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近《三字经》班级读书会说课稿

走近《三字经》班级读书会说课稿

走近《三字经》班级读书会说课稿山丹县三立小学刘瑜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近《三字经》。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设计理念新课标总体目标与内容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华的丰厚博大,汲取名族文化的智慧。

”第一学段的目标与内容更是指出:“要让孩子们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尽管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对于《三字经》也许还无法很流畅地阅读,对于《三字经》的理解还很肤浅,其中的一些字也较难认,但是从格式上看,《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喜欢读。

因此,我认为它是很适合二年级孩子们阅读的一本好书。

二、说教材《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儿童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历久不衰。

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同为中国古代私塾的初级入门课本,合称“三百千千”。

三、说学生学情在本学期以及上一年的读书时间,我已经带领孩子们学习了《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此十义,人所同”这三部分。

学习的过程中,我会浅显地讲解每一句的意思,以及其中包含的每个故事,然后结合孩子们喜欢的《三字经》动画视频,让孩子们熟读成诵。

四、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诵读《三字经》,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感受古文语言的精炼和丰富的内含。

2.让孩子们了解《三字经》内容中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知识,丰富孩子们的知识积累。

3.通过演故事、讲故事,使孩子们乐于表现自己。

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4.激发孩子们学习国学的兴趣,使他们喜欢阅读古诗文作品。

五、说教法1.从活动入手,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

上课开始从贴近孩子生活的跳绳活动入手,让孩子们知道可以将知识融入活动当中。

课中让孩子们表演故事,配乐朗诵,讲故事。

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加深了对《三字经》的理解。

2.教师讲和学生说结合。

使学生对《三字经》的认识更系统、完整。

3.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更好地配合教学,我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强大的功能。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六、说学法本节课采用的学法有:1.学生参与活动,表演故事,讲故事。

走近文中的人物,学习故事中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了解古文丰富的内涵。

2.学生参与诵读,在读中感受《三字经》语言的精炼和优美。

3.学生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学到更多的知识。

七、说教学程序。

为了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情景导入。

(二)表演故事。

(三)配乐朗诵。

(四)回顾大意。

(五)讲述故事。

(六)读书会尾声。

下面我就每一个环节分开来说我的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用拉幕功能遮住课件内容。

)孩子们,上课前老师先要和大家分享一个视频。

1.播放事先录制的本班学生跳绳背《三字经》的视频。

(1)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2)采访视频中的学生:你为什么会想到跳绳时背《三字经》呢?【设计意图:孩子们感受《三字经》语言的精炼和优美。

知道可以将知识融入活动当中。

】2.读书会开始了,快叫来你身边的同学一起来读书吧!学生齐说:“读书会开始啦!”【设计意图:制造读书会的氛围。

】(二)表演故事。

1.老师还发现,我们班有几位同学把《三字经》中的故事排练了出来,大家想看吗?(用聚光灯功能,在课件上制造舞台效果。

)由请小演员2.学生上台表演。

3.表演者问台下的学生:(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4.课件播放朗诵及解释“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这段文字的视频。

5.教师小结:《孟母三迁》告诉我们的道理,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表演故事,走近文中的人物,学习故事中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同时也锻炼了自己。

】(三)配乐朗诵。

1.视频播放小蜡头和中国龙的对话。

板书:《三字经》【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播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后面的知识做铺垫。

】学生听完后思考: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最早读的一本书。

2.《三字经》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课件出示《三字经》简介。

3.(用图层切换功能隐藏文字。

)学生思考:从老师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4.全体学生配乐朗诵已读会的内容。

(播放《高山流水》)【设计意图:通过诵读,再次感受《三字经》语言的精炼和优美。

】(四)回顾大意课件出示每部分内容,教师讲解大意。

学生诵读并谈感受。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

1.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如果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就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课件出示)(1)教师结合《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解。

(2)抽学生读这一部分。

(3)学生交流:这一部分哪一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2.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课件出示)(1)教师讲解。

学生说说黄香和孔融是什么样的孩子?(2)学生拍手齐读这一部分。

(3)学生交流:这一部分哪一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3.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课件出示)(1)学生拍手齐读这一部分。

(2)教师讲解。

(3)学生说“六畜”、“四方”、“三才”、“七情”指什么?(用工具中的钢笔画出“六畜”、“四方”、“三才”、“七情”)(4)学生交流:这一部分哪一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4.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

(课件出示,教师讲解)5.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课件出示,教师讲解)6.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课件出示,教师讲解)(这六部分内容利用图层播放功能播放文字。

)7.从三字经中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再读,学生说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这三个步奏,深入学习前三部分内容。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再由老师讲解了解后三部分内容。

使学生对整个《三字经》有一个更系统完善的认识。

让孩子们了解《三字经》内容中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知识,丰富孩子们的知识积累。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今后学习后三部分的欲望。

】(五)讲述中华少年美德故事,谈自己的收获和体验。

师:《三字经》中有许多典故,其中的主人公都是小孩子,这些孩子们的身上有许多可贵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大家还记得吗?生:小黄香孔融1.抽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2.师生共同讲黄香温席的故事。

3.课件出示视频资料。

黄香温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故事梗概】黄香才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顺父母,在寒冷的冬天,他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褥枕席温暖之后,再请父母睡下。

孔融让梨: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故事梗概】孔融才四岁,就懂得谦让之礼,把大梨让给哥哥,自己留下小的。

做弟弟的对于兄长,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4.谈收获。

故事听完了,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吧!师:从这些孩子的身上你们一定学到了很多,老师相信今后大家一定也会做得很好。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入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六)读书会尾声(结课)孩子们,古代很多文人才华横溢,学识渊博。

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下了许多经久不衰的文字。

学习《三字经》,我们可以听很多故事,我们还能从中学到很多关于历史、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古代作品中还有许多优秀的诗文值得我们去学习,如我们学过的《春晓》,《悯农》。

(用透视功能出示《悯农》)【设计意图:让孩子们爱上古诗文作品。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们徜徉在书的海洋中,让我们在书香中度过美好的童年。

八、说板书。

九、说反思。

我设想这节课孩子们应该是很活跃的,但上下来我发现《三字经》毕竟是古文作品,低年级孩子们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

表演的故事也没有课本中的儿童诗表演得好。

但是白板工具的恰当运用和视频的播放,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深入的学习了《三字经》。

我想在培养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要带领孩子们继续学习《三字经》的后三部分,更要引导孩子们读更多的浅显的古诗文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