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和远洋航运以及重要的海港;
(3)了解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了解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的优缺点,并能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
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
读图、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复习提问:发展经济的“先行官”是什么?谁能说说我国铁路干线的“五纵四横”?(学生回答)明确:发展经济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业。
我国铁路干线的五纵是:京哈——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四横是: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
师: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除了铁路之外,还有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国交通运输业中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二、新课学习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我国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合作,对我国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探究,之后派代表进行发言。
对于学生的发
言要给予充分的鼓励。
明确:
1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可以把旅客或货物送到全国铁路网中的各个车站,是一种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展示图片:
京沪高铁
全长:1318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全程运行时间:约5小时
目前上海到北京的普快列车要运行22小时12分钟
京津城际高铁
全长:120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全程运行时间:30分钟
通过对比,学生感受到高铁的时效性非常高,速度快,时间短。
活动1: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高速铁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收集相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高速铁路给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舒适的交通方式,能促进沿线城市经济的发展……
高速铁路建设投入大,票价也较高,低收入阶层难以接受……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把客、货直接送达目的地,因而是我国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
在缺少铁路和水运的地区,公路运输往往成为地方运输的“主力军”。
展示高速公路图片,明确:高速公路是供汽车高速、安全、顺畅行驶的现代化公路类型,它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播放视频:我国高速公路铁路网络发展迅速
3.水路运输主要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两类。
优点是运载量大、投资省、运价低;缺点是速度慢、受自然条件限制。
适宜运输量大、距离长、时效性不强的大宗货物的运输方式。
展示我国内河航线及主要港口分布图
提问:我国重要的内河航线有哪些河流?(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2010年底我国内河通航里程超过12.4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
长江、珠江、松花江、淮
河和京杭运河等都是重要的内河航线。
活动2:加快内河航运发展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加快发展内河航运,可以基本不用占耕地;运量大,成本低,单位能耗小,节约能源;排放废弃物少,对环境破坏较小。
展示我国远洋航线图
提问:我国远洋运输的条件如何?(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我国东部濒临海洋,海岸线漫长曲折,优良港湾众多,发展海洋条件优越。
中国已成为航运大国,商船吨位和货运量居世界前列。
目前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航运联系。
展示我国远洋航线沿海港口分布示意图
提问:我国沿海有哪些优良的港口?(学生回答)
明确: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为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两大部分。
沿海航线北部以大连和上海为中心,南部以广州和香港为中心。
远洋航线以上海、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广州、湛江和香港为枢纽。
4.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舒适、安全等优点。
航空运输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展示我国主要航空线分布图
提问:从图中来看,我国有哪些重要的航空港?同哪些大洲的国家有航空联系?(学生回答)明确:我国有北京、上海、香港、广州等数十个航空港,有国际航线联通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许多国家的城市。
5.管道是适宜运输液体和气体等物资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
优点是运量大、运价低、损耗少、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等。
缺点是投资大、灵活性差。
讲解:我国管道运输发展较快,现在已有大庆——大连、大庆——秦皇岛——北京、任丘——北京、东营——南京、东营——青岛、格尔木——拉萨、中国——中亚、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油气运输管道干线。
到2010年底,中国已建成长达8.5万公里的油气管道。
归纳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公路:机动灵活,速度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
铁路: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较低,适宜长距离运输
水路:运量大、投资省、运费低,速度慢
航空:速度快,舒适,安全,运量小
管道: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适宜运输液体和气体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提问:人们出行或运送货物,怎样选择最佳运输方式?(学生回答)
明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路途远近、出行目的、具体要求、货物的特点以及运费的高低。
活动3:
连线:
新疆的天然供应上海空运
北京的一箱急救药品运到昆明管道
一批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由满洲里运往天津河运
从武汉到九江旅游,欣赏长江风光公路
在秦皇岛港将煤炭运往广州铁路
从青岛运一吨海鲜到济南海运
活动4:
设计简要旅游方案:标注家乡位置,确定三个或三个以上城市旅游的路线,确定选择的交通方式,并画出旅行路线图。
举例:由保定出发,参观北京天安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长沙岳麓书院、井冈山之后回家。
(火车:京广线)(火车:京广线)(火车:沪昆线)
保定北京上海南昌
(火车:京广线)汽车(火车:沪昆线)
长沙株州
对学生设计的旅游线路只要合情合理,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根据出行目的、路途远近、具体要求来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
四、课堂练习
1.货运量较大,速度较快的交通运输方式是(B )
A.公路
B.铁路
C.航空
D. 水运
2. 管道适合运输(C )
A.铁矿石
B.煤炭
C.石油和天然气
D.粮食
3.被称为”门对门“的运输方式是( A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4. 与京沪线相连的港口是( B )
A.连云港
B.上海
C.广州
D.青岛
5.下列客货的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C )
A.从拉萨护送重伤员到北京——铁路
B.从天津塘沽运海鲜到北京——航空
C.从武汉运一万吨大米到上海——水运
D.从大同运煤炭到秦皇岛——河运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有关本节内容练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特别是让学生设计旅游线路图,给学生提供了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
学生们表现得都很积极,各小组在展示的过程中,相互之间还给出了较为中肯的建议。
通过这种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读图、分析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