重大疫情,请你结合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解释各种流行病学方法的要点。

”,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好,大家可以试着做一下答案。

流行病学复习,基本概念是串起各个章节的连接点,流行病学、RR、OR、类实验、监测、偏倚、生态学谬误等等,我在这里不做过多的列举,后面在讲各个章节的复习要点时,再仔细归纳和总结好久没更新过了,最近一直比较忙乱,也没有状态写东西。

前途,工作已经开始成为我常常关注的事情;焦虑,担忧也开始弥漫在每天的情绪中。

从这篇日志开始,我会简单概括流行病学复习中的重要知识点,按照章节的顺序,以人卫六统编教材为蓝本。

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实际应用的五大条;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图表,这个图表基本上可以贯穿整个流行病学的复习过程;流行病学的六大特征。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这一章节主要还是以考察基本概念为主,试题中多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本章节的概念都是流行病学中很基础很核心的概念。

首先明白疾病的分布的概念,以及三间分布的基本原理,不懂三间分布就相当于没学过流行病。

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英文写法,分子、分母的确定,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散发、暴发、流行的概念。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流行病学基础性方法之一,以现况研究和生态学研究为主。

现况研究或称横断面研究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研究目的和应用范围,特点;普查与抽查的适用性,几种抽样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性。

生态学研究的概念,类型,优点及其局限性;生态学谬误的概念。

上面列出的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未列在其中的希望大家也不要完全无视;毕竟我已经考研结束两年多了。

对于知识点有什么疑问,欢迎给我留言。

诺诺给我留言时候问过,维护这样一个网站是不是要花费很多时间,我是不是特别闲。

我是这样回答她的,我很忙,课题的压力,毕业的压力,毕业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而在这里写这样一个网站也的确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越是疲惫的时候,越会拷问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在哪里。

我并不确定会有多少人来到这里,又会有多少visitor能从我的只言片语中获益?有没有谁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于我,可能既然开了这个头,就想一直走下去吧。

第四章,队列研究;需重点掌握其基本原理,以及队列研究的目的或者说是通过队列研究能够获得哪方面的信息,简单了解队列研究的不同类型及其使用条件;队列研究的研究人群,暴露人群和对照人群的类型及选取原则;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尤其是涉及的几个概念,人时及其计算方法,累计发病率、发病密度,标化比及两个例子(标化死亡比,标化比例死亡比),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常考察的一个知识点是相对危险度与归因危险度的区别和联系,北医流统系复试的时候曾经考过,而且要求用英文回答。

归隐危险度百分比,人群归隐危险度等的概念、计算方法和联系。

队列研究的两类偏倚,队列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也都是重点掌握的内容。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掌握基本原理,研究类型里面的第二种类型,即病例与对照匹配,什么是按频数匹配,什么是个体匹配,over-matching是一个常常考察的名词解释。

病例对照衍生类型,重点看下巢式、病例队列、单纯病例就行了。

病例对照研究的核心知识点是病例和对照的选择,尤其是选取恰当的对照更是关乎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的成败,教材关于此部分的阐述需反复阅读。

资料的处理与分析,重点看下不匹配分层资料的处理步骤。

power的概念,病例对照研究的偏倚,尤其是三种选择偏倚是名词解释考察的热点。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的比较那个表格,需要反复阅读,这个非常重要。

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掌握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点,核心有二,一是随机分组,二是有干预措施;思考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区别与联系,这个曾经考察过论述题。

类实验的概念作为名词解释考察过。

影响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效应的主要因素需要看一下,尤其是霍桑效应与安慰剂效应作为名词解释记忆一下。

盲法的概念及其类型,评价实验效应的几个指标,尤其是效果指数,有效率等需重点重点掌握。

我们今天继续来看流行病学,上次讲到流行病学实验一章了,刚才翻了一下第七版的流行病学,怎么没看到流行病学实验这一章内容?不管了,反正考试肯定是还会考,所以还是推荐大家看第六版教材,与时俱进不要太快。

筛检,好吧,这个七版教材上也没有了,直接就是诊断试验了;不过我没看今年的考题,里面还有没有筛检的知识点?其实无论是筛检试验也好,还是诊断试验也要,核心的知识点都是一样的,就是真实性与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灵敏度、特异度、真阴性率、真阳性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约登指数、符合率;还有比较容易混淆的阴阳预测值和阴阳似然比。

