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调研报告
• (3) 平、剖面设计 • 为了更加经济有效地使用阅藏空间,要合理地确定柱网 尺寸。目前我国图书馆的开间通常采用6m×6m、 6.6m×6.6m/ 7.2 m×7.2 m、7.5m×7.5m的柱网。建筑物 的进深主要取决采光方式、结构与层高等因素。条状体形 的阅览空间的进深一般为9~12m,最大达18m,但当利用 天窗或人工照明等手段可以适当扩大至24~27m。阅览空 间的层高应满足日趋开放化的管理模式,太高会浪费空间 ,太低不利于通风和采光。一般阅览室的净高控制在3~ 3.3m。
图书馆调研报告
组员:陆志明,彭灵 汤苑青,段祎
资料收集
•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 机构,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 社会教育等职能。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建立在那里的东西, 如书籍,报纸,视频和音乐的保存供人阅读,使用或借用 ,是为读者在馆内使用文献而提供的专门场所。
• 2.阅览空间的设计要求 • 阅览室的设计应满足:保证有良好的朝向、自然采光与通风、安静 的阅览环境、灵活可变的阅览空间和简洁合理的交通流线。 • 3.阅览空间设计 • 设计时首先确定阅览空间将要提供的读者座位数,其次要明确阅览 室的性质及管理方式(开架、半开架或闭架)。在此前提下研究每个 读者所需的面积,阅览家具的形式及排列方式。另外阅览区应根据工 作需要在入口附近设管理(出纳)台和工作间,并宜设复印机、计算 机终端等信息服务、管理和处理的设备位置。工作间使用面积不宜小 于10m2,并宜和管理(出纳)台相连通。 • (1)单个读者所需的阅览空间 • 取决于阅览行为和阅览桌椅的形式和大小,通常每位成年读者所需 阅览桌长度为700~1000mm,深度为500~700mm。 • (2)阅览桌的形式及排列方式 • 阅览桌分单面单座,单面联座和双面联座等,其中双面联座最为常 用。为了有效的防止眩光,一般阅览桌垂直外墙面布置。
• 三、书库,阅览室设计:在进行书库、阅览室的环境设计
时,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是:要将书库、阅览室规划成读者活 动的场所,而不仅仅是陈列图书资料的地方。书库要有流畅的 通道;利用率高的新书,应该有单独陈列的书库或书架,书架 之间距离不宜太窄。避免压迫感;将书架的最上层和最底层空 置或少摆图书,在中间的几层应尽量摆放图书,方便读者取阅 。
而且要了解以下方面:现代图书馆的室内环境,主要是指采光 照明、通风、噪声控制 等建筑物理中的环境控制;了解家具与 人体活动尺寸的关系, 同时简略了解使用者心理特点、 行为规 律与图书馆建筑的关系, 更好的在设计中创造符合师生特点的 环境空间。 现代图书馆外部空间设计,整体建筑与环境的适应 方式以及互 动关系,内外空间的界定方式;图书馆造型设计以 及建筑内外部材质选取和柱网分配。
详细资料 • 图书馆分类
• 1.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 具备收藏、管理、流通等一整套使用空间和技术设备用房,面向社会 大众服 • 务的各级图书馆,如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区、县图书馆,其 特点是收藏学科广泛,读者成份多样。 • 2.高等学校图书馆-College Library •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具有服务性和学术性强的大专院校和专科学校, 以及成人高等学校的图书馆,简称高校图书馆。 • 3.科学研究图书馆-Research Institution Library • 具有馆藏专业性强,信息敏感程度高,采用开架的管理方式和广泛使 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服务手段的各类科学研究院、所的图书馆 ,简称科研图书馆。
• 二、藏书区 • 1.藏书空间的类别 • 图书馆的藏书空间主要可分为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和阅览室藏书三 种形式,较大型的图书馆中还设有各种特藏书库、密集书库和储备书 库等。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已由闭架管理向开架管理过渡,藏书形式 上也逐渐向着阅览室开架藏书,辅助书库藏书和基本书库藏书相结合 的方向发展。 • 2.藏书空间的设计要求 • 书库的平面布局和书架排列应有利于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应满足 提书距离短、造价经济的要求。要具备良好的图书保管条件,有合适 的温湿度,以及必要的防护措施。
• 因此,对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也提出了灵活性、可变性、扩展 性的要求。现代图书馆要求以人为本,全方位开放,阅览室 空间与藏书空间逐步融合,阅览室的概念已完全不同了,阅 览室将是按学科专业设置,实行外借与内阅藏书一体化,这 种大开间式的布局,既是藏书库房,又是阅览室,也是借书 处,这样的布局使读者一目了然,更接近读物。减少了管理 层次和工作人员。若欲区分阅览室内不同载体和不同的读者 群,也只是用可移动的轻质隔断,因此建筑设计需采用统一 柱网、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的三同藏阅一体化建筑,采用大 空间、灵活隔断的格局,强调开放式的概念。
• 四、导向系统:一个优秀的图书馆方位设计,应该能让读
者感到对环境有控制的能力。图书馆布局一览表应在入口显眼 处,路标随处可见,帮助读者弄清方位。联机书目录检索终端 应遍布馆内,陈列各种宣传,介绍资料供读者免费取阅。
• 二、内部环境:图书馆内部环境设计包括采光、温度、
色彩、绿化、噪音、空气质量、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诸 多方面的内容、馆内环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 心里。布局设计以有利于读者利用为原则。可以把咨询处 安排在读者刚进入图书馆的门厅处,目录检索机应该设计 在图书馆入口附近或阅览室、书库入口处。外借处要尽可 能安排在一楼并远离阅览室,而电子阅览室和视听室应尽 量安排在较高层等。此外还要考几个方面:
