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5 动物儿歌导学案设计课题动物儿歌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强调:“儿童的认识来源于动作,知识来源于活动,活动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由此,本课教学设计旨在遵循儿童年龄特点,扎扎实实搞好识字教学,有声有色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猜谜语、编字歌、讲故事、“小老师”游戏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认识和记忆形声字。

同时,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平台,采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汉字音、形、义,启发学生自主发现,汇报汉字学习的收获,使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品尝合作学习的乐趣,发现汉字中蕴含的无限魅力。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字词。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最喜欢的小动物。

2.教师出谜语:“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捉虫忙。

”“头上两根毛,身穿花旗袍,成天不劳动,只知乐逍遥。

”3.教师板书“动物儿歌”并小结引出——走进大自然,和小动物交朋友。

1.学生自由说出喜欢的小动物并简单说说动物的特点。

2.学生根据谜语,猜测出谜底是“蜻蜓”“蝴蝶”。

3.随师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1.猜谜语。

(1)小虫遇到马。

(打一字)(2)日子都在门里过。

(打一字)(3)一个英雄汉,设下天罗网,专捉飞来将。

(打一种动物)二、合作交流,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引导学生试读课文并圈画生字。

2.教师出示带拼音的12个生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1)引导学生小组推选“小老师”教每个组员读准字音,同时规范每个学生汇报时的语言。

(2)引导学生集体汇报,相机评价和鼓励。

(3)提出要求:拼读字音,声音洪亮。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自学喜欢的生字,说清用什么方法识记。

(1)教师点拨形声字识字法,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及时鼓励。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为生字组词和造句帮助理解。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网”,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图,形象识记生字。

5.组织学生展开“开火车组词擂台赛”,为生字扩词。

1.学生听准字音,结合拼音试读课文,圈画本课12个生字。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汉字的字音和字形。

(1)学生小组内轮流当“小老师”拼读字音,并交流需要注意的读音。

如:“蚂”字读三声;“藏”字是平舌音;“蜘、蛛”都是翘舌音;“粮”字是三拼音节。

(2)汇报形式: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藏”的读音,请大家跟我读一遍——(3)正确齐声拼读生字。

3.学生观察,挑选喜欢的生字进行同桌交流并汇报,要把话说完整。

(1)形声字识字法:我最喜欢“蚂蚁”这两个字,它们都是虫字旁,表示和虫子有关,我发现这两个字的读音都与右半部分相同或者相近。

看到这两个字,我就知道“蚂蚁”是一种昆虫。

(按照这样的方法说说“蜻蜓、蜘蛛”两个词语。

)2.汉字游戏,填一填,连一连。

虫马义青知朱() () ()3.把下面的字去掉部首,再组词。

造()()迷()()粮()()(2)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①部件组合法:我最喜欢“食”字,它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人”,下面加个“良好”的“良”。

(我能用它组词,还能用这个词造句。

)②换部首法:“食”字去掉人字头,左面加上米字旁就是“粮”,组词、造句。

③学生交流汉字故事:草丛中藏着宝,找来找去踩乱了草。

(“藏”字上面是草丛,下面是乱草,中间的“臣”字是个宝。

)4.学生观察图画并交流:“网”字中间就像实物网。

5.学生“开火车”,轮读生字,组词多而且准的小组获胜。

获胜小组获得生字卡,当老师领读。

4.比一比,看谁说出的词语最多。

食()()()藏()()()网()()()5.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

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三、语境识字,诵读儿歌(用时:15分钟)1.教师出示儿歌,用红色突出生字,组织学生开展“送字回家”的读书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六种动物,再读词语。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描写地点的词语读一读。

4.引导继续读书,用双横线画出每种动物的具体活动。

5.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游戏活动,“找朋友,组句子”。

6.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活动卡。

1.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自主汇报读书的快乐感受。

2.学生自主画出六个动物名称词语,即“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再次读出这些“虫字家族”的词语。

3.学生读文并用符号标出表示地点的词语,即“半空、花间、土里、地上、池中、房前”,交流汇报。

4.学生自主读书并同桌交流表示动物活动的词语,即“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

5.学生手持词语卡片,分组展开游戏活动,最快的小组获胜,得到背诵课文的展示机会。

如:词卡“蜻蜓”“半空”“展翅膀”是一组好朋友。

6.学生观察活动卡,按照要求自主完成,再小组交流。

6.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蜻蜓花间捉迷藏蝴蝶半空展翅飞蚯蚓地上造宫殿蚂蚁土里运食粮蝌蚪房前游得欢蜘蛛池中结网忙四、总结识字,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1.这节课你都学会什么了?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

