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污水处理及净化作用
摘要:化工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氨氮、富含有机物和金属离子的废水。
文章分析了现有水处理技术特点,提出适合石油化工催化剂生产废水处理的清洁
生产工艺流程,以期减少石油化工催化剂生产废水氨氮、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排放
量和废水排放总量。
关键词:催化剂;废水;清洁生产;处理技术
1、引言
近年来,废水治理已经成为制约催化剂生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瓶颈。
为
保证催化剂生产废水稳定达标,降低催化剂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提升催化剂企业废水处理清洁生产水平,就现有可用于催
化剂生产废水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探寻目前石油化工催化剂生产工艺技术
条件下,适合其废水处理的清洁生产技术。
2、可用于催化剂生产废污水处理技术
2.1生物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分解生成氮气以实现处
理污水的目的,是最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氨氮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有缺氧-好氧(A-O)工艺、SBR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SHARON工艺)等。
其
具有能耗小、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但若污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过高(一般认
为大于200mg/L时),需采用其他脱氮技术预先去除部分氨氮以降低负荷,节约运行成本。
此外,生物法还易受温度、毒素浓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尤
其针对含有有机胺等具有生物毒性物质的强碱性分子筛废水,无法直接采用生物
法处理。
2.2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指利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等材料对废水中氨氮进行吸附分离
的过程,具有工艺简单、易操作等特点,适用于氨氮质量浓度较低的废水。
单县
环保局考察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高浓度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
结果
表明,树脂对焦化废水中氨氮的静态吸附量为13.3mg/L树脂,对氨氮的
最大吸附率为90.87%。
然而,对于高浓度的废水,采用离子交换法会因再
生频率高而产生大量的再生液,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2.3吹脱法
吹脱法是在碱性条件下利用空气(称为吹脱)和水蒸汽(称为汽提)使水中
溶解性易挥发物质(氨氮)由液相转入气相,从而实现水中氨脱除的技术。
利用
吹脱法处理氮肥厂废水,调整废水pH值大于12,用蒸汽或热空气吹脱,当升
温至95℃时,氨氮去除率可达90%。
为使废水达标排放,还需增加后续处理。
采用吹脱法处理尿素厂的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去除率达78%。
吹脱法适用于
小规模、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处理,但在处理大规模、低浓度氨氮废水时,则成本
较高,且易产生二次污染,同时需防止吹脱设备结垢。
2.4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在氨氮废水中添加沉淀剂,使其与NH+4离子反应生成难溶
物以除去废水中氨氮的措施。
谢炜平[5]采用氢氧化镁和磷酸作为沉淀剂,当
氨氮质量浓度小于900mg/L时,氨氮去除率可达90%。
此法适用于规模
较小的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设备简单,但需开发更廉价、高效的沉淀剂,及
沉淀物的再利用方案。
2.5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对不同粒径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淡
化-浓缩的技术。
具有常温操作、简便易控、过程无相变化、无添加剂、无二次
污染等优点。
对废水中有价值的大分子组分回收、浓缩有重要意义。
2.5.1微滤
微滤能截留0.1~1μm之间的颗粒,即允许大量溶剂、小分子和溶解性无机盐等通过,而截留住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
具有耐热、耐溶剂、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
2.5.2反渗透
反渗透技术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利用半透膜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
操作。
目前在海水淡化、工业用水处理等过程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海水淡化过程,相较于其他方法,反渗透法的耗能最低(约6~7kW•h/m3),仅为蒸发
法的1/4。
其优势在于将稀溶液浓缩的同时,回收工业纯水。
但随废水的含盐
量增加,反渗透工作压力升高,导致耗能增加,采用其提浓时,仍需核算经济效益。
2.5.3超滤
超滤在压力的驱动下,一般能截留0.002~0.1μm之间的大分子物质、胶体和有机物等,允许溶剂、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从而
使水得到部分净化。
目前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工业废水处理及生物技术工业。
2.5.4纳滤
因渗透过程中截留率>95%的最小分子约为1nm而命名为纳滤膜,其截
留的分子量约为200~1000。
纳滤在水的软化、单多价离子分离等方面有
其独特优势,目前已广泛用于制造生化产品、处理污水、制备饮用水和回收物料
等多个领域。
2.6氧化技术
2.6.1臭氧氧化水处理技术
臭氧氧化是利用臭氧作氧化剂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方法,有催化剂存在时,臭氧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更为显著[7]。
催化臭氧化技术分均相催化臭氧化
(金属离子催化作用)和多相催化臭氧化(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催化作用)。
其中多相催化因可以从反应媒介中回收催化剂,且具有高效降解有机物的潜能而
广受关注[9]。
常见的多相催化臭氧化催化剂有过渡金属如Fe、Cu、Ni、Al、Mn、Co等和稀土元素Ce等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
但多相催化臭氧
化处理目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要实现工业化应用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发展。
2.6.2光催化氧化
因TiO2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氧化能力强、无毒、廉价等优点,且能在常温、常压下降解去除难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途的环境
污染治理及深度净化技术。
其氧化性能优异、可重复利用、无毒无污染,然而主
要受限于光能利用率低和催化剂回收困难等缺点。
近年的研究实现了可见光催化,而磁性负载也很好地解决了催化剂回收问题,使其重复利用得到可能[11]。
但因有机胺等价值组分被氧化分解,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