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朝而往,暮而归。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④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秦师轻而无礼。
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⑤蟹六跪而二鳌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表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而”
①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7、表目的,相当于“以便”
xx恐惧,会盟而谋弱xx。
《过xx论》
8、通“如”:好像,如同。
例:军惊而坏都舍。
9、通“尔”,你,你的。
例:①而翁归,自与汝算耳!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④吾翁即若翁。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促织》。