2.把你今天学会的识字方法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1.学生汇报本课学习收获。

2.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课堂作业。

7.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6 古对今导学案设计课题古对今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力求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遵循“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教学思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识字、在朗读中识字,并且在识字过程中注重方法渗透,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字,使汉字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变成了鲜活的画面,具有了丰富的感情。

学生不仅认识了汉字,还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字词,搜集对联。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片,欣赏对联。

2.教师引问:你在什么时候看过对联?3.教师以一副对联为例,说出上下相对的特点。

如:“春来鸟语满林,夏至花香万里”中,“春对夏”“来对去”。

4.教师根据对联揭题“古对今”并板书。

1.学生读出对联上的内容,有困难的可以寻求老师帮助。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在什么时候看过对联。

(春节、寿宴、喜宴等)3.学生在教师的描述中知道对联中其他相对的词语。

(“鸟语对花香”“满林对万里”)4.学生齐读课题,再将“对”字省去,读一遍“古今”。

用“古”字扩词、说话。

1.对子连线。

(将上下句相对的词语连起来)春来鸟语满林,夏至花香万里。

二、熟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读一读课文,巡视指导和帮助。

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第一节,教师引导学习第一节。

贴词——学字——导读。

3.教师引导学生动笔画出第二节中相对的词语。

贴词——生对词——学字——背诵。

教师点拨识记方法。

如:加一加、拆分法、看部首猜意思的方法。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1)遇到读不好的词语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读一遍,互相帮助。

(3)全班展示读。

2.学生看课件,试读、齐读第一节。

(1)仔细观察,发现:古和今、圆和方、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都是相对的词语。

(2)同桌对读词语,全班齐读词语。

(3)学生圈画本节生字:圆、严、寒、酷、暑、凉。

同桌交流怎么记住这些字。

3.学生自由读第二节,画出意思相对的词语。

(1)学生看课件,对对子。

(2)学生自主识记汉字。

晨:加一加。

(日+辰=晨,早晨、清晨)朝:拆分法。

(十日十月、早上的太阳叫“朝阳”、早上的云霞叫“朝霞”、早上的露水叫“朝露”)霞:雨字头与天气有关。

(云霞、彩霞、晚霞、霞光)(3)学生有节拍朗读、背诵第二节。

2.观察图画,填上相对的词语。

①圆②方( )对( )3. 连线组词。

严暑酷凉冰寒4.加一加,再组词。

日+辰=( )( )雨+叚=( )( )十+日+十+月=( )( )5.读一读,把意思相对的词语连起来。

桃花香杨燕舞莺歌柳鸟语李4.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第三节,自主学习这节。

出示自学提示。

(1)引导画出相对词语,读熟。

(2)启发学生对对子,掌握相对词语。

(3)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背诵第三小节。

①拍手朗读;②同桌拍手齐背诵。

4.学生自由读第三节,采用自学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1)画出相对的词语,读一读。

(2)同桌之间出上联、对下联。

桃对( )、柳对( )、莺歌对( )、鸟语对( )。

(3)同桌拍手游戏,朗读并背诵第三小节。

6.看谁组词多。

李( )( )( )语( )( )( )香( )( )( )三、诵读韵文,书写汉字(用时:15分钟)1.组织学生展开“开火车组词擂台赛”,为生字扩词。

2.教师引领学生展开游戏活动,巩固生字,并扩词。

3.教师组织学生多种游戏诵读儿歌。

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师范写,生书空。

强调“李”字第五笔压线,“香”字第六笔压线。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组词多的小组获胜。

获胜小组获得生字卡,当老师领读。

2.学生玩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学生读生字,读对了可获得苹果,看谁的苹果最多。

3.打拍子读课文、找伙伴拍手读、和老师合作读、男女生对读等。

4.学生随师书空,自主描红,练习书写。

左右结构的字应用“三看法”,即一看大小、二看高矮、三看笔画。

7.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

古香凉四、总结识字,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都学会什么了?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

2.把你今天学会的识字方法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1.学生汇报本课学习收获。

2.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课堂作业。

8.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7 操场上导学案设计课题操场上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属于按事物规律识字,反映的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体育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有机结合起来”的识字教学理念,因此,本教学设计围绕学生看图说词、看图贴词、反复运用多种形式学习词语的三个活动展开,力求增强学生识字时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时的参与性和可接受性。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师) 2.生字、生词卡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用时:7分钟)1.教师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然后组织学生汇报观察情况。

2.小结,板书课文题目。

1.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图画,并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汇报操场上小朋友的活动。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1.自由说说和同学们下课都喜欢玩哪些体育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