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我校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使学校数学教学现状得到切实的改变。

一、调查目的
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自主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导向、质量监控和教育作用,对促进学生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

近十几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

例如: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学力考查、质量综合评定等;并尝试实行等级制的探索,部分地区还试行实验技能考查,加入口试、面试等超越于简单的纸笔考试的改革措施,这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对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鉴于此,我们开展学校师生行为现状的调查,调查目的如下:
1、调查农村中学教师评价及学生学习现状,并做好调查分析:剖析教师评价及学生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把握校内教师评价及学生学习的特点。

2、进一步掌握教师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促进教师评价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3、为进一步开展好课题研究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调查对象:
1、调查前勤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现状;
2、调查初一至初三12个汉族班320名学生的行为现状。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附在方案后面)
四、调查的现状及结果(见附表):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评价方面:
1、教师的教育观念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1)关于教学观念――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调查中我们发现,坚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师只有23.7%。

(结果见表1):
表1: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统计表
18.4%(见表3),看来一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把学生禁固在教师“教”的框架里。

同时,我们还发现71.1%的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作用的发挥;(见表4)
表3:认为“教学成功的标志,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非教师教了什么”情况统计表
表5: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对学生个性差异情况统计表
表6:教师“鼓励赏识与批评教育的关系”情况统计表
2、教师的自我发展观开始萌发
(1)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学习运用感兴趣: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之间是什么关系”的调查中,反应对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占92.1%,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仅占16.7%(见表7)。

在“您认为在创设课堂情景方面做得怎样”的调查中,回答做得很好的占
21.1%;做得较好的占57.9%;还可以的占21.1%(见表8)。

说明实验教师深感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我们的培训还有亟待改进的地方,但教师们仍感到观念转变与理论更新的紧迫。

教师重视自我发展,繁忙工作之余不忘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实验教师开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表7:“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之间是什么关系”统计表
表9:“您的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统计表
意力的专心程度”调查中,学生专心听讲的仅占23.9%;较专心的占42%;一般的占34.1%。

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不高。

表12:对学生“学习习惯”调查情况统计表
1、教师培训工作务求扎实有效
随着课改的逐年开展,教师培训任务越加艰巨。

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关注课程改革具体操作的同时,还特别提出“教学中要有清晰的理论指导”,这是课改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教师尤其对课改培训有较高的期望,要求增加培训次数、提高培训质量。

我们感觉,一线教师参加一级、二级的培训比例逐渐减少;培训形式上,单纯的学科教材教法培训或专家报告讲座已得不到教师的满足。

教师期望系统的新课程理论培训,期望理论指导下的案例研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参与式培训。

培训要贯穿始终,要进一步完善培训计划,建立有效培训机制,勇于探索与改革培训形式与内容。

2、教师的负担过重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调查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实施课改的关键是教师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业务学习与钻研教材。

为此,我们对教师每天从事各项工作的时间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教师每日从事各项工作时间分配表
成如此艰巨的课程改革实验任务,不少教师在加班加点,勇于奉献。

然而,
若长此以往,实验教师的身体健康、实验教学质量将令人担忧。

因此,课程
改革实验工作迫切需要传统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二)学生方面:
目前,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学生思想状况从整体来看是好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弱点与问题。

主要有:
1、思想热情高涨,理性稍显不足,积极而又模糊。

步入初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日趋成熟,做为乡镇的学生,父母几乎都是农民,他们深知父母的艰辛,有着较高的学习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

但是,由于生活体验的不足,部分学生中考强大的压力下无力承受,原本就肤浅、简单的认识易受到错误观点的冲击与左右。

如一部分人崇拜金钱、追求享受、认为学习无用,部分学生对这种不良现象缺乏冷静、理智的审视,有的成为校园中的阿混,学习无动力,精神无支柱,有的崇尚港台影视明星,迷醉于某些庸俗的享乐,有的过早涉人爱河,有的则信奉“有好成绩不如有个好关系”而丧失学习的动力。

他们对人生价值尚缺乏清醒的认识。

3、个性初步觉醒,自我认知不足,敏感而又脆弱。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学生的自立。

自主意识不断觉醒,个性得到进一步张扬。

主要表现为:在家庭生活中,不愿再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要求与父母建立对话式的交流方式;在学校生活中,积极要求参与班级的民主管理,对学校工作也常常主动发表自己的主张;在教学上不再满足老师“填鸭式”满堂灌,对老师的见解也多了些怀疑与判断,注重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

但是也得看到,学生对人格独立、民主意识的认识多为肤浅的、书本化的,对自身能够承担的责任与享受的权利缺乏必要的、全面的认知。

极少数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集体学习、生活习惯,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自觉性还不高。

在表达个性、推行民主的时候,方式往往简单,有时还会造成对自信心的伤害,甚至产生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

目前许多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就是帮助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方式之一。

4、道德法制观初步建立,但自省意识差,大错误不犯小问题不断。

我校的学生大都保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公德意识、法纪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募捐助人的现象在学生中层出不穷。

但也不容讳言,一部分学生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思想觉悟、道德观念有时仍处于混饨状态。

如一些不文明行为在校园中时有所见,对于校园内违纪事件不愿或不敢挺身而出,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常常在糊里糊涂中犯了错误。

以上这些问题的不同程度的存在,要求我们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调动他们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弱点,健康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