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焊接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一、目的
1.1.增加焊接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能力及加强施工区域的文明施工管理。
1.2.适用范围
项目部根据自身情况参照执行。
二、职责
2.1.焊接分公司负责焊工技术操作资格的监督。
2.2.施工技术人员负责制定相应的危险控制措施,将焊接可能引起的危险及后果以交底的方式告知施工人员。
2.3.班长:具有安全员和质检员的奖罚资格,并定期把违规人员名单报项目主管及助理考核,对环境及文明施工管理负有直接责任。
2.4.焊材管理员:严格把好焊材的发放关,回收及清查焊条(丝)头。
具有焊材管理方面的执罚资格。
2.5.焊接人员应了解实施操作时,可能产生的危险和熟悉控制危险的相应措施,严格遵守安健环方针。
三、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
3.1 焊接人员进行作业时,应穿戴专用工作服、绝缘鞋、耐火防护手套等符合专业防护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衣着不得敞领卷袖,防止触电、及弧光灼伤。
3.2 焊接工作时,应有防止金属飞溅引起火灾的措施,如铺好防火毯等。
3.3 焊工在打药皮、进行焊口层间清理或返工焊缝而使用角向磨光机时,应戴白光眼镜。
四、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4.1. 高处焊接作业
4.1.1. 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不得站在油桶,木箱等不稳定或易燃易暴的物品上进行施工作业。
4.1.2. 工作高度在1.5米以上时要将安全带挂在上方牢固的地方。
焊工所
穿衣服、鞋、帽等必须干燥。
4.2. 文明施工注意成品保护,防止二次污染。
4.2.1. 施工过程中严禁在设备上管道上引弧试电流。
4.2.2. 焊线走向要整齐,不可缠绕。
4.2.3. 焊条头及时回收焊渣要及时清理。
4.2.4. 禁止使用自制焊把钳。
4.2.
5. 焊接结束后要将清理下的焊渣碎沫清扫干净。
4.3. 焊接作业后的安全检查。
4.3.1. 焊接人员在作业结束(或临时中断)后,应切断电源并仔细检查作业场所周围的防护措施,并及时清理工作垃圾如(焊条头焊丝头焊渣等)。
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
4.3.2. 下班前对班组人员进行清点。
4.4. 焊接设备的管理。
4.4.1. 焊接设备及相关设备应放置稳妥并保持良好的状态,使之不会对附近的作业或过往人员构成妨碍。
4.4.2. 施工现场的焊接设备宜按区域集中布置,并在上方明显处悬挂“安全操作规程”,焊机及其外接点均宜有相应的标牌及编号,电焊机前后宜留有宽度为1m的安全通道,一、二次线应布置整齐、牢固。
五、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的奖惩规定
5.1. 奖惩说明和原则
5.1.1.奖励资金来源于安全奖励资金和罚款.
5.1.2.所罚款项原则上应以奖励的方式返还给员工.
5.1.3.要体现重奖重罚的原则.
5.2. 罚款
i.焊接材料
5.2.1.1. 焊工领取焊条要凭班长技术员填写的焊接工作单来领取焊条。
焊工在领取焊材时要如实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组、领取焊条种类、数量和日期,否则,不予以发放。
一但发现弄虚作假一次给予罚款50元,发现两次罚款 200元。
5.2.1.2 焊工每天下班前必须由本人(领焊条人)将未用完的焊条、焊丝以
及焊条头、焊丝头及时退回焊条库,由焊材管理员清点,少一根焊条(丝)头罚款10元。
焊接项目所属施焊区域内如发现一根焊条(丝)头,罚焊材管理员10元。
焊工在现场焊接过程中,焊条一定要及时通电保温,同时,焊条应随用随取。
焊条取出后应盖好保温筒盖。
如不及时盖好保温筒盖,被焊接项目或台山分公司管理人员查到一次罚款50元;被业主或监理公司查到一次罚款100元。
(不得以焊条保温筒设备损坏为借口而不缴纳罚款,保温筒损坏应及时提出予以更换)。
焊条头、焊丝头回收时,单个焊条头长度不能超过50mm, 单个焊丝头长度不能超过100mm;违者一个焊条(丝)头罚款5元(除特殊情况外)。
5.2.1.焊接文明施工
焊工要按焊接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进行焊接。
焊完后要及时清理焊渣,没有清渣或清渣后没能及时回收的每次罚款50元。
5.2.2.焊机
5.2.3.1. 焊工在使用焊机前要挂牌,不挂牌,查到一次罚30元。
5.2.3.2. 焊机棚内严禁堆放杂物、工具袋、水杯等;如在焊机上存放工具袋或水杯者,一次罚款30元。
5.2.3.3. 谁用的焊机谁负责,焊机电源开关由焊机使用者操作,严禁指使他人将焊机电源打开或切断,违者一次罚30元;下班不关焊机电源者,发现一次罚50元。
5.2.3.焊线与焊钳
焊线应摆放整齐、规范、不阻挡人行通道;对焊线乱拉乱堆者,一次罚款30元。
焊工领用焊线时,必须做好登记并记住焊线头上的编号。
焊钳不得放在安全设施上,查到一次罚款30元。
5.3 奖励
5.3.1.焊工在一季度内没有违章作业的酌情给予奖励。
整个班组在一季度内没有违章的酌情给予班长、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