希望大家能理清这些概念的含义,熟记它们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不是很难,但是经常会考一些计算题。

评价可靠性的指标里面,变异系数大家都很熟悉了,诡异的是七版教材里面也有一个符合率,这个符合率和真实性评价指标里面的符合率名字一样,内涵却大不相同,此处的符合率是定性试验中,两次试验均被判为阳性和阴性的对象与总对象之比,大家领会一下吧。

卡帕值的计算就不用记忆了,这个应该不会考。

联合试验中的并联与串联试验,它们与灵敏度和特异度之间的关系,要领会一下。

偏倚及其控制,偏倚是贯穿流行病学教材全书的核心概念,什么是偏倚总应该知道,控制混杂偏倚的策略要掌握,内部真实性、外部真实性的概念。

病因和因果推断,掌握病因的概念,重点是因果推断的几大原则,了解一下充分病因与必要病因、米勒准则。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三级预防,疾病监测的概念,疾病监测的类型。

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源、疫源地、潜伏期及其意义,传播途径记忆大条,流行过程,EPI,疫苗的类型,冷链。

伤害流行病学:一般了解,四项干预措施看一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特征,传染病暴发调查的步骤。

分子流行病学:定义,分子流行病学对传统流行病学的影响,生物标志的种类。

遗传流行病学里有个遗传度的概念要掌握。

流行病学教材就和大家串讲到今天,不想再非常细的去说了,那样和抄课本没有什么区别。

大家如果在复习流行病过程中有什么疑难,或者拿不准的地方,欢迎给我留言探讨。

统计经常听到一句话,卫生综合五大科目中流行病学是最难复习的,而医学统计学是最基础的,只有学好医学统计,才能更深入的理解流行病学。

这些话有些夸张,但医学统计学的基础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它是数理统计学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

复习医学统计学的关键在于领会每一种统计学方法的原理,训练统计学思维;无论公式、定理背诵的多么熟练,spss软件操作的多么流畅,如果统计原理弄不清楚,那么还是相当于没学会统计学。

去年旁听的一次研究生答辩会上,某同学选取某医院某科室2011年2月至2011年9月就诊的所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保类型、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以及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分析软件使用的是spss13.0,各组间默认正态、等方差。

大家觉得这个分析思路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很完备?方法应用的也符合统计学规范?表面上看来的确如此,实际情况呢?这个分析思路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立不住的。

有一句话,叫做“无抽样,无检验”。

上面的课题设计中,研究对象是某时间段内所有患者,这属于普查的一种,既然是普查就不存在抽样的问题,不抽样就没有假设检验的什么事了。

假设检验是用来干什么的?为什么要用假设检验?其目的是为了用样本去推断总体,看一看样本的特性是否适用于总体。

如果一个研究的研究对象本身就选用了总体,那么还用假设检验做什么?类似的例子,说透了可能大家都明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人犯这种错误,根源还是没有透彻的理解统计学的原理和思路。

医学统计学说白了,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统计描述,二是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包括定量资料的描述和定性资料的描述;统计推断包括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统计推断也涵盖定性和定量两种,但以定量资料为主。

统计描述中的核心概念,均数、方差、变异系数、四分位数、率、构成比;统计推断中的核心知识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相关、回归。

把握住这些核心知识点,其实医学统计学的复习已经完成了大半了。

医学统计学复习中首先接触到的概念是总体和样本,这两个概念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领会,虽然不会考察名词解释,但却是统计的基础所在。

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包括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无论是对于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在实际研究中,我们或者受到资金、时间、技术等的限制,不能将所有的研究对象逐一研究,这就需要从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研究,这一部分能够代表总体的研究对象就是样本。

统计学中绝大多数的研究都属于抽样研究。

这是我对于总体和样本的理解,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

接下来讲统计描述,首先是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或者说是数值变量的统计描述。

变量描述的二要素是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就集中趋势而言,常用的指标是平均数,正态分布变量使用算数平均数,对数正态分布的变量使用几何平均数,偏态分布的变量使用中位数;就离散趋势而言,正态分布变量使用方差或者标准差,非正态分布变量使用四分位数间距,对于没有单位或者均数与标准差相差较大的变量,其离散趋势常用变异系数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