• 一、外部环境:图书馆的外部环境设计主要指图书馆建筑 物的外在造型及周围环境,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外观造型整 体风格应简洁流畅、庄重大方,色调应明快高雅,并且与 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体现出比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时代感。 图书馆作为一个空间实体,其色彩、造型、样式、外观应 区别与其他建筑物,应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与周围的环境 (如道路、草坪、树木、雕塑、广场)相呼应,组成一个 和谐统一的共同体。图书馆建筑只有与四周环境构成一个 有机的整体,并且在人们欣赏它时,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才能把图书馆整体建筑的美烘托出来,才能作为一个整 体而完整的展现出来。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第一印象,能为 图书馆产生增值效应,有效的锁定读者的目光。
• 图书馆建筑的灵活性、可扩展性
• 灵活性是指建筑布局、平面结构、家具和设备等都应具有灵活 性特点,即内部的可变性。既能满足当前的使用要求,同时考 虑远期发展和改变布局的可能。传统图书馆藏、阅、借、管布 局固定分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 得内部再次出现各部面积重分配,传统的固定式空间布局已不 能适应发展变化。
• 图书馆室内色彩的选择应以稳定、柔和、淡雅为主。整个墙 壁要以淡雅。明快的色调为主。可适当点缀色彩和谐的壁画 、图片等。以体现图书馆的青春活力。
图书馆建筑的艺术性
• 一个现代图书馆的建筑不仅具有内部布局灵活、功能齐全,外 型应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地方特色、富有艺术性。馆周围的绿 化区,馆前的喷泉、小品、荷塘,馆内外的雕塑壁饰、字画、 名人名言、室内视觉舒适的色彩环境、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等 营造了浓厚、高雅的文化氛围,令读者赏心悦目。还要注意与 周围环境的协调,内外美的和谐统一。不能只追求局部美,而 忽视了于周围环境的和谐。
• 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积极地开发,广泛地 利用这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它也是图书 馆承担各种职能的基础。由于当今社会文献的生产数量大 、增长快;社会文献的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文献的时效性 强;文献的传播速度加快;文献的内容交叉重复;文献所用语 种在扩大,质量下降等特点,使人们普通感到利用起来十分 不容易。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科学 分析综合、指引,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 流,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传递,使读者更好地利用它们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发包括下面几项内容:第一,对到 馆的文献进行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加工,最后调配 到各借阅室,以便科学排架,合理的流通;第二,对馆外 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过滤,成为虚拟馆藏,形成更加 宽广、快捷的信息通道;第三,通过最现代化的手段—计 算机网络操作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
• 书库的层高和书架的高度有关,一般在2.7~3.3m,采用夹层的书库净 高不低于4.7m。书库层数视其规模、基地大小及机械化程度而定。 • 注: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至少有一套书刊提升设备。书库内工 作人员专用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0.80m,坡度不应大于45度, 并应采取防滑措施。书库内不宜采用螺旋扶梯。 • 书库平面形状的选择应使平均取书距离简洁,同时又要经济。根据 体形系数分析,方形平面在提供同样的使用空间的情况下所用的围护 材料最少,所以方形和接近方形的平面最为常用。 • 书库的结构应注意和阅览区的层高对应,一般可分为1:1、2:1和3:2 几种。可采用书架承重、楼板承重及混合承重。 • • (3)书籍的防护 • 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但要避免阳光直射,藏书空间不应有眼光 的直射,所以书架一般都是垂直外墙布置。同时要注意防潮、防火和 防虫等。
• 图书馆功能分区
• • • • • 1、阅览区 2、藏书区 3、出纳、目录检索区 4、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区 5、公共活动区和辅助空间
• 1. 阅览区 • 我国现阶段图书馆走向开架管理以成为主流,但也不能照搬国外完 全开架的模数式布局方法。现阶段我国应立足于开架,将开架与闭架 结合进行设计,采用多种藏阅结合的方式,把远、近期的要求有机地 结合起来。因此,在设计中要实现开架阅览、半开架阅览和闭架阅览 相结合,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和开架书库相结合的方式。 • 1.阅览空间分类 • 阅览空间设计需要满足不同读者的要求,根据读者对象阅览空间可 分为:普通(综合)阅览室、科技阅览室、少年儿童阅览室、研究室 和专业参考阅览室等;根据出版物类型分为:微缩资料阅览室、视听 室、光盘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珍善本阅览室和舆图阅览室等。根据 管理方式可分为:开架阅览、闭架阅览和半开架阅览。 •
• 图书馆的规模
• 图书馆规模大小受多方面因素所决定。如服务范围、性质和任务 ;读者多少;藏书数量以及建筑投资、原有基础等。其规模大小 一般以藏书量和读者座位的多少确定。根据馆的性质、管理方式 等因素选取设计指标,定出读者使用空间、藏书空间及服务空间 的使用面积,加上交通面积、辅助面积,最后综合确定总的建筑 面积。 • 公共图书馆的规模:一般认为小型图书馆藏书量在50万册以下, 中型图书馆藏书量在50~150万册,大型图书馆藏书量在150万册 以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图书馆的座位呈增多趋势。公共图书 馆读者座位设置数量,目前无一定规定,从实际情况看,一般省 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读者座位数为500~1000座,市级图书馆读者 座位为300~500座以上,区县图书馆座位一般为100~200座以上 。县级图书馆的规模,根据城区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及 其文化素质、图书馆藏书量、业务开展等综合